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离不开继电保护,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电能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电力系统故障频发,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及运行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切断故障线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而且有效的实现对故障的控制,使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提供高质量电能供应。因此,本文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表示码:A
1、继电保护运行要求
1.1、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和速动性作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即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在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时,同时还要在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快速执行,从而对故障造成的损失进行控制。在电流瞬时增大动作时动作的电流保护即为电流速断保护。在传统速断装置整定值确定时,通常是在离线状态下来假定工作在最大运行状态下线路末端发生短路,以此来确保速断装置的整定值,同时设备需要根据所设置的整定值来进行保护动作。但当前电网结构和规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使电力系统故障更具多样性,这也使传统的速断保护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整定值与实际运行状态存在区别,这就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时刻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而且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确定的整定值,在其他运行方式时其保护可能存在失效的情况。针对于这种问题的存在,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出现并在电力系统中进行运用,其是针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来实时改变保护性能和整定值,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速断装置存在的弊端,其集实时信息采集、信号处理及微机继电保护等于一体,有效地确保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及时动作。
1.2、继电保护安全运行要求
1.2.1、一般性检查的重要性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一般性检查,需要对现场连接件紧固情况、焊接点等机械特性进行检查,对于保护屏后的端子排端子螺丝要逐一进行检查,对出现松动的螺母要进行紧固,避免保护拒动或是误动的情况发生。在一般性检查过程中,需要将继电保护装置中所有插件逐一拔下后检查,并插紧,按紧所有芯片,拧紧螺丝,并对虚焊点进行重新焊接。
1.2.2、继电保护装置检验
检验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不允许再拔插件,同时也严禁改定值、改定值区和对二次回路接线进行改变。在其他试验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流回路升流和电压回路升压试验。在继电保护装置定期检验过程中,由于在检验完成、设备进入热备状态或是投入运行时会经常性出现暂时没有负荷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对负荷向量进行测试,或是打印负荷采样值。
1.2.3、工作记录和检查习惯
工作记录可以作为一份技术档案,因此需要认真、详细及真实的对工作中一些重要环节进行记录,以便其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继电保护工作记录,需要在规程限定内容以外对每一个工作细节和处理方法进行认真记录,并在工作完成后对所接触过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一遍,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疏漏。
1.2.4、接地问题
对于保护屏各装置机箱需要做好接地处理,需要将其与屏上铜排连接,通常情况下生产厂家都已经做好接地处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检查,确保不存在隐患即可。在检查中需要重点关注保护屏内的铜排与地网之间的可靠连接,为了确保与地网连接的紧固性,可以采用大截面的铜鞭或是导线,使其与接地网紧固连接在一起,连接完成后还要利用绝缘表对其电阻进行测量,确保与相关规程的要求相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应用
2.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计算机科技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维护部门,可以加强系统技术的提高,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根据现代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和现代继电保护技术,为了使电力系统维护人员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加强人员培训,进行科学的维护工作。此外,在当前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电力企业如何进行设备选择,如何加强积累相关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影响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现代电力企业应该基于科学的设备选型,为企业采用继电保护设备类型应用技术等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文献收集,为继电保护故障继电器保护装置应用奠定基础。
2.2、高性能新型继电保护原理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要适应嵌入电力电子设备的输电系统继电保护容错式保护,分析超高压、交流直流混合系统的故障暂态过程特征,继电保护研究采用短窗、抗强谐波、滤除长暂态的动态容错数字算法,解决互联电力系统实时控制系统的技术广域信息条件下的安全自动装置出现的问题。利用继电保护输电断面的广域运行信息,预测单元件故障被切除后断面其他元件的运行状态,动态改变保护定值,如短时允许过负荷、直流功率的短时增加等,以避免非故障元件被连锁切除。研究分层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预测继电保护“输电断面”保护方式维持电力正常运行。
2.3、变电所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进行应用,其作为常规自动化系统功能相对简单。顾及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当前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实现了有效结合,在集成、资源共享、远方控制和信息共享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因此可能将远方终端单元和微机保护装置作为核心,同时将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和计费等诸多功能都纳入到微机系统中,用其来取代控制保护屏,以此来提高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可以说在当前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
2.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GPS系统在电力继电保护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运行管理、安全监测、事故分析、故障测距、紧急控制等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作用。GPS在两端电气量的保护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双端量或者多端量的故障测距中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而继续进行GPS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
3.1、保护性能最佳化
保护性能的最佳化主要是针对目前继电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由于受到一些技术条件限制,因而难以实现保护性能的最佳化。自适应保护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自动识别,并及时调整保护性能,从而达到最佳保护效果。
3.2、使用简便化
微机保护简化了装置和维护的繁琐工序,自适应继电保护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微机保护的智能性,从而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简便。
3.3、整定计算自动化、在线化
继电保护的计算整定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受到电力系统变化的影响,人工和离线条件下运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虽然提升了效率,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整定计算的自动化和在线化,从而为继电保护提供了便利。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新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有效运作,从而加快推动继电保护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强,蔡冬梅.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96.
[2]卢凯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探究及运用[J].通讯世界,2015,24:55-56.
[3]王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80.
[4]周笑言,范杰.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研究[J].科技展望,2014,17:103.
论文作者:郭月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