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族观_民族问题论文

论美国的民族观_民族问题论文

论美国人的民族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人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1)02-0049-08

所谓民族观,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指的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最基本的看法,以及在这种基本看法的指导下,人们是采取何种纲领和政策来处理具体的民族问题的。因此,民族观是一个非常重要与基础性的理论范畴。

长期以来,对于民族观,我国学术界主要是从阶级的角度出发,运用阶级(利益)分析的方法去研究:认为不同的阶级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对于民族、民族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并且他们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民族问题。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研究民族观,能够揭示其深层次的本质内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我们研究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世界各民族及其民族问题的时候,对于他们所持的形形色色的民族观,就不仅要从阶级的角度出发进行抽象的本质分析,而且还应从多个侧面进行更为具体的阐述,以达到比较全面、准确与动态分析的目的。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美利坚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非常重要地位且独具特色的大民族。自美国立国后的二百余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移民从世界各地奔向这块巨大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大陆,寻求他们“美国梦”的实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壮大起来。在民族情况之复杂和文化之多元等方面,美国堪称是整个世界的缩影。而这种异常复杂且持续变化着的种族、民族人口构成,出现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强国的背景之下,决定了民族问题在美国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处于一种极为复杂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那么,美国人究竟是怎样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呢?他们又主张采用何种纲领、政策来处理国内外的民族问题的呢?

本文从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谈起,进而阐述与分析美国当前的种族、民族人口构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美国社会当中各种有代表性的种族歧视现象、民族冲突与矛盾、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观点和美国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奉行的路线与制定的政策等具体事实,试图对美国人的民族观作出比较全面与准确的归纳和论述。

一、汇聚“所有民族”的国度

诗人沃尔特·怀特曼说过:美国是“一个所有民族的国家”,这形象地道出了美国独特的国情——她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美利坚民族的主体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分属不同种族、民族的移民所构成的。

在美国,只有夏威夷人和印第安人属于土著居民,他们的祖先在第一批欧洲移民到来之前,就已经在太平洋岛屿和北美大陆上生活数千年了。首批来到北美大陆生活的欧洲人是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者,他们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些零星的聚居点。18世纪后半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此后,年轻的合众国向辽阔的西部地带开疆拓土,德国、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移民在此时陆续到来。19世纪时,美国出现了两次大的移民浪潮,人口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1815年至1880年间,大约1300万北欧移民来到了美国,他们主要是爱尔兰人、德国人、英国人、挪威人和荷兰人。这些北欧移民大多数从事农业,直到今天在美国的许多乡村地区还能看到他们的影响,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分布着许多德裔聚居区;而在明尼苏达州,许多居民仍然持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姓氏。第二次移民潮从1880年一直持续到1920年,这时移民的来源发生了变化,意大利的天主教徒、保加利亚和希腊的东正教徒以及俄国的犹太人大批涌入美国,这些新移民多集中于城市地区,成为工厂工人的重要来源。

这时已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北欧移民族群,对于涌入的大批东欧移民并不都持欢迎态度,有些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就业机会竞争等原因甚至还充满敌意。因而,许多怀着美丽梦想的新移民来到这块号称“自由”的土地之后,首先遇到的却是冷冰冰的种族歧视与偏见。1921年,美国开始实行《移民行动法》,结束了移民蜂涌而入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定额分配制,当时主要限制的是南欧与东欧移民的数量。

从那时起,“移民配额”控制着每年进入美国的人数,但是,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的移民势头并没有停止下来,美国人口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随着移民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移民来源地区的日益多元化,美国的族群状况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前,美国人口的主体仍为欧洲移民的后裔,说英语、信仰新教(基督教)的白人构成了美国的主流社会。此外,许多从世界其他地区来的移民,形成了美国极为复杂的少数族裔,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美国黑人,目前约占美国人口的12.7%,他们的祖先是作为奴隶从非洲被强迫运到美国的;另外一支较大的少数族裔是近些年人口增长很快的西班牙裔,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1998年10月的统计资料,目前在美国的西班牙裔人口已逾3千万,约占美人口的11.3%,已接近黑人人口,并有超过黑人成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的发展势头。

二、“三个半”理论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的族群构成不仅异常复杂而且处于持续变化过程中,这使得美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中的情况而具有突出的特殊性。分析与阐述美国民族及民族问题这一特殊领域的学说和理论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花园说”、“色拉盘说”、“大熔炉说”,以及从“大熔炉说”发展而来的“新熔炉说”等等。可以说,这“三个半”理论反映了不同时期在美国比较盛行的民族观。

较早时候出现的“花园说”,指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民族的移民,就像品种各异的花朵移栽到了美国这个“大花园”中。美国自由主义的土壤使得这些花朵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并茁壮成长,而这些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花朵”,亦使得混合而成的美国文化成为世界上绚丽多姿的文化品种。“花园说”洋溢着浓厚的理论主义色彩,与充斥着种族歧视现象及民族矛盾的美国社会现实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

闻名一时的“色拉盘说”,被认为在生动与写实方面相当出色。这一派理论将美国民族及文化比喻为在美国人人爱吃的盛在大盘中的“色拉”。色拉是将各种蔬菜、水果、奶酪甚至各类已制熟的肉类杂拌在一起,并且要淋上由多样调味品混合成的“色拉汁”。这种食物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杂”字。持“色拉盘说”观点的人们认为,美国民族是由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新老移民共同组成的;美国文化堪称是一种内涵丰富而风格多样的“色拉型文化”。

影响最广泛的“大熔炉说”有新旧之分,二者基本的理论观点与框架是一致的,但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熔炉说”的主要理论是,美国社会具有熔炉的功能,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民族的移民就像是金、银、铜、铁等不同性质的金属,投入到美国这一“大熔炉”中,经重新“冶炼”成为新的、综合型的美国人,并发展出以纽约大都会、好莱坞“梦工厂”、迪斯尼乐园、万宝路、西部牛仔、麦当劳、汉堡包等为典型代表的风靡全球的美国通俗文化。

新旧“熔炉说”的主要区别在于,旧的“熔炉说”认为美国社会的“熔炉”功能主要针对的是新移民特别是那些来自欧洲部分以外的移民,他们移居美国之后,受到美式文化的熏陶,应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英语,接受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即那种白人基督徒式的、崇尚个人自由与奋斗、追求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换言之就是移民们要放弃、淡化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自己的价值观,按照美国模式改造自己,从而融合到美国社会文化当中去。

“新熔炉说”受到了二战以后民族意识增强,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民族复苏”浪潮的影响,吸收了一些少数族裔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运动的内容,转而开始强调美国的“熔炉”功能是对所有族裔(包括白人基督徒的主流社会在内)而言的。其中心意思是指各族裔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相尊重和平等的,不仅新移民特别是欧洲部分以外的移民(多是异种族、异文化和异宗教)需要吸纳大量的美国主流文化及价值观,改变其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样,作为美国主流社会的白人基督徒们也应更加宽容和谦虚地对待其他族裔的文化与价值观,例如推广多元文化教育和勇于吸收多元文化的养分等等;只有在所有族裔的共同努力下,美国文化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较早期的“花园说”到后来的“色拉盘说”、“大熔炉说”及“新熔炉说”等理论观点,反映了美国人对于民族及民族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从美妙的理想主义云端,逐渐接近复杂而矛盾的现实过程。

上述理论在当今的美国仍然不难找到一些论证其观点的具体事实和支持者,特别是新旧“熔炉说”仍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少美国人都持赞同的态度。但是,美国当今的民族及民族问题与这些理论产生和盛行的时期相比,又已经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新变化,美国人的民族观也在不断深化并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三、被歧见与偏见所分割的美国

由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观点的极为盛行,美国人的民族观表现得五花八门,是一点儿也不令人惊奇的事情。在美国,传统的、保守的民族观与现代的、开放的民族观并存,明晰的思路与混乱的想法交织,比较正确的理论与非常反动的邪说都有,而且不同族裔、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于民族问题的看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种混杂交织的状况使得美国人的民族观似乎难以理解。然而,通过掌握一些有代表性的基本事实,并且进一步剖析其形成的原因与造成的广泛社会影响,是有助于我们廓清美国人的民族观,及其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多个侧面的。

1.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反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为主要目标的民权运动在美国逐渐高涨起来,并且这些运动终于开始由黑人自己来领导了。1963年的春天,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黑人群众在南部基督教领袖小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举行大规模抗议种族不平等的示威游行。8月,20万人聚集在美国首都,举行“为争取就业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示威游行,要求在美国真正实现种族平等。小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是最感人的演讲——《我有一个梦》,他梦想使美国能够成为所有族裔平等、幸福生活的乐土。美国的民权运动引起世界瞩目,次年秋天,金博士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将制定一项有效的民权法案列入优先考虑的议事日程。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不仅在反种族隔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对已经习惯于不公正地对待少数族裔的美国主流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它预示着一个民族复苏、民族感情上升、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

2.寻“根”热潮。在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美国人实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登陆月球。宇航员阿姆特朗在月亮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他对着25万英里外的亿万听众说:“这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美国人的自信与自豪感达到了顶峰。但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许多美国人开始思索他们究竟应该怎样生活?他们想要往何处去?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却是一个历史问题: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1976年,黑人作家阿历克斯·黑利出版了关于他家族历史的小说《根》。故事从1750年一位生活在非洲部落中的黑人青年昆塔讲起,他被奴隶贩子劫掠到了美国,经历了七个世代,在阿肯色州一位黑人教授的葬礼上结束。《根》代表着长期受到歧视、压迫的美国黑人终于勇敢而自豪地面对自己的历史。这部小说在全美引起轰动,成为年度最畅销书,并有数十种文字的译本在世界各地发行。

“寻根热”在美国泛起,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新老移民纷纷回顾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黑人、亚裔、西班牙裔等少数族裔比较引人瞩目,他们对于美国的贡献也逐渐受到肯定。

3.种族、民族与社区。社区(Community)在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一般意义上的解释为居住在某一地区具有基本相同利益的全体居民。社区可以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宗教、教育、家政、娱乐及交友等多方面的服务,而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社区生活也会考虑许多因素,如职业、收入水平等等,其中很多情况下也会涉及民族(种族)背景。

在法律上,美国进行人口普查时,政府只要求美国公民填写出生地点,而不填写民族原籍。但是,由于对家庭移民背景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今天的美国人仍然会把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集团的成员。如他们会自称为“爱尔兰裔美国人”、“波兰裔美国人”或“华裔美国人”等。在全美各地,有许多社区都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新移民喜欢居住的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市)、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新泽西州和伊利诺斯州的城市地区等等,这类有着浓厚民族色彩的社区比较集中。

以著名的“中国城”(China Town)为例,南加州目前有超过80万的华裔人口,洛杉矶市的“中国城”主街长达18英里,中餐馆、超级市场林立,规模堪称全美第一;旧金山市的“中国城”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入口处竖立着一座高大华丽的牌楼,上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中国城”中各店铺所售的货品大多来自中国大陆或港、台、澳地区,即使像话梅、榨菜这样的生活小食品的种类都很多,有时甚至比国内的商店还要齐全;位于美国南部的大都市休斯敦,有近10万华裔人口,在城市西南区的“百利大道”上,依次有惠康超市、顶好广场和王朝市场等中小型的“中国城”,在这部分街区,市政府同意将路牌及商店的招牌上加注中文译名。

形成这种民族特色非常鲜明的社区有很多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这类社区里,少数族裔特别是新来的移民有较少的语言障碍,便于找到工作,生活便利而且比较容易习惯,比生活在其他族裔为主体的社区里要遇到较少的种族歧视问题。民族特色鲜明的社区在美国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是由于少数族裔的移民为了生活奋斗、团结和建设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显示了他们民族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4.民族(种族)之间的歧见。民族关系、种族问题是美国公众非常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各族裔间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分歧。1997年的春天,美国政治、经济联合研究中心(Joint Center f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udies),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受访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702个成年的美国人,其中包括850名非洲裔的美国人和100名西班牙裔的美国人。对族裔及民族问题的看法是此次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得出的结论颇为发人深思:

(1)美国公众普遍认为,美国当前的民族(种族)关系存在很多问题。

(2)美国白人与黑人对于民族(种族)关系现实的看法,在最主要的方面都存在着严重分歧。

(3)对于民族问题的看法,不仅白人与黑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分歧,而且由于年龄、地区、意识形态、党派及性别等原因,在白人之间或黑人之间亦存在着许多不同见解。

其中代沟的问题非常突出。年轻的白人和黑人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都比较相似,而与此同时,他们与自己族裔中的年长者的看法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民族问题看法差异最大的是年长的白人与年长的黑人。

这次全国范围的社会调查,比较明确地反映出了族裔间的偏见和歧见使美国人的民族观处于一种事实上的分裂状态。

四、“平权法案”与“一个美国”的赞歌

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现象在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是影响其社会发生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一直令美国政府感到相当棘手。为了让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能够在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下平稳地发展,美国政府不仅大量宣传各民族、种族之间应在平等、自由的原则下友好相处,而且还采取了包括行政、司法在内的各种手段,来调和民族、种族之间的关系,力图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其中,“机会均等行动计划”或称“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就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推行的一项缓和民族、种族间之矛盾的重要政策。

早在20世纪40年代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签署了一项命令:规定在与国防有关的合同中的种族歧视现象为非法。1954年,在著名的堪萨斯州布朗大学案中,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该校教育理事会奉行的“(种族)隔离不平等”的做法,违反了宪法的反差别对待的精神。

20世纪60年代,在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改善少数族裔地位和生活状方面加快了步伐。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人权法”,禁止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种族、性别、国籍和宗教歧视。1965年,林登·杰克逊总统在哈佛大学签署了第11246号行政命令,要求在与联邦政府签订合同的公司、企业和学校中要执行“平权法案”,以增加来自少数族裔的雇员和学生。他希望能确保少数族裔拥有被雇佣和提升的平等机会。1969年,美国劳动部揭露了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尼克松总统决定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目标与时间表”的体系,用于评估联邦建筑公司的实施“平权法案”方面的进展——其中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少数族裔雇员的人数增加情况。这种“目标与时间表”的做法,为公司企业执行“平权法案”的原则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

1970年,尼克松总统将“目标与时间表”的应用推广至所有的与联邦政府签订合同的公司。1974年,他宣布“平权法案”的效力同样适用于妇女。在福特总统的任期内,“平权法案”的受益人扩及残障人士与越战退伍军人等,但是对于这两方面的人士没有制定“目标与时间表”的体系。这种类型的“平权”主要表现在受雇佣权利的保障上。卡特总统促使联邦政府的所有机构都要像劳动部门那样执行“平权法案”。在此之前,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都是各行其事,有些机构做得较差。1978年,卡特总统创立了联邦合同执行情况办公室(Office of Federal Contract Compliance Program,OFCCP),以监督“平权法案”的执行情况。在里根和布什当政期间,由于国会中占优势的共和党人对给予少数族裔优待和照顾兴趣不大,使“平权法案”的执行进入了一个比较低落的时期,甚至有舆论认为“平权法案”是针对白人的种族歧视,应予废止。

克林顿入主白宫之后,美国国内围绕“平权法案”的争斗愈加激烈,少数族裔、妇女、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集团强烈要求继续充实“平权法案”的内容并加强监督其执行情况;而一些右翼政客则代表其支持者大肆宣扬“平权法案”是“另类歧视”,应该中止其运作。1995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特·威尔逊就起诉他领导的许多州政府机构和委员会,以及少数族裔及妇女职业协会和人权组织,声称这些团体对加州“平权法案”的执行情况构成了挑战。1996年11月,加州举行全民公决,以54%赞成、46%反对,通过了第209号提案——规定在加州政府的政策中不再考虑种族和性别因素,使取消“平权法案”的声浪达到高潮。一年后,全美第四大城市休斯敦也就与209号提案相同类型的A号决议案举行全民投票,结果以47%支持,53%反对,否决了该提案。休市舆论普遍认为,这一结果是休市全体人民的胜利,有益于该市族裔关系的发展,特别对保护少数族裔的经济将很有益处。休市的投票引起全美瞩目,也再次使得关于“平权法案”的争议成为焦点问题。

1997年夏天,克林顿总统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题为《一个美国——关于种族问题的倡议》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了美国政府对于国内种族、民族问题的看法与对策。

克林顿指出,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然而当今世界亦充满了挑战:如恐怖主义、有组织的犯罪、毒品泛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环境污染等等。但是,他认为,对于美国人而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不是别的,正是“种族(民族)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21世纪,美国仍能是一个完整的美国吗?”

克林顿的演讲反映出美国政府对当前美国国内民族问题的主要看示:一是,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美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二是,民族问题,特别是种族歧视与民族隔膜,在美国仍然相当严重,还需付出重大努力去实现民族间的和解与沟通;三是,从发展的角度看,美国的民族关系比以往有了进步,中族裔间能够在比较宽容、自由的状态下交往;四是,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会深刻地影响美国未来的面貌——是分裂的、被削弱的,还是一个强大的、团结的、多元化的美国?五是,美国政府会继续实行“平权法案”等政策,扩大全体族裔的经济进步与受教育机会,促进社会多元化的进步,使民族问题不致向恶性方向发展;六是,美国政府所代表的主流社会希望各族裔的民族观都能够统一到上述观点中来,从而能在21世纪建立起强大而一致的美国。

克林顿在演讲中流露出的对于美国民族问题的担忧,并不是一种多愁善感,而是有着确实的依据:据统计,目前美国的民族人口构成为72.7%的白人;12.7%的黑人;11%的西班牙裔;3.6%的亚裔和0.7%的美国印第安人、受斯基摩人及阿留申人;而到2050年,预计美国的民族人口构成将变为53%的白人,25%的西班牙裔,14%的黑人,8%的亚裔和太平洋岛屿人种和1%的印第安人。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数十年间,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比例会大幅上升,他们在美国经济中的所占份额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都会相应上升。如果美国传统的由白人基督徒所构成的主流社会,仍然用过去偏狭的、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快速成长壮大的少数族裔,无疑会爆发严重的种族冲突和民族矛盾,会严重影响美国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从而也会损害主流社会特别是上层人士的利益,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正因如此,代表其利益和政治观点的美国政府才会极为重视民族问题,并努力采取许多政策和措施,如“平权法案”等以调和民族间关系,淡化种族间的矛盾。其口号就是将各种肤色的人们统一在“星条旗”下,靠“国家主义”维持其一致性。

五、未完的结语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的民族观具有多样性的明显特点,不同族裔、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层次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得出形形色色的看法。那么,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下,美国人的民族观究竟有没有一些共同的、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从总体上看,美国人对国外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看法比较一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对于世界事务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发言权。在美国国内,强调美国全球作用的舆论高涨。他们宣扬的“世界主义”在本质上则是“霸权主义”,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民族,理所当然地被赋予领导世界的重任。因此,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民间舆论都经常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事情说三道四、指手划脚。而一旦别国的行为不符合其要求,则动不动就以政治谴责、经济制裁和军事动武相威胁。

其次,美国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一方面有着逐渐淡化的倾向,而另一方面却又有着强化的趋势。这两种特点或趋势在表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也很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然而,在本质上,二者却是高度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商业民族观的两种具体表现。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利坚民族是发展最快和最富有的商业民族。这种资本主义商业民族,为了能够成功地从事自由贸易,推崇的是平等、自由的原则,而反对贸易壁垒、闭关锁国等做法,所以只要可以自由地从事商业贸易,并从这些活动中赚取丰厚的利润,至于属于什么族裔,有什么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都是可以忽略的、淡化的;这种类型民族的另一本质特性是信奉竞争原则,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残酷的竞争中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惟一目的就是要比对手更优秀和更强大,因此容易滋生浓厚而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在美国的现实生活中,既可以看到许多主流社会的人士,如好莱坞巨星、富商、政客、名流等,乐于收养来自第三世界的孩童,显示其不拘于种族、民族之限而具有博爱之心;又普遍存在着对黑人、西班牙裔、华裔等少数族群的歧视,例如不能同工同酬,在升职方面的刁难,以及时有耳闻的白人警察对少数族裔的殴打虐待等等。

第三,美国人的民族观是一种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混合物。美国有着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如白人至上、欧裔至上等,这些民族主义的思潮是使美国人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处于分裂状态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美国社会也相应地出现了许多贫富悬殊,族裔隔离的社区与集团。例如,美国各大城市均有豪宅林立的富人区和破烂陈旧的穷人区,前者的主要居民是白人,后者则多为黑人、西班牙裔及亚裔等少数民族。主流社会与少数族裔之间冲突、矛盾的地方很多,有时甚至爆发相当激烈的事件。如果深入到美国的社会生活中,不难发现不同族裔间经常会流露出互相隔膜、互不信任,甚至敌视、仇视等民族情绪,而一些令人震惊的冷酷与血腥的民族、种族冲突事件,对社会稳定也时时造成强烈冲击与震撼。为了维护统治族团的最根本利益,美国政府做出各种努力,希望以国家主义取代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让各个族裔集合于星条旗下,热爱美利坚并为其自豪,而淡化具体的种族、民族情绪。然而,这种用国家主义取代民族主义或者将二者混淆在一起的做法,只是为美国政府所代表的既得利益者所全力拥护,而对于那些受到偏见与歧视的折磨,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少数族裔等弱势集团来说,却非常地缺乏说服力。

〔收稿日期〕2000-10-08

标签:;  ;  ;  ;  ;  ;  ;  ;  ;  ;  

论美国的民族观_民族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