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有为小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主要参考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影响其一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基础教育;教学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也在进步,新课程改革正在推进,新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被大家熟知,并且在小学课堂上被广泛应用。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仅是通过单纯的讲课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通过以学生的健康发展来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对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
新基础教育的概念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新基础教育展现的是最初的教育,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主。“新基础教育”中“新”体现在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教育理念中重新奠定了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是为推崇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学生的主动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更新,我们要知道,新基础教育是从活动的观点出发的,强调以课堂教学活动与班级活动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灵感来参与课堂的,因此,经常会出现与课前预设不一致、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当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教师要冷静、迅速机智地作出反映,灵活处理,巧妙处理之后,会带给整个课堂一种新的活力,也会带给师生额外的收获。
二、新基础教育的优势
1、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自主发现和自主尝试的同时构建自身价值。在小学时期,学生具有探索的欲望,对直观事物更容易接受,所以这个时期利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注意,我们应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满足学生的内部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2、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堂背后,是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用心的策划,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实施课堂的整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师心理素质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改进教学,才能准确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才能适应不同的学生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境,教学的开展过后,教师会自我评价,开始认识到不足,此时教师会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因而教师会不断地加强对自我的要求,去探究教学中的不足,精益求精、改进教学从而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施展中,锻炼了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研究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学的实施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
3.有利于教育学科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实施的探索,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预先构建了教育教学模式,还不断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模板和范例,丰富了教育和教学,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从而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如何将新基础教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是“从生命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真正的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四个“还给”,其中就有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和活力。”那么,如何利用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上好每一堂课呢?我做了进一步研究。
1、定准目标,注重灵活变通。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带着准备好的教案走进课堂,这样才能不慌不乱的安排课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教师要非常清晰的确定自己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的找到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最后,教师才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感,从而达不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我提前做好了备课准备,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知识点:给出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要求将这些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道题目主要考察了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事先准备很多个小正方体,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人一组的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分发若干小正方体,在此基础上有序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操作。在课堂上,我按照备课的内容开展教学,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找到拼成指定长方体的多种方法,最后自己总结出拼长方体的方法,先是一层一排,然后一层两排,依次,这样就会避免重复和遗漏。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课前备课,确定了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和我朝着一定方向前进,从而使教学有效的进行,并取得相对的成功。
2、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注重扎实、有价值和有效率的课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控课堂,明白什么情况下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什么情况下又要多讲,通过多讲来引导学生。少讲是在学生本来就会的情况下实现的,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教材,完全有能力吸收并掌握的,同时在这决的情况下实施的,学生对知识感兴趣,而这些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多讲是在学生感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知识又与本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通过教师的多讲解决学生缺少思考方向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分数加法与减法》时,学生通过学习的公式是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分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此时就需要教师多讲,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复习旧的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吃过的披萨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进而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意义。其次,教师要迁移旧知识,复习新的知识,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复杂,教师要通过多讲让学生能够领会其中要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2/5+1/5=?的例题时,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扇形图,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表示2/5和1/5,然后向学生提问将这些带颜色的图形加起来,占总数的多少,得出1/5+2/5=3/5的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的单位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与1+2=3的算理相同,最后得出结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对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教师可以承上启下,引出3/6和3/9的两个的数,然后指导学生将分数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数,即1/2和1/3,由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较为复杂,教师首先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圆来表示1/2和1/3,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两个分数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进而引出通分的概念,将两个分数转化为3/6和2/6,得出5/6的结果。根据这些步骤,让学生能把握住分数加减法的主体思路,并且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相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3、小组合作,注重生成。
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我们不注重老师的精彩,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精彩和生成,课堂过程中重在观察学生有什么变化?并且有什么收获?是否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因此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往往会向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向发展,但小组合作通常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就需要教师在特定时候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和自由辩论,使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具有有效性,既重“形”又重“神”,既重“外”又重“内”,既重“动口”又重“动手”,更重让学生动“脑”、动“心”、动“情”。
例如:在学习《小数与单位换算》时,有这样一道课外题:
动物王国发生了水灾,小熊、小猪、小象三只动物被洪水冲到一座孤岛上,为了回到大陆上,它们用岛上的大树做了一只小船。这只小船最多只能载重0.114吨,小熊、小猪、小象体重分别为68千克、49千克、53千克,它们该怎样使用这只小船才能脱险,全部回到大陆?
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小组合作来完成此题,但是又要给学生有一个讨论方向,因此我设计了问题:(1)三只动物能一起回到岸上吗?为什么?(2)三只小动物能一只一只单独回到岸上吗?为什么?这些问题为学生们的讨论指引了方向,同时也让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当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小组内一般会存在两种声音,可以或者不可以,而为了得出胜负,就需要学生去实践、去验证,最终经过计算验证了是不能一起乘木船去到对岸。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当只有一只动物乘船去到对岸后就没人送船回来。经过问题一和问题二的讨论,学生会发现只有两只动物适当的搭配才能一起乘船会到对岸。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感受。新基础教育要求尽量反对搞形式热闹的课堂,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长,让教育还原为本色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张富生;解读“新基础教育”[J];科学教育;2006年04期
邵兰芳;与“新基础教育”的美丽相遇[J];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叶澜;略论“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的若干特征[J];基础教育;2011年02期
巩发;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思考[J];企业文化;2000年04期
吕良福;;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JA2009Z1059.htm" \t "_blank数学有效课堂评价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论文作者:劳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基础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分数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