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论文_龙成根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论文_龙成根

龙成根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主要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至随访结束,患者中,失访2例,死亡2例,存活14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无典型临床表现,要结合内镜、病理检查提高确诊率,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88-02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在所有结外淋巴瘤患者中,占到30%~45%[1],其可以发生在患者的食管部、胃十二指肠部、小肠、结肠、肛门的任意位置,但由于起病隐匿,且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相对比较困难[2]。本文就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中,男11例,女7例,患者的年龄在39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3.9)岁。其中,胃淋巴瘤、结肠淋巴瘤、小肠淋巴瘤的患者分别有12例、5例和1例 。

1.2 方法

1.2.1临床特点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见患者均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占83.33%(15/18),部分患者还合并其他表现,包括腹部包块,占27.78%(5/18);腹痛伴包块,占11.11%(2/18);腹胀,占16.67%(3/18);大便习惯改变及肠梗阻样症状,占27.78%(5/18);黏液脓血便,占27.78%(5/18);恶心呕吐,占16.67%(3/18);全身乏力,占16.67%(3/18);体重下降,占66.67%(12/18);贫血,占33.33%(6/1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等,可见10例胃淋巴瘤患者中,以溃疡型肿块为主,占80.000%(8/10),还有2例浅表多发溃疡的患者;溃疡灶的直径在1.2~13.8cm之间,平均直径为(6.9±1.1)cm。6例结肠淋巴瘤的患者中,均为息肉样实性肿块。

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多剖面观察,可见肿物切面多呈灰白色,质地比较细腻,内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特点。采用EnVision法对患者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经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PBS 冲洗以及DAB显色等一系列操作),可见,所有患者均能表达 LCA。其中,表达CD20和 CD79a、CD3和CD45RO的患者各有14例和5例,还有2例患者表达CD5和 CyclinD1,1例患者表达CD56。1例 患者经EBER 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呈阳性。经CK检测,则所有结果均呈阴性。以患者的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淋巴瘤分类标准可见,10例胃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例;6例结肠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T细胞淋巴瘤2例;2例小肠淋巴瘤的患者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2.2治疗方法 18例患者,均行常规胃肠内镜检查,并行病理诊断,其中,12例胃淋巴瘤设为患者经胃镜检查,共确诊9例,占75.00%,疑似胃淋巴瘤的患者3例,占25.00%;5例结肠淋巴瘤的患者经肠镜检查,共确诊3例,占60.00%,疑似结肠淋巴瘤的患者2例,占40.00%;1例小肠淋巴瘤的患者经术前PET-CT显示小肠病变。疑似患者均经手术肿物切除确诊,可见患者的胃壁或肠壁有明显增厚表现,但质地相对比较细腻,肿瘤多累及周围淋巴结,在其胃体大小弯侧、大网膜处等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表现。

具体治疗方法:①12例胃淋巴瘤患者中,9例胃镜下病理确诊的患者不需要手术,其中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上选择化疗,其中有1例化疗过程中因胃大出血死亡;4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HP阳性),治疗上抗HP治疗;另外3例(胃镜下没确诊)术前考虑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仍予以化疗。②5例结肠淋巴瘤患者中,3例肠镜下确诊的患者不需要手术,其中2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均予以化疗;另外2例肠镜下未确诊的患者,术前考虑肠癌行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1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术后予以化疗。③1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经PET-CT显示小肠病变,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予以化疗。所有患者确诊后均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未见异常。

18例胃肠道淋巴瘤中,有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阳性100%,其中4例应用美罗华+CHOP方案化疗,8例单用CHOP方案(其中1例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死亡,随访中有2例出现复发,予以二线方案化疗);4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抗HP治疗,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予以CHOP方案化疗。随访过程中其中2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复查胃镜病理转变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予以CHOP方案化疗。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电话或者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结果

18例患者中,失访2例,余者18例中,1例胃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因胃大出血死亡,1例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死亡,余14例患者至随访结束,尚存活。

3.讨论

对本文1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可见患者不同淋巴瘤的大体形态有所差异,胃淋巴瘤以溃疡型肿块为主,结肠淋巴瘤以实性肿块为主,小肠淋巴瘤则以混合实性肿块为主,且小肠淋巴瘤得肿块直径相对较大,平均直径可达(12.8±1.2)cm,通过胃肠内镜检查,确诊率为66.67%,但是部分患者容易与胃癌、胃溃疡、结肠癌、肠梗阻等混淆误诊,考虑到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对常规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摄片、CT等)缺乏特异性表现,诊断困难,在内镜诊断时需要做到多处、反复、深处取材[4],避免漏诊,同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表现,根据诊断得到的病理类型以及分期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阳性的患者首选美罗华+化疗。主要是因为如果是阴性(-),美罗华无任何作用。在阳性(+)情况下,若属于生发中心起源的,单纯化疗方案治愈率为63%左右,加用美罗华提高到73%左右;若为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单纯化疗方案治愈率33.7%左右,联合美罗华后,提高到61%左右。

综上所述,胃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L)和低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多为 MALT淋巴瘤)为主,在肠道淋巴瘤中以DLBL和T细胞淋巴瘤为主。对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还可结合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手术切除范围、方式等进行判断。在治疗上,术中或者术后化疗有致死可能,而效果上,其分期不同,选择的方法不同,样本量较小,难以准确评估,本文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时间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梅开勇,苏祖兰,林汉良等.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5.

[2]陈岗.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8):629-632.

[3]高炳霞,王莉,魏南.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1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25(6):375-377.

[4]刘振华,雷宏伟,宋伟庆.经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8):1131-1132.

论文作者:龙成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论文_龙成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