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地理学论文,中国论文,研究方向论文,未来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4-0001-0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1-4];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得到迅猛发展;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化[5];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要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将继续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动态模拟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中“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在“引进来”的同时,系统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1 寻求人地关系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的实践形式
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始终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理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6],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内涵相应地不断深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当今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7],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后金融时代和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人地关系研究新的实践形式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逐步拓展到知识经济、生态文明、信息社会、互联网社会、微博环境、技术变异、制度变迁、区域剥夺、包容文化等新领域。在这些领域,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人地关系的理念,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8]、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动态模拟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中“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9]。通过新领域的扩展和新理念的形成,推动我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促使人地关系研究由区域化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使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全球合作、缩小地区差距、实施区域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未来人地关系的研究将在寻找理论根据、解读实践案例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深化,避免出现规划做完了,但却无科学依据可循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从长远看,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终取代技术、政策、资金等手段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最主要力量。
2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八大方向
未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将继续重点突出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八大研究方向(图1),正确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的关系,防止被全球化、被全国化、被城市化、被边缘化、被一体化、被本土化和被空心化。“化”是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是对认识思维中无法用单一的准确术语表达的各种人文地理现象的统称。“化”又是一种过程,一种路径,一种演变格局,一种结果预演,由于在“化”中受到无数复杂多变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人文地理学研究上述人文经济现象呈现出长期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图1 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方向盘示意图
Fig.1 The Sketch Map of Steering Wheel of Future Research on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2.1 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各种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其推动力在于全球市场经济[10,11]。全球化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因为在这些非民族性跨国活动的发展中,北大西洋沿岸国家和日本扮演了霸主角色。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既要研究全球化下的中国,又要研究中国如何走向全球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双向的,全球化对中国带来多少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能一味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等),什么都追求全球化,盖上全球化的烙印。也不能否定全球化,把握好全球化的尺度和适度。西方世界最初推动全球化,但现在出现了反对它的力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未富先乱,真正在全球化浪潮中成功的国家很少。美国著名国际咨询公司A.T.Kearney对参评的72个国家全球化指数评价结果发现,新加坡是全球最全球化的国家,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化指数排行榜首位,其次为中国香港、荷兰和瑞士,中国排名在50位之后。
本土化(G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在出现全球范围的商务、金融、贸易和信息流动的同时,一个本土化的、固定空间的过程也在进行之中。在它们之间,这两大紧密相连的过程将全部人口的生存状况与每个部分人口的各阶层的生存状况截然地区别开来。对某些人看上去是全球化的东西,对另一些人则意味着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着实承担东道国公民责任,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植根于当地文化模式的过程。
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融入大众、尊重包容,才能同体共生。好比北方人性喜面食,南方人则习惯米饭,西方国家以拥抱、亲吻为招呼方式,东方国家则握手寒暄表达热忱;西方人使用刀叉,东方人则用筷子。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本土化概念与国际化、全球化概念紧密相关,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没有经济全球化,也就没有本土化。本土化包括语言本土化、风俗本土化、产业本土化、经济本土化和社会本土化等。
2.2 全国化与地方化
全国化是借助现代交通、通讯等手段,在中国实现人、财、物、信息等全部资源最佳配置和公平配置的过程,需要研究这种“最佳配置”或“公平配置”的标准是什么?全国化的推动力除有市场经济规则自然推动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控这一过程。全国化将对中国当前的区域社会形态、人生竞争环境,乃至社会伦理道德都产生深刻影响。我国的全国化尚未走完前半程,但已经将中国大部分家庭从扎根于家乡的状态下晃动了,中国的现代交通网络初步成型,“闯世界”逐渐成为全民接受甚至崇尚的观念。但今后全国化将进入边走边“阶段验收”的复杂时期,全国化要向民众证明:它不是全国人漫无目标的流浪。
全球化先要全国化。2011年1月25日《环球时报》的社评首次提出“全国化”这一现象,认为全国化正在中国真实地发生,而且将继续演进,现在看不到任何根本性逆转的可能。“全国化”决不比全球化轻松。全国化从长远看是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的过程,但也是以最强烈的方式呈现这些差距的过程;全国化使大城市的膨胀看似不可逆转;农民工是中国全国化进程中最突出的一个群体,如何把他们逐渐分割成现代工人和现代农民两个群体,将是全国化最艰巨的长期使命。中国的全国化过程将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让大多数人受益的过程。
地方化是相对于全国化而言的,有时也叫“本地化”、“草根化”或“区域化”等。长期以来形成的诸侯经济,地方利益的冲突和整合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利益抬头的倾向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地方化”、“去地方化”、“再地方化”、“超地方化”的倾向,包括全球地方化、企业地方化、官员地方化、产业地方化、政权地方化、建筑地方化、司法地方化、技术地方化、社会地方化、民族宗教地方化、标准地方化、文化地方化、咨询服务的地方化等。地方化要适度,但不要过度,突出地方特色的地方化要大力提倡,比如资源优势、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城市个性等。
在加快全国化进程的同时,要处理好全国化与地方化的关系,促进发展的地方化。地方化经济主要指同一行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地方化经济不仅包括工业,也包括商业。因此,地方化经济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业集群型经济,另一种是购物外在型经济。如果某一地区存在地方化经济现象,我们就可以预期,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将促进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2.3 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或非农化,是指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采用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来衡量。事实上,城市化不仅表现为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还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不断推进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还表现为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城市文化等向农村地区的渗透、影响、扩散和传播等。因此,根据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可以把城市化过程分解为四个主要过程,即反映城市人口集散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的经济城市化过程、反映城镇空间扩张的空间城市化过程和反映城市文明扩散的社会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经济增长过程是推动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城市化的人口集散过程和空间扩张过程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而城市化的文明扩散过程则是城市化的最终结果。城市化水平到底如何计算?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到底需要多快才合适?过快过慢都不行?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如何?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什么?怎样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对于这些问题,尽管学术界展开了研究,但至今仍然没有唯一的解,城市化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未来仍然是中国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工业化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联的一个非农化过程。理论上特定地区的工业化阶段与城市化阶段是一一对应的过程,即工业化初期对应城市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对应城市化成长的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对应于城市化成熟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对应于城市化顶级阶段。但实际上,要么是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要么是工业化超前于城市化,如何使特定地区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健康城镇化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2.4 一体化与同城化
一体化(Integration)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12]。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是区域间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其基本特征是自愿性、平等性和主权让渡性,在这过程中制度化就成为实现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对于中国正在形成发育的15个达标城市群来说,存在着六大一体化过程,即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13]。在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并正在影响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除了城市群发展的体化外,还有不少区域的体化或者城市的一体化,如流域经济带的一体化、经济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广(州)佛(山)一体化、西(安)咸(阳)一体化、郑(州)汴(开封)一体化、长(春)吉(林)一体化、池(州)铜(陵)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等等,如何实现城市群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一体化?是摆在人文地理学者面前需要研究的重要任务。
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借助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形成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共同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同城化的核心内容包括10大同城化,即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科技同兴、环保同治、生态同建。如沈抚同城化、芜马同城化、厦漳同城化、合淮同城化、广佛同城化、太榆同城化等等。实施同城化发展,可有效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化与城市经济一体化的崭新形式。“同城化”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但“同城化”不是“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城市综合体。同城化的条件是什么?同城化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实现10大同城化?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2.5 中心化与空心化
中心化(Centralization)是一种将决策权朝向组织高层进行迁移和配置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通常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全球级、国家级或地区级等不同层级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等等,这些都是中心化的体现,甚至是“多中心化”的表现。那么这些城市是否真具备了形成“中心化”的吸引力?“中心化”与“边缘化”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不是“中心”独享着“边缘”地带的所有利基,中心的文化原创,中心的物质强势,中心在世界眼球经济里的话事权,这可能都是形成“中心”需要具备的前提吗?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边缘化是非中心化,或者叫“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一种将决策权朝向组织低层进行迁移和配置的过程,由高度集中控制向分布集中控制转变,就是世界更加扁平和多元。非中心化也可理解为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而被边缘化,如经济边缘化、城市边缘化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呈现的经济“边缘化”,加大了南北差距,使地球村的贫富更悬殊。而贫困和社会分配不公是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从近期看,要消灭国际恐怖主义;从远期看,全人类要迈向和谐世界,都必须防止落后地区边缘化,要消灭贫困。怎样才能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而不被“边缘化”?
空心化是由实变空、由有变无的过程,包括产业空心化、城市空心化、技术空心化、农村空心化、国家精神空心化、资产空心化、人口空心化、空心村和空心城等。其中,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比例关系严重失衡[14];城市空心化是指城市中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现象。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接合部住宅建设的兴起,进入21世纪城市空心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中国正在空心化?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空心化现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
2.6 信息化与可视化
信息化(Informationalization)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包括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等。衡量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是继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由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信息资源使用指数、知识指数、环境与效果指数、信息消费指数5个方面的20项指标综合测算,称之为信息时代的“国家智商(NIQ)”。在信息化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要突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GIS技术、GPS技术和RS技术反演人文地理过程和现象,建设信息化社会,推动国家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城市化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城市”和“数字中国”。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再现三维世界中的物体,能够用三维形体来表示复杂的信息并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可视化技术赋予人们一种仿真的、三维的并且具有实时交互的能力,这样人们可以在三维图形世界中用以前不可想象的手段来获取信息或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医生可以从病人的三维扫描图像分析病人的病灶。军事指挥员可以面对用三维图形技术生成的战场地形,指挥具有真实感的三维飞机、军舰、坦克向目标开进并分析战斗方案的效果。可视化技术进一步拓展到虚拟现实技术,可使人们进入一个三维的、多媒体的虚拟世界,可以游历远古时代的城堡,遨游浩瀚的太空。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善于充分利用可视化工具,革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技术手段,学会向国家和社会提供更为直观和较高技术含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揭示地表人文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
2.7 生态化与低碳化
生态化是指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生态化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共生。包括产业生态化、建筑生态化、消费生态化、金融生态化,按照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准入门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生态化是保证城市生存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历史性重大转折的里程碑。生态化要求区域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依托生态资本,积累生产资本,提升生活资本。生态化要求建设国家生态省、生态示范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生态社区甚至生态住宅。这些生态空间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区形式,不仅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而且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
低碳化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高碳时代变为低碳时代的过程,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低碳化的第四次浪潮。人文地理学研究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交通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气轨道交通)、建筑低碳化(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农业低碳化(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放出氧气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工业低碳化(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服务低碳化(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消费低碳化(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等。通过以上七大低碳化途径,建设低碳城市,构建低碳社会。
2.8 科学化与现代化
科学化(Scientization),是把科学“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化是制度化、规范化之“魂”,制度化、规范化是科学化之“体”。科学化不等于经验化。因为,经验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科学要求向前看;经验的用语一般是“大约”、“差不多”等模糊概念,科学要求数字化、定量化;经验靠的是过去的做法,科学靠的是论证。科学化不能单纯理解为经验化。科学领导和科学决策尽可能在实践基础上,娴熟地运用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及高新科技等科学知识。那种一切靠经验决策,靠“向后看”的思维“拍脑袋”,有悖于生机勃勃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皮萨尔日夫斯基有句名言:“科学失去道德标准……于是科学变成伪科学”。科学化包括规划科学化、发展科学化、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等。如何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科学化进程,是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现代化(Modernization)也被称为“西方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世界现代化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15]。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什么时候走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国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应该是我国人文地理学长期坚持的重要方向。
3 倡导人文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3.1 敢于挑战西方经典人文地理学理论,学会注入“中国化”元素
目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有比较浓厚的“西方化”倾向,本土化的内容偏少,部分学者将西方学者提出的某一种概念、理念或理论引入国内,并加以宣传和“神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引入误区。建议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除了在继续借鉴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概念、理念和理论中有用部分的同时,应特别注重突出中国特色,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广泛地注入“中国化”元素。尤其是要敢于挑战西方经典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如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化发展的三阶段性理论等等,敢于分析这些经典理论的跨时代价值和时代的局限性,客观评价这些经典理论对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进而提出科学的修正方案。
3.2 敢于直面现实,倡导科学精神,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
在“官大压死人、权大吓死人”的年代,人文地理学者要敢于直面现实,不畏权势,敢于同权力较量,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在战略制定、规划编制、发展咨询、验收评审、演讲报告、高峰论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中,都要倡导科学精神,不可人云亦云,给点小钱就昧着良心说好话,要敢于当科学勇士,不可变成官场的奴隶。每一位人文地理工作者都应该是一位科学勇士,都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而不是成为权利之下和金钱之上的俘虏。
收稿日期:2011-05-15;修订日期:2011-06-05
标签:人地关系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地理学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本土化战略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