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菊
(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个体差异,并对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研究选取我院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正常血压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焦虑者共有74例,占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74%,其焦虑平均得分54.7±16.3分;抑郁53例,占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53%,抑郁平均得分为61.4±14.7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相对于正常血压对照组比较,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和严重性明显变大。相对于正常血压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中BSI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明显增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可通过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综合性的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心理状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67-02
因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探究心理因素对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日后给予患者的治疗中以合理的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64.7±4.8岁。血压正常对照组为老年健康者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57~90岁,平均69.4±7.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研究方法
一般情况调查:通过设计的情况调查表,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婚姻情况、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病程、合并慢性病各项。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老年高血压病组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SDS和SAS中的项目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两者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比对老年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对照组间的个性差异和BSI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者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组和血压正常对照组的个性差异比较分析,见表1。
3.讨论
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在我国高达50%左右。其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疾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心悸以及颈项板紧等,对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影响极大。且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受到疾病自身以及药物服用等的影响,多数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状态[1-3]。本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心理状况消极因素主要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相比于血压正常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可通过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综合性的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邢华燕,倪居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 (11):1346-1347.
[2]苗德军,刘义廷.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56-57.
[3]林爱伟,李晓曦.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信心量相关关系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4):232-233.
作者简介:陆艳菊(1976年5-),女,汉族,云南腾冲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精神科临床方面.
论文作者:陆艳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高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病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状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