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交汇区及其特征与功能[(1)]_城乡差异论文

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试论论文,特征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半个世纪以来,始自工业革命的城市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郊区城市化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城市周围都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郊区化”的扩散现象,城市中心的人口、工业、商业与住宅等要素不断向周围地区迁移,直接侵吞着城市附近的农业用地与乡村景观,在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部位,出现了一个城市要素逐渐过渡,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种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强烈,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有异于典型农村的中间地带。从特征、结构以及功能看,该地带实质上是在城市与乡村地域之间形成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地域实体,是在传统城市——乡村二分法的地域体系基础上构筑的新型地域单元。

1基本概念辨析

自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地理学从城市形态学与形态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边缘带”这一涉及城乡过渡地带的概念以来,历时近一个世纪,过渡地带日益突出的社会经济地位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与实证研究中,归纳总结自己对过渡地带的认识,从而在传统边缘带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不同的术语,如“城市边缘带”、“乡村——城市边缘带”、“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影响区”等等。不同的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城乡过渡地带认识的不断深化,但由于不同的概念定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范围,彼此在地域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与重叠,因此使用起来显得比较零乱。

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H.Louis)最早使用了“城市边缘带”(Stadtrandzonen)的概念,后被有关学科的学者广泛加以运用并不断引伸与发展,其中较有影响的是60年代英国的科曾(M.R.G.Conzen),他认为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地域扩展的前沿。进入70年代,以H.卡特与S.威特雷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传统的城市边缘带研究已不能适应这一地区功能的变化。首先提出了:①边缘带不能仅仅理解为城市地域内部一种独特的景观类型,它是一个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独特的区域,其特征既不象城市,也不同于农村,土地利用具有综合的特点;②应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边缘带的演变,特别应注重边缘带人口、社会特征的城乡过渡性〔(1)〕。由此,人们对城市边缘带的概念及其应用性提出了异议,并越来越倾向于1942年安德鲁斯(R.B.Andrews)所提出的概念,即乡村——城市边缘带(rural-urbanfringe),认为乡村——城市边缘带才是整个城市过渡地带的全部。其权威性定义由普利尔(R.G.Pryor)于1968年给出,即“乡村——城市边缘带”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及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区,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2)〕。80年代,印度学者安加纳·德塞与斯密塔·森·古普塔在城市边缘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边缘带(ruralfringe)的概念,认为在城乡过渡地带内可以划分出两种边缘带,即城市边缘带与乡村边缘带〔(3)〕。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定义城乡过渡地带时,存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是郊区。“郊区”之说在我国渊源甚久。据《周礼·地官·载师》记载:以窄田、土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宅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因此,郊区历来是泛指城市周围以田园景观为特色的地区,并不能完全代表现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目前,这一概念已变成了一个通俗的、具有行政区划意义的名词。其二,是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的“城市边缘带”。“城市边缘带”,顾名思义,位于城市的边缘,是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边缘带以外,还存在着一个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乡村边缘带”的地区,其城市特征与城市化水平不如前者,但却已经脱离了典型的乡村地域系统,在土地利用、经济水平、居民结构以及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深受城市的影响。因此,城市边缘带只有与乡村边缘带一起才真正构成整个城市系统向乡村系统的过渡区。其三,是80年代我国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城乡结合部”。笔者认为,“城乡结合部”表达了这一特定区域内城市与乡村的两重性,却容易导致人们对这一地区内真正的城乡关系产生误解。而且,源自于城市规划学的“城乡结合部”是为了对城市规划区外缘进行规划与管理而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城市规划市区范围内的边缘地带,具体地讲是“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也可称之为市郊结合部。这种城乡结合部的发生、演变是城市近域推进的具体表现,是城市区域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4)〕。因此,城乡结合部与城市边缘带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2城乡交错带及其界定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用“城乡交错带”来定义我国新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这一新型过渡地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其主要依据是:第一,与国际上乡村——城市边缘带的概念相吻合,便于进行国际对比研究;第二,克服了“城市边缘带”等概念的片面性;第三,充分反映了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基本特征。

城乡交错带的地域范围,从理论上讲包括城市建成区基本行政单位(街道)以外,深受城市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影响的广大乡村地区。但出于个人对城乡交错带理解的差异,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划分原则。根据笔者的理解及对北京市的调查,在城乡交错带地域范围内的确定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综合反映城乡交错带内部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外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性;②有利于城市总体功能与规划目标的实现,加速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③可操作性强。

根据上述原则,很显然国内以往那种采用单一指标划分城市郊区的方法完全不能适用于城乡交错带地域范围的界定。为此,笔者选用了5类20个指标(如表1),根据“断裂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各指标要素的距离衰减突变值,对北京市城乡交错带地域范围进行了尝试性的划分。

“断裂点”分析法是1949年由康维斯(P.D.Converse)提出的,主要适用于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其基本原理是选用各要素的距离衰减突变值最大处,作为流动与变化的终止点。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根据北京市外围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计算各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值,并依此划分可达性衰减区间;再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各指标在可达性衰减区间的变化率(V)及距离衰减突变值(DDV)。其中,

V[,ij]=X[,i(j+1)]-X[,ij];DDV[,ij]=V[,ij](V开方根);

式中,式中X[,ij]为第i个指标在第j区间的特征量,V=1/nΣV[,ij]。最后,通过直接对比各区间衰减突变值的大小,划分出城乡交错带的内、外边界。

表1北京市城乡交错带界定指标体系

北京市城乡交错带的内边界,即北京市城市连续建成区的边缘,基本上分布在健翔桥——北土城——西坝河东里——三元立交桥——长城饭店——团结湖中路——十里堡——八王坟——劲松东口——左安路——东铁匠营——果园——洋桥西里——菜户营——六里桥——玉泉路——蓝靛厂南路——海淀镇——五道口——健翔桥沿线。外边界在西部、北部由于受山地的影响,东部与南部由于受行政市界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不规则性。通过分别计算8个方向上的DDV值,得出北京市城乡交错带外边界在东北方向为距三环路约70Km,正东约30Km,东南、南及西南约40Km,正西约25Km,西北、北约50Km。

3城乡交错带的基本特征

3.1过渡性的区位特征

城乡交错带是一个介于城市与乡村两大“板块”之间的中间地带,具有极为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城乡交错带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各种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在目前我国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少则几倍,多则几十倍。因此,城市交错带便成为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其二是城乡交错带内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各种城乡要素及其功能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十分频繁,主要表现在城乡交错带分别吸纳了来自城市与农村的人口、资金、技术、信息和商品等要素,并通过其内部的生克乘补与竞争共生关系,进行加工、处理与转换,从而反作用于城市与更广大的农村。

3.2地域空间结构特征

从景观与功能看,城乡交错带大致可划分为城市边缘区与乡村边缘区。城市边缘区紧邻城市一侧,受城市扩散影响强烈,主要体现着城市的工业、住宅以及商、饮、服务业等功能,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较大,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区、开发区分布多,市政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均比较完善,农业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农业用地被侵占、分割或者闲置、浪费现象。乡村边缘带是城市“蛙跳”作用强烈的地带,城市功能呈飞地型分布并集中在一些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农业生产水平、集约化程度以及商品率较高;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凭借便利的交通运输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大工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口密度较低,建筑物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自然格局,住宅兼有庭院经济,是各项占地大、污染性工业企业外迁地带。

3.3人口社会学特征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农村两大社区相互接触、混合与交融的地区,表现有十分独特的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首先,是强烈的人文反差性。城乡交错带总是处在城市社区不断侵入农村社区的动态过程之中,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而且形成了本地区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籍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需求及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强烈对比与并存。其次,由于城乡交错带居民构成、社会集团强烈的异质性与流动性,极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及其对立、矛盾与冲突,再加上管理上的空缺与交错、复杂动荡的环境等,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配套、犯罪率高、交通事故多等社区特点。

3.4经济发展特征

城乡交错带由于受城市与乡村的双向辐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衔接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城乡交错带经济系统是在原有农村经济基础上迭加城市经济要素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并且形成了一种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综合型产业结构体系。据1994年统计,北京市城乡交错带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4.8∶57.6∶17.6,与198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0.4%,第二产业上升了10.8%;在“五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比1980年下降了32%,工业比重上升了31.4%,区域经济明显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其二,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通过对北京市的调查,这种依附性主要表现在:①大农业由单一的粮食种植业逐步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鲜活产品为主的园艺型种养业,蔬菜、花卉、果品以及鲜蛋、牛奶、家禽与淡水鱼等增长十分迅猛。②乡村工业具有与城市工业实行专业协作的行业结构和以城市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结构,各种轻纺、食品加工、建材、建筑等为城市服务性行业发展迅速,委托加工、专业化协作、城乡联营、集团经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发育;③城乡交错带整个经济的发展受城市产业的牵制甚大,常常是同步起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4城乡交错带的主要功能

4.1城市化的前缘带

城乡交错带是乡村不断向城市转变的中间环节,是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乡村城市化的“形成层”。目前,在北京市城市边缘区范围内形成了两条城市大工业集中分布的环形地带,其中一条是紧邻三环路分布的八个近郊片,集中了600多个工厂,23万多职工;另一条是沿公路一环两侧分布的十大边缘集团,集中了1200多个工厂与62万多职工。工业的扩散带动了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饮、服务业的外迁,耕地、菜地、园地等农业用地被住宅、工厂、交通、商业、行政机关等各种非农用地所代替,乡村不断向城市转换。乡村边缘带由于受市区“飞地型”扩散的影响,自1985年以来先后扩建、新建了50多个城镇与工业点,如通州镇、顺义、平谷、密云、怀柔、昌平、沙河、门城、长辛店、房山、良乡、黄村、亦庄等,成为该区乡村城镇化的生长点。

4.2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城乡交错带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如,大城市的科技优势、巨大的市场优势、工农互补优势等,是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北京市城乡交错带自1985年开始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农村水利化、机械化与化学化,初步建成了300万亩商品粮基地、34万亩蔬菜基地、1254个现代化规模猪场、901个鸡场、7个奶牛基地以及12万亩商品鱼基地、17万亩现代化果园等;规模经营已成为目前京郊农村极为普遍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形式。如据顺义县调查,目前已建成324个集体农场,劳均占地达146.8亩,其中256个农场组成了合作制,并且正在推行股份制改革。全市8个远郊县已有7个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4.3城乡关系的协调区

城乡交错带是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窗口”。一方面它是城乡矛盾的最前沿阵地,城乡摩擦最敏感的地带;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城乡融合的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的桥梁。由于城市工业的扩散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北京市城乡交错带目前已彻底冲破了“乡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传统格局,城乡经济联系从原有纯流通领域的商品买卖关系,扩大到生产领域的内部协作关系,实现了物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全方位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同时,城乡交错带吸纳了城市要素、功能的扩散,是旧城改造的缓冲区,对缓解市区人口拥挤、用地紧张、交通阻塞等城区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4生态环境的巨屏障

城市交错带是城市污染物的“消纳器”,通过区内众多的绿色植被环带、各种污染治理工程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肩负着控制、治理和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艰巨任务,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屏障。北京市城乡交错带大致可划分出三个生态功能环带。内环带位于0—30Km的范围内,是市区边缘绿地、隔离带、公园以及众多流动垃圾处理厂的分布区,具有直接吸纳城市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功能,也是目前城市污染扰民企业外迁的主要地区。中环带位于环城平原地区,由生态农业、农田林网以及公路、河流、铁路两侧的绿化带组成,是城市污染进一步扩散的缓冲地带。外环带呈半环状分布于市域西部、西北部及北部地区,由各类森林、自然保护区与众多各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组成,主要通过大气、水等的循环调节着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首都防御西北风沙的屏障。

(1)本文承蒙导师吴传钧院士悉心指导,谨表谢意!

标签:;  ;  ;  

论城乡交汇区及其特征与功能[(1)]_城乡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