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现代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供电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变电运行是对整个电网的运行进行管理以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因而研究其运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简要论述如何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可靠性;措施
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持续稳定支持。变电运行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位置不容忽视,它将起到输电网络和用电用户的衔接作用,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相关电力部门不断地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用电需求。
1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运行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该系统处在整个电力系统末端,与用户直接相连,肩负着向用户供电与分配电能的重任。由于变电运行系统多采用辐射式的网状结构,因此对独立的故障非常敏感。研究表明,变电运行供电网络将占到整个电力系统总投资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占运行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同时对需用电客户的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变电运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是供用电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对完善和改进我国电力工业技术与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进行电力运行网络建设和改造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需用电客户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生产企业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必须实现的技术指标,它是电力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不利因素
2.1变电操作工作人员的能力不够
对于整个变电运行过程而言,作为执行者,变电操作人员能够发挥十分大的作用。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是非常多的,如果工作人员的能力不够,不能对这些设备做维修工作和定期检查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某些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的发生。变电运行的操作过程比较机械、枯燥和繁琐,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容易发呆和走神,这同样会影响到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此外,若操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熟练,甚至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不能正确的判断危险以及故障隐患,对于突发事故也不能尽快地做出判断和补救措施,情节较轻者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则会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2.2变电操作设备落后严重
虽然我国的电力系统科技发展水平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陈旧的设备占比较大,更有甚者很多设备已经超期超限运行,虽然还在正常运行之中,但是在电力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都埋下了很大的潜在隐患。
同时,相关维护工作不到位,定期检修的制度执行不到位,更对电力设备的真实运行情况无从了解,所以即便电力设备出现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众多因素共同对变电运行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3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变电运行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变电运行相关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工作质量。从变电运行管理角度分析,其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但涉及变电运行的各个环节,且常需与多个部门协调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较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除完善相关制度外,还应设置专职的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不断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相关内容。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应将工作责任细分化,使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制定具体制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针对较长时间内的变电运行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恰当的管理标准,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管理制度内容应全面,不仅包含日常管理相关内容,还应对特殊情况,如停电、送电等管理进行详细规定。
3.2更新老旧设备
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巡检力度,及时更换老化严重或存在运行故障的电气设备,并注意更新、使用新型科技电气设备,利用新型设备的优良性能,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此外,如某一段变电运行系统普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可针对系统整体进行调整。一方面,整体调整可操作性更强,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整体调整在设备选择方面更具优势、更具经济性。
3.3加强对实际操作人员思想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系统的直接操作者,是保证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由于电力运行设备的检修工作非常的单调和枯燥,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松懈和随意现象,导致一些疏忽,进而出现操作失误或错误。在变电运行实际操作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一些失误行为,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问题较轻微时,可能只是经济上的损失;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对整个电网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应加强对实际操作人员思想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
3.4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近些年来,由于变电站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查重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
3.5加强监督力度
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的提升与监督力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当代社会中很多电力工人在工作中会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出现,尤其是老员工和新员工在此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老员工通常会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现问题,而新员工在技术、经验以及安全意识方面都未能完全融合,因此今后电力企业在进行日常工作监督时,更应将监督重点放在此两类人员身上。为了使监督更具权威性可以将其与管理制度联合使用,将惩罚制度融入到监督制度中,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规范并约束相关人员的个人行为。
结束语:
变电运行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搞好变电安全运行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林敏,徐德明.科技资讯.2016(22)
[2]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策略分析[J].陈颖.企业技术开发.2015(35)
[3]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研究[J].刘蔚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02)
论文作者:李林立,陈姣,苗纪青,罗德苇,董文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