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论文_刘奎红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疼痛患者9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镇痛、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77.78(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干预

术后患者出现疼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大,患者因此会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更长[1]。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更为严重,所以疼痛程度会更高,患者与外界无法正常交流,自控能力差,通常深静脉穿刺、机械通气等都会增加患者疼痛感,患者可能因此变得焦虑,烦躁,导致术后康复受到影响,所以做好ICU患者的疼痛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具体分析针对疼痛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为14~72岁,平均年龄为(43.6±7.3)岁,其中28例为严重创伤后大手术者,20例为常规手术后患者,1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者,10例为不稳定心绞痛者,9例为癌性疼痛患者,5例为肺栓塞患者,5例为烧伤患者。全部患者神志、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均可作出客观评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且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针对患者不同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调整用药,并且根据医嘱开展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之外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进行疼痛评估: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后开始间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面部表情评分法、视觉模拟量表(VAS),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疼痛状态。同时依照患者疼痛情况实施相应的镇痛治疗以及护理服务,防止疼痛影响患者病情康复。

1.2.2心理护理:ICU患者由于知道自己病情严重,所以会比一般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部分心理承受力较差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谵妄反应。所以护理人员做好ICU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给予有效的疏导。可以向患者介绍其他同类型ICU患者以及治疗成功即将出院的患者,使患者通过参考他人提升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的信心,也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另外护理人员也可以让患者看书或者听音乐使患者注意力分散,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心理暗示提升患者耐受疼痛的能力。

1.2.3疼痛健康教育:在手术进行前以及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都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关于疼痛方法的知识教育,同时讲解疼痛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认识到控制疼痛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认识疼痛,学会自我发现康复期间的不良情况,也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术后康复治疗及护理,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帮助疼痛的改善。

1.2.4环境及生活护理:良好的住院环境能够使患者拥有一个良好心态,对患者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病房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良好采光和通风,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帮患者其翻身、拍背、按摩等,避免患者出现褥疮增加疼痛感受。

1.3评价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镇痛(NRS)及镇静(Ramsay)评分[2],选择我院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NRS评分标准:0~3分:轻微疼痛,患者可以忍受,不影响休息;4~6分:出现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需要进行一定处理;7~10分:渐强烈疼痛且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和睡眠。Ramsay评分为1-6分,得分越高,镇静效果越高。

1.4统计方法

本文选用软件版本SPSS19.0,选择(n/%),X2代表及检验计数资料,t和(±s)代表及检验计量资料,若对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则表明(P<0.05)。

2.结果

2.1镇痛、镇静评分

观察组护理后镇静以及镇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镇痛、镇静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通常都是房颤、梗塞、心衰、室早等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治疗预后不佳,同时会存在非常强烈的疼痛,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治疗后恢复以及心理状态都会造成严重影响[3]。通过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疼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疼痛存在的不可避免性,使患者能够保持平和心态;对于环境护理能够使患者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住院和休息,提高睡眠休息质量,帮助疼痛缓解;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疼痛状况,根据不同疼痛情况制订不同护理措施。综合实施疼痛护理保证了护理效果,提升了疼痛改善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镇痛、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疼痛护理干预用于ICU患者护理中能够更有效缓解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帮助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晓娜.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13-113,116.

[2]张静.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90-192.

[3]李金花.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47-147.

论文作者:刘奎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论文_刘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