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增城旅游地理”专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城论文,资源开发论文,地理论文,课程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环境下‘增城旅游地理’专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这一课题,试图探索网络环境下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以期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一、课题背景与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日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创建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进行地理教与学是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地理课程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的背景,我们开发了校本“增城旅游地理”乡土专题课程资源库。“增城旅游地理”课程资源涉及以下几方面:增城览胜(包括增城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与旅游相关的增城概况(包括增城的区位因素、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旅游设施(如交通、酒店、食肆、金融、商业等),有关增城旅游的前景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我们还开辟了旅游感悟板块,让学生描述在增城的旅游足迹与人生感悟,反映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勇于探索、奋发上进的精神。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设计和开发“增城旅游”乡土地理专题学习网站;
2.以“增城旅游”乡土地理专题学习网站平台,为学生在乡土专题课程资源开发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创设平台,提供应用专题知识和专题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的工具,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增城旅游”乡土地理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流程;
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乡土地理的专题教学评价体系。
三、网络环境下“增城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网络环境下“增城旅游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求学生在各种情境中,通过使用有助于多种意义建构的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最终形成知识的意义(对增城地理环境的认识、开发线路和报告等),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在这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一)设计网络教学模式
基于“增城旅游”网络专题教学的目标,网络教学以“活动——体验”教学法为主,其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模式说明:
确定主题/目标: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并制定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达成目标的任务。小组活动形式是课内课外相结合,应用“活动——体验”教学法。
网络/资源共享/创作工具:利用创作工具,对学生从各种途径搜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形成课件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再利用专题网站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并不断充实、完善专题网站。
形成作品:学生将各种素材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上传到专题学习网站中。
展示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上,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学习。
专题网站:在“增城旅游”乡土地理专题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建设起来的网站。
作品评价:通过设置论坛(BBS集锦)、电子学习文件夹或制定量表,对学生的网络乡土地理学习进行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意义建构:学生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最终达成对乡土地理——“增城旅游”知识建构的目标。
(二)建设专题学习网站
笔者认为,乡土地理专题教学需要开发一个专题学习网站。这个网站通过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综合,既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乡土地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又可以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多种技能,还可以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地理教材。专题网站的建立是在学生对家乡不断了解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家乡的美,认识了家乡的资源,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专题学习网站有首页截面图、系统结构图及其开发的关键技术(Dreamweaver MX,FlashMX,Fireworks MX,ASP,Access)等。
四、网络专题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如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需要可靠而安全的网络传输系统、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等。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要依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取不同类别的评价,因而需要制订适合于网络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要素,以促进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业评价,是基于学生表现和过程的,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有什么变化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我们提倡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激励评价。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乡土地理学习的评价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实时性、监控性强的优势,适时组织检测与评估,努力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评价体系。笔者在研究实施中,把各项评价有机地渗透在所开发的“增城旅游”乡土地理专题学习网站里。
(一)对学生小组学习的评价
在网络环境乡土地理学习实践中,教师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并把任务分配到学生学习小组中去,让学生实地拍摄、考察实践,把照片、录像和写下的旅游感悟或实践体会、心得等制作成电子作品(课件或其他形式的作品),上传到专题网站,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制定了“网络环境乡土地理小组合作量规”(见下表),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施评价。
作为一个合格的终身学习者,必须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这种能力是评价的内容之一。所以,网络环境乡土地理小组合作量规评价表中必须有“学生自评”栏目。
(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对学生的电子制作作品评价 学生把实地拍摄的增城风光照片和搜集的有关图文资料制成演示文稿、网页等作品,上传网站。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上,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投票评价。我们制定的评价量规,如“基于图片的演示文稿展示(照片展示)量规”,都设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基于图片的演示文稿(照片)展示量规
(要求学生将一些图片和照片进行组织,并配以合适的解说词进行展示,以说明某个观点或展示某个主题。)
其他形式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中努力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多元化,并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与方法,使评价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让各小组学生合作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并对增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发表在“效果评价”学习论坛中。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评价,适时地加以激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们也利用网络技术,设计在线评价工具,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我们还通过架设论坛(BBS集锦)、电子学习文件夹等形式,对学生的网络乡土地理学习进行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乡土地理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实行师生共建,超越了一般只是教师建站提供资源给学生学习的做法,这是本专题学习网站有别于其他专题学习网站的特色所在。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网络环境下的“增城旅游地理”专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及其教学与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积极去进行意义建构。师生通过互动,利用专题学习资源库网站平台的功能,采取多种形式的发展性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爱乡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也为其他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