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分析论文_黄峰峰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分析论文_黄峰峰

南京香江华建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建筑业目前的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工程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与隐患,导致施工者中伤亡事件多发,严重影响了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危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声誉。由于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滞后,施工安全保障机制缺失、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很难得到提升。据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有助于推动建筑业的安全发展,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进程加快,各类大型工程、加急工程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事故的出现层出不穷,同时重大事故的概率不断提高。尽管监管部门要求建筑企业遵循建筑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但是由于一系列问题导致安全管理的实施并不到位,造成了重大事故甚至群死群伤的发生。

一、建筑业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34起,死亡者高达735人。相比于2015年,事故总数增加43.44%,死亡人数也增加了32.67%。其中,重大事故所占比例较高,而且事故类型集中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以及起重伤害。

在这些安全事故中,大型事故的发生率并不低。例如,2016年河北唐山发生的事故导致5人死亡,是由于商品房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外层脚手架坍塌。同样地,四川资阳发生的脚手架塌陷也由同样的原因导致,死亡三人。可见,2016年全年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这对2017年度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详细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解决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

二、建筑业安全施工隐患的原因分析

(一)建筑企业未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建筑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不少建筑企业施工以来赶工期已成为常态,因此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施工人员,其对工程安全的关注度明显不高。这就导致企业或施工者对危险环境缺乏警惕性,更严重者甚至因误操作而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湖北某住宅项目建筑工地发生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事件,原因就在于该工程建设时未进行全面的保护措施,高处施工现场防护措施不足。 可见,忽视安全问题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个人安危。

(二)安全管理缺少考核指标,难以开展量化管理

每个建筑企业都有工程安全监督部门,但是不同企业的监督部门对工程安全的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并且难以通过指标进行量化。本文认为,缺少安全管理的指标,将导致企业安全监督部门对工程安全的监督流于形式,难以深入研究不同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与解决途径。同时,一旦某工程结束,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经验难以被提炼,因此难以对后续项目提供参考价值。可见,安全管理缺少量化性指标的指导,很难提升其管理水平。

(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缺少安全操作能力

除了缺乏安全意识外,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其安全技术操作水平也较为低下。具体而言,现有的施工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对施工的安全要求不清晰。不同工种的工人其应当适用的安全操作不同,但施工者难以进行有效区分,并充分掌握其工种需要的安全技能。此外,不少施工者没有提前寻找安全设施、安全通道的习惯,在工程开始后由于对施工现场不熟悉,很容易在陌生的施工环境中遭遇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严重的是,不少施工者未养成良好的安全检查习惯,即开工前后未检查机器设备、遇到紧急安全风险时容易进行误操作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将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

(四)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个人,增加了风险防控的难度

本文发现,尽管我国住建部已经要求各个建筑单位落实企业、项目等的安全责任,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往往难以落实到个人,而是由安全监督部门单独完成。这就导致安全责任完全由该部门承担,施工者、项目管理者、甚至企业主要负责人都未参与安全管理,故无需承担安全责任,极大地降低了前者的责任意识。本文认为,需要将全体建筑单位纳入安全责任承担体系中,对安全责任进行分配,以提高风险防控的力度。

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建筑企业风险意识,强化工人安全意识

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者往往在事故多发节点、环节中掉以轻心。因此,在提高各项安全措施之前,首先应当对施工者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第一,应当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者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通过观看教育视频、开展安全主题讨论等形式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知识。第二,可以在工程开展期间组织施工者相互监督,通过对不同工种的施工者进行搭配,要求其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对方的施工操作,提醒其注意控制安全风险。第三,对不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的施工者,需要在企业内部通报批评,并开展安全操作规程的再培训。

(二)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考核指标,进行安全的全面量化管理

本文认为,无论建筑工程企业的资质如何,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应当保持一定的水准。但是目前建筑企业尚未对安全管理进行量化管理,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当构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对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项环节进行考核与打分。在考核打分的基础上,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估与激励现有的制度,对已实现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奖励,对未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弥补,并对相关人员重新进行安全教育。

(三)辅助施工人员熟悉基础安全操作,掌握安全施工要领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首先,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帮助其了解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知识,熟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其次,在施工的前期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学习,了解所建设的建筑的结构、材料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前对施工的危险性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帮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主动熟悉现场的防护措施,提前了解安全通道的位置。最后,当日施工结束后,要求所有生产人员检查设备,有问题及时处理,为次日操作提前扫清障碍。

(四)建立安全责任制,在关键项目、关键环节设置安全监督专员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要求所有的建筑企业全面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筑企业还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得负责人。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安全专员,企业对关键项目、关键环节进行责任分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要求安全专员实施汇报制度,对不同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分配安全责任,将有效提高各个环节的安全系数。

为了推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防范安全风险,本文全面分析了建筑行业存在安全施工隐患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建筑企业风险意识,强化工人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考核指标,进行安全的全面量化管理、辅助施工人员熟悉基础安全操作,掌握安全施工要领、建立安全责任制,在关键项目、关键环节设置安全监督专员等措施。通过此类措施,将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监管的水平,进而大幅降低建筑企业的事故率。

参考文献:

[1]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江西建材》,2015年第18期。

[2]王跃军:“刍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第7期。

[3]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建筑安全》,2011年第2期。

论文作者:黄峰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分析论文_黄峰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