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论文_赵威,徐永强,郭晓霞,吕波,李宜彬,刘浩

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论文_赵威,徐永强,郭晓霞,吕波,李宜彬,刘浩

(国网随州供电公司 湖北随州 441300)

摘要: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GIS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怎样控制设备的安装测试的质量,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GIS变电的特征和多年的发展经验,阐述和介绍了GIS设备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的工艺措施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要:质量控制;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应用

引言

当前形势下,我国电力输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GIS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GIS的质量控制中,GIS的安装与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安装与调试的好和坏对GIS日后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网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也与GIS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联系。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旦GIS设备发生故障,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仅涉及范围广,而且事故的原因不容易被攻破,修复所用的时间长,花费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笔者就质量控制在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工艺的应用展开探讨。

1 GIS设备技术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1.1 GIS设备技术特点

当下,GIS设备的结构类型普遍较小,与传统的变电设备相比,户内能节省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空间,户外的GIS设备能节省百分之四十左右,具有平稳运行、维护便利以及维修方便等突出特点。

1.2 安装调试工艺注意要点

1.2.1在母管和出线套管连接之前,需要先把套管永久支撑构架等安装完毕,这是为了避免由自身重力引起的母管变形。

1.2.2把将要进行拼接的单元放在已经固定好的母管约2000毫米的位置,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找到松开制动螺栓的位置,检查绝缘子和盆式绝缘子,对接面应光滑,没有凹凸点和划痕,没有闪络的痕迹,内膛没有焊渣和粉尘,内壁和导体是平整且无尖端,无毛刺。

2 GIS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关键工艺的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2.1 重视安装环境的控制

因为SF6对于杂质和水分极为敏感,所以安装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GIS的安装时,必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间,空气的湿度小于百分之八十,风速不大于三级的情况下进行,注意安装现场的干净和整洁,在安全区域需要控制扬尘,必要时还要在打开气室的局部范围内设置屏蔽措施。再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密封胶、擦拭材料以及清洁剂等都必须符合相关的产品规定。另外,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打开气室,并且气室一旦打开就必须进行连续的安装到真空处理,为的是减少气室暴露的时间。在进行母管的内膛操作时,要有专门指定的人员来操作,作业时戴好口罩、帽子、穿好无扣连体工作服,所有用到的工具都要进行记录,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工具清点,防止有工具遗漏在膛内。封闭内膛之前,还要用到吸尘器,清理头发和灰尘等细小的杂物,保证内膛环境的一尘不染。

2.2 重视气室吸附剂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4A型分子筛是GIS组合电气中比较常用的吸附剂,里面不含有导电性与介电常数较低的粉尘等。这种吸附剂,不仅有很强的吸附性,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耐高温和抵抗电弧的冲击。安装的时候,应将吸附剂放在真空的干燥炉内,先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200℃到300℃。烘干的时间达到12个小时之后,将干燥剂取出,并且立即装到气室里进行安装,安装的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安装吸附剂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吸附剂进行沉重记录,这是为了下次检修的时候,如果增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这就表明吸附水分已经超重,应当采取有效的再生处理手段。然而,气室吸附剂属于不可再生的。当干燥剂装进气室以后,需要马上处理里面的真空部分,使吸附剂和空气之间的接触越少越好。

2.3 重视GIS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外壳接地

通常情况下,在GIS组合电气内部,一般都为密集型布置,导体间、导体同金属外壳之间只有很小的电气距离。因此,内部出现击穿现象的时候,可以依靠接地线的作用,将接地电流引至接地网[1]。另外,由于组合电气筒体铜材都使用密闭的金属材料。因此,当出现不对称故障时,筒体上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感应电压,轻者导致设备损坏,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人身触电情况的发生。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可得出结论,在GIS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接地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必须引起重视。在GIS组合电气中,其接地方式通常都是多点接地。然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还需要根据设计等来完成。组合电气变电站通常都会选择铜制接地网,同接地网连接线与壳体都需要选择铜制材料。这是因为铜制的接地网能够减少总的接地电阻值。因为气室之间都有绝缘子与盆式橡胶密封圈,这就使得设置跨接的铜排十分重要。同时,跨接铜排同主接地网在截面积方面应当一样。

2.4 耐压实验

气体的绝缘性非常好,这一优越的性能让组合电气小型化目标更容易实现。在GIS组合电气里面,铝合金外壳的使用较为常见。在气压作用下,导体及导体之间、接地外壳间的间隙都比较小[2]。并且,工厂生产集成化程度比较高,所有的关键部件都装在筒内,当安装过程中不慎进入细小的杂物或者运输内部部件发生位置移动的时候,都会对内部电场的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于瓷绝缘的部件来说,组合电气内部的断路器断口存在不容易发现的毛刺以及杂质,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异常击穿和放电。所以我们说,现场的耐压实验是检验现场安装工艺水平好的组合电气的性能的最后一道防线。交接实验程序告诉我们,现场耐压为出场耐压提供实验电压,比方说,对千伏组合电气而言,主回路的耐压实验和方法必须要按照产品相关的技术规定来进行,在全部充气工作完成之后,出线高压电缆完成接入工作。

2.5 气室真空处理

当成功安装气室以后,需要马上处理气室中的真空。在进行真空处理的时候,为了防止真空装置失电导致泵油被倒吸入气室的情况发生,应设置专人看护,并且在连接的管路当中加入一个逆止阀[3]。首先,启动真空阀,检查是否正常,然后开启各个管路的阀门,当需要停泵的时候,应先关闭阀门,再进行停泵的操作。在处理气室真空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避免较长时间认定盆式绝缘子一侧为额定工作气压,而另外的一侧却为真空的现象。在特定情况之下,可以降低额定气压侧气体的压力,使其降到额定压力以内。尽量避免使盆式绝缘子产生机械损伤。当气室内的绝对压力小于133pa之后,使真空泵在半小时内保持运行状态,然后在进行停泵且隔离。静置半个小时以后,对气室绝对压力值X进行读取,再静置5h后对绝对压力值Y进行读取,密封气室合格的标志是Y-X小于67pa。封面检查合格的气室才能充入sf6气体。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量备在变电站的应用会越加广泛,在变电站施工的过程当中,GIS设备的安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工艺重视起来,加大对关键工艺的研究和投入,才能保障安装工作的质量。安装设备的质量对后续电网的性能以及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严格规定相关的要求和操作规范,不断加强对各关键点的控制,在工作中不短吸取经验和教训,GIS设备的安装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后续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会有保障。

参考文献:

[1]谭俊峰. 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62.

[2]卢林煌. 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J]. 电子世界,2014(16):70-71.

[3]李景锟. 浅谈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J]. 无线互联科技,2013(08):93+95.

论文作者:赵威,徐永强,郭晓霞,吕波,李宜彬,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电力GIS设备安装调试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论文_赵威,徐永强,郭晓霞,吕波,李宜彬,刘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