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观察论文_朱盛,王东华,黄文强,周亮,李友富,邹松,陈江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将连续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行ICP监测随机分为观察组(ICP监测)和对照组(未行ICP监测),观察组45例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控制颅内压维持在20mmHg以下,对照组45例未行ICP监测,依据症状降颅内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60d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ICU治疗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有创颅内压监测;降颅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94-02

1.资料与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一方面它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另一方面也因一系列继发症导致颅脑损伤进一步加重,这也形成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治疗要点。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占头部外伤的10%。使得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被关注和重视,这无疑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和复杂程度[1]。对颅脑损伤的辅助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指标指导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及预后也一直是神经外科重症的研究重点。此次研究为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下,实施降颅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5.5)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6.5)岁。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与GC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48h内使用Codman ICP Express颅内压监测仪行脑室置管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内血肿产生占位效应有手术指针者行开颅手术,术毕在患者脑组织内植入颅内压(ICP)监测探头,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期间控制颅内压维持在20mmHg以下。并给予全程针对性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体位护理等。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症状或临床经验降颅内压,若还出现颅高压危象、意识障碍加重,就可被认为颅内压增高,应用高渗透脱水药、温和过度通气、脑室引流等降低颅压[2]。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14d、60d的病死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总有效率及其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14d、60d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ICU治疗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病死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3.讨论

颅内压指脑组织、脑脊液等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的侧压力,正常值为5~15mmHg。重型颅脑损伤中超过40%的患者会出现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重难点之一[3]。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有一定意义,也有研究认为颅内压监测进行降颅内压治疗对外伤性脑损伤作用更为显著,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ICU治疗,提高其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随着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压监测对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盲目使用脱水药的系列并发症、判断病情及预后都有重要作用[4]。此次研究为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经过严格筛选,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观察与对比,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48h内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未行ICP监测,经过积极治疗,对患者预后情况、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在14d和60d以后的病死率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两组在ICU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理监测和护理,对降低患者危险性、提高其治疗预后效果有一定作用[5]。

综上所述,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有重要作用,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仅仅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病情判断依据,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孔谋,李成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20):48-52.

[2]于海东,高麟,李海龙,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5,(02):212-213+216.

[3]谢淑芳,杨期明.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21):69-71.

[4]韩树生.颅内压监测对评估重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06);682-684.

[5]张锋,刘波,周庆九.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争议与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945-2952.

论文作者:朱盛,王东华,黄文强,周亮,李友富,邹松,陈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观察论文_朱盛,王东华,黄文强,周亮,李友富,邹松,陈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