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杨朝禹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杨朝禹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学习动力和源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4-020-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转轨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好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向教师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和他们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这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学生从心里爱教师,就会听教师讲课,自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兴趣浓厚。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肯定,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学习中好的方法、做法给予恰当、公开地表扬,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向上。对不良行为、习惯的批评应在私底下进行,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和学生多交流,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实践证明:情感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加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到用亲切自然的话语去教育启发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鼓励学生,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师生产生一种情感共鸣,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喜爱的情感,使学生亲近教师、尊敬教师。这样,学生就会逐渐爱上学习。

二、以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一种魅力,这种魅力不但会令学生心生羡慕,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运用华美的词句、灵活的方法感动学生的内心,把学生引入到美妙的语文境界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学之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听到这些,学生怎能不兴趣勃发呢?

三、以赏识表扬,促使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任何人所付出的劳动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得到别人的赏识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小孩子表现得将更为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哪怕是极小的亮点都要给予肯定,给于表扬,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自信。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正是对赏识作用的肯定。虽然赏识没有付出物质的代价,但是它发挥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通常会伸出大拇指,或说一声"你真棒!"一句亲切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将会在学生心里形成美好的记忆,这个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大量实践证明,好学生的确是夸出来的。

四、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而且贪玩,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新课标也一直强调: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创设情境,组织学习活动,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用再用说教去教育学生,使学生不再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了启发,获得了亲身体验,从而寓教于乐,实现了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

1.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若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

2.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总之,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和获得知识的主要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高效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书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2] 刘彦.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4.

论文作者:杨朝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论文_杨朝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