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人民医院儿科 266600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分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6%,远高于采用沙丁胺醇治疗的对照组(76%),比较差异值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明显,获得患者的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
小儿哮喘是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1]。是小儿常见的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疾患,严重危害少儿的身体健康。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年龄、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有关。临床常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揉鼻子等并逐渐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最终发展为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严重哮喘发作的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2]。我们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小儿哮喘患者进行不同药物的研究治疗,分析不同药物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患者分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对照组:患者25例,男孩14例,女孩11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9岁。观察组:患者27例,男孩15例,女孩12例;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1岁。两组患者均经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及其它常规临床检验得到确诊。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用药方案以预先全部告知患者监护人,自愿选择参加并书面同意,并排除药物禁忌症。
1.2 方法
1.2.1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在一般性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基础上使用沙丁胺醇,可采用气雾吸入或粉雾吸入方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予以选择,气雾吸入:0.1~0.2mg(喷吸1~2次)/次,每4h一次(每日总吸入量不得超过1.6g:粉雾吸入:0.2mg/次,3~4次/1d。
1.2.2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用药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为治疗用药,对2~7岁小儿:200~400μg/1d,分2~4次使用,对年龄偏小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方式给药;7岁以上:200~800μg/1d,分2~4次使用。使用时注意与沙丁胺醇错开时间。
1.3 评价指标 将治疗效果为评价指标内容,效果的评判标准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最高呼气流速增加量超过 35%,无复发现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得到有效改善,最高呼气流速增加量在15%~30%之间;无复发现象;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变很小甚至病症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两组患者治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6%,远高于对照组的76%,治疗效果明显,比较差异值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多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哮喘、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一般通过及时对症的有效治疗均可得到治愈或缓解。
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防止支气管痉挛,在气管内吸收较慢,而且不易被体内的硫酸酶破坏,所以作用较强而持久,能有效地抑制组胺和致过敏性迟缓反应物质的释放而起到防止支气管痉挛作用,同时 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气雾吸入的生物利用度为10%,吸入后1~5分钟生效,1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4~6小时;布地奈德是一种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而改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症。已有研究表明[3],吸入该药后,10%~15%在肺部吸收,吸入单剂1mg,约10min后达Cmax为2nmol/L,起效较快。从本文内容可以看到,单独使用沙丁胺醇治疗也取得以一定的效果,但联合用药效果则更为理想,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6%,并且显效比例(66.67%)远高于单独采用沙丁胺醇治疗的患者(32%)。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只要及时对症治疗会取得较好的预后,但我们认为有效预防更为重要,如加强小儿的身体锻炼以提高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冬季锻炼还能提高呼吸道粘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避免刺激性物质对小儿的刺激,注意饮食内容等;注意小儿外出的衣着保温,避免过大温差造成小儿不适而引发疾病等。
综上所述,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具有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民,王红阳.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6):752-753.
[2] 王尚,苏国德.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J]. 河北医药,2015(7):1029-1031.
[3] 杨玉珍. 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4):185-186.
论文作者:梁桂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小儿论文; 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德治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是一种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