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论文_廖秋云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论文_廖秋云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政府 511396

摘要:本文主要从笔者亲身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小城镇规划

我国为了做好村镇的发展工作,进行了多阶段的建设发展。当前,做好新农村建设,首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村镇规划工作,城市与村镇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规划,村镇规划有一定的公共和协调社会利益,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和社会管理。通过很好的配置农村的空间资源,了解村镇的基本情况,促进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进行村镇规划,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实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村镇规划工作。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且城市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规划,农村发展和建设也更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正确指导。村镇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导调控的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首要手段,包括: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业和社会管理等等。村镇规划具有保护公共的利益、协调社会的利益和配置空间的资源等重要职能,不仅对其有着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影响,也对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村镇规划可以真实的了解到村镇所存在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农民的意愿,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并保证新农村的建设能够符合其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村镇规划先行,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各个工作才可以做到有序展开、有章可循和科学发展。

2.村镇规划的起始阶段研究

村镇规划是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比较集中的主要领域之一。实际上,村镇规划大规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历来突出小城镇的作用和地位,长期以来小城镇一直是多门学科竞相参与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者把小城镇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结合各自学科的特长,参与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领地,同时也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问世,先后形成我国小城镇规划研究的数次高潮。

(1)小城镇规划的一般性技术和理论探讨

就规划技术而言,小城镇规划与城市有较多的共同性,因而中国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小城市总体规划的教材和论著对小城镇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小城镇和村庄统称为村镇,自成一科的村镇规划及其技术也日渐丰富。

对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一般性理论探讨比较丰富。冯华在1988年总结了我国村镇建设在世界的地位和西方村镇建设中10条富有启示性的经验,认为要从国情出发,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市化道路。王绪明在1992年提出以中小城镇综合规划的概念,旨在变革规划观念,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提高规划科学性。何兴华总结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实践历程和理论基础,归纳小城镇规划的主要内容、运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崔功豪提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观念包括区域整体观、城市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因地制宜观念,并对小城镇的定位、发展动力、结构形态和总体格局以及发展时序等方面展开讨论。这一阶段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对小城镇规划的地位、规划原则、规划观念、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综合研究。

(2)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结合地区小城镇特点及具体的规划实践,总结地区小城镇规划的方法、要点及规划操作和管理措施(张民,1990)。还有对小城镇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阎延武,1991)。

3.新农村建设阶段村镇规划研究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之后,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活动纷纷开展,对村镇规划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1)村镇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新农村规划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虽然就规划技术而言,村镇规划与城市有较多的共性。但村镇规划有自己的特点,照搬城市规划的一套方法,必然遭遇失败。仇保兴总结镇村规划区别于城市规划的地方在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延续特色、节约用地、生态优先、群众参与、简单易懂、突出重点、适度超前,这也是保证新农村规划成功的基本要素。

龚蔚霞等认识到传统规划方式在农村规划的不适用性,新农村规划将从理念、内容和方式3个方面进行更新、改善或创新。崔明提出应重视小城镇规划的前期研究、区域研究,引入弹性的规划机制。杨志恒2006年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郊城镇规划应改变传统观念,注重因地制宜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不少地方的新农村规划似乎是为了实现城镇化。罗明辉等提出“特色规划”的概念。陈志文呼吁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系统保护原则、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张斌2007年强调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适当应用。方彭2008年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的基本思路。梁湖清在对村镇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异同点、现实矛盾做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者合理协调的主要途径。

(2)村庄规划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村庄规划属于新生事物,规划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对其研究也成为热点。学者普遍认同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既不是简单的村庄改造,也不是单纯的村庄整治,而是要充分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2006~2008年间,不少地区编制了大量的村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共性问题,如产业发展问题,村庄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关系,人均用地标准问题,规划资金匮乏,村庄建设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等。

仇保兴分析村庄整治工作容易陷入的4个误区:大拆大建、大包大揽、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提出开展村庄整治必须做到5个“先行”,其中“规划先行”放在首要位置,并提出用城乡统筹规划解决农村问题。田洁也提出将城乡统筹思想运用到规划中去。广州村庄规划经验对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借鉴作用。广州市坚持政府规划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规划要有前瞻性,强化规划的法律保障,建设与保护并举,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等措施解决规划难题。

(3)新农村规划的关键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使农村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则是规划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顾哲等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应转变传统的包办代替观念,培育农村自身的“造血”机能,并提出促进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刘继翠在2006年以三亚梅山老区为例,探讨走向“自我成长”的新农村规划。中山市火炬区珊州村规划探索了一种可行的模式,即利用被工业区包围的区位优势,盘活自身用地,形成与城市地区良性互动的“造血”能力,主动融入城市化格局,对同类规划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的新农村建设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平台等措施,突破现有规划的局限性,实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4)不同类型的村镇规划研究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差异显著,村镇规划宜因地制宜。不少学者尝试将村镇的发展状态分为若干类型,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法。崔明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划分了5种类型,初步探讨各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及建设的重点,为规划打下良好基础。尹洁在2007年总结出新农村建设的9种前期发展模式,对村庄建设规划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杨峥屏以珠海市三个试点村为例,介绍不同发展类型村庄在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新农村规划对象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对欠发达地区村镇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孙庭以江西宜春市高安灰埠镇集镇片区规划为例,力图探索一种符合中部地区现实发展需求,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城镇建设规划模式。总体而言,这部分研究内容相对缺乏,所研究的城镇类型不够齐全和系统,大有顺应潮流之势;对各种不同规模类型的村镇规划,都有待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

(5)村镇规划的新思路

相当多的学者已在规划实践中探索物质规划以外的新型规划方式。黎逸科在2006年在广东省阳东县平地村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将传统村落布局理念融入到现代村落规划中,试图从传统出发探讨现代农民新村规划的新思路。甄延临等认为村庄布点规划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居民点重构、建设规模和空间形态的问题,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村庄发展等级分类。郭琦认为新农村规划应当引入场所精神,提取场所元素,塑造具有新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新农村。刘健慧提出单一的城市规划学科不能完成一个完善的村镇规划,只有利用多学科资源优势,才能使村镇规划更具有合理性。规划研究者通过具体案例剖析,探索村镇规划的和管理的思路。蔡穗红认同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本。学术界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该因地制宜,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_李菲

[2]探究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_孙俊

[3]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探研_梁孟昌

[4]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陈有红

[5]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_刘婷

[6]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_黄璋琦

[7]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_贾莉

论文作者:廖秋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论文_廖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