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 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概要分析,提出几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措施,简要阐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提供些微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意义 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非常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极其丰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使每一个高中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1.过于依赖资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或者文言文教学时,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诗词鉴赏》、《文言文全解》等辅助工具书。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的时候,都是通过借助辅导书来理解和感悟诗词或者文章的内容和含义的,这就使得学生对于诗词的真实的理解能力较弱,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这种学习方法使得诗词或者文言文失去了“品”的价值,对学生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仅强调知识积累,忽视情感熏陶。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讲古文或者诗词的翻译技巧,要求学生将古文或者诗词的译文全部背诵下来,严重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就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和感悟古诗词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渗透措施
1.借助古诗词来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较多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风土人情、建筑风格、人文思想、道德人伦等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古诗词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或者文章的主旨、内涵以及文章大意,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课堂教学感悟传统文化精神。高中语文教学不但要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来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文化气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悟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从而使自己得到提升。
3.借助课外阅读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古诗文,通常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或其他优秀古诗文,通过阅读广泛的古代文学经典,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借助传统节日来学习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具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对传统节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到各个节日所要纪念的人物、传递的精神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魅力。
三、渗透意义
1.激发兴趣。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利于成长。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下,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04。
[2]魏回春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03。
[3]曾孝红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34。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古诗词论文; 诗词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