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逻辑--“面向21世纪,逻辑的发展前景”的书面论述_逻辑学论文

面向21世纪的逻辑--“面向21世纪,逻辑的发展前景”的书面论述_逻辑学论文

迈向21世纪的逻辑学——“面向二十一世纪,逻辑学发展前景”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学论文,笔谈论文,发展前景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近一个世纪以来,逻辑学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飞跃,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对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

今天,我国正处在实现跨世纪宏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间,无论是科技进步、教育发展,还是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呼唤逻辑学的参与。

在这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逻辑学在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以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这是需要逻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识之士再三思之的课题。这里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回顾了逻辑学既往的进步,分析了其中的问题,构想了未来的发展。其目的是以此引起更多同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并参与本专栏的讨论。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正向我们招手。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回顾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展望我国逻辑发展的前景,是每个逻辑学者必须深长思之的一个大问题。当前,我国逻辑界面临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诸如逻辑队伍萎缩,不少逻辑专业人员“下海”,高校的逻辑课程和课时遭到不同程度的砍杀,研究生生源枯竭,等等。这些状况实在令人忧虑,因此,在一些逻辑学者中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本文想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国逻辑学的前途。

一、逻辑学科的性质和国际逻辑发展的潮流

要探讨我国逻辑学发展的前途,就必须与国际逻辑学发展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的学科分类,把逻辑学同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列为相对于技术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这一分类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同。这里所说的“逻辑学”主要是指由弗雷格和罗素奠定始基的现代逻辑。100年来, 现代逻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代逻辑的主干——通常所说的数理逻辑,既是以推理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逻辑科学,又是现代数学的一大分支,现已发展成为包含5个部分的一门科学。这5个部分是:逻辑演算、模型论、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证明论,后4者通常称为“四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 哲学逻辑兴起。这是一个群体,它们以数理逻辑(主要是逻辑演算)为基础,与传统哲学中的概念、范畴和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原来的逻辑演算(经典逻辑)中增加其他初始概念,成为经典逻辑的扩充系统;一类是对通常的逻辑常项作不同的解释,成为经典逻辑的异释系统。在现代逻辑的发展中,除数理逻辑和哲学逻辑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自然语言逻辑,它是在现代逻辑、 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关注语言表达认知内容的功能,而且也关注语言表达情感内容的功能;不仅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且也关注语言的传达功能和交际功能。(2)逻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有:程序逻辑、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变换型程序设计、程序验证、程序综合、形式语义学、计算复杂性理论等领域。(3)现代归纳逻辑,它是用数理逻辑、哲学逻辑、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工具对归纳推理进行数量化、形式化和公理化的研究,并对归纳推理中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4)逻辑哲学, 它形成为一门学科是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课题有:逻辑的范围、蕴涵和推理、形式化的本质、可能世界的哲学、多值逻辑的哲学、归纳悖论、意义理论、逻辑真、悖论,等等。近几十年来,国际逻辑界在上述现代逻辑的诸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代逻辑的各个分支,现在还在继续以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旧的课题不断得到完满解决,新的逻辑分支,特别是研究具体科学中逻辑问题的应用逻辑将会不断涌现。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在这股潮流之上形成了一个客观的、不断提高的“国际逻辑研究水平”。

国际学术界每年都有大量的现代逻辑专著出版,办有不少逻辑杂志,其中闻名的就有10来种,如《符号逻辑杂志》、《哲学逻辑杂志》、《圣母院形式逻辑杂志》、《国际逻辑评论》、《逻辑研究》、《纯逻辑和应用逻辑纪事》、《逻辑史和逻辑哲学》等。国际上还有1960年成立了逻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学术组织——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协会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该分会每4年举行一次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中国学者第一次正式参加了198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8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逻辑学会联合组成的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中国委员会加入了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为团体会员。1991年第9 届大会和1995年第10届大会,中国都有科学哲学和逻辑学方面的学者参加。国际上还有一个大型的学术会议——世界哲学大会,该大会每5 年举行一次,中国学者参加了第17届(1983年)、第18届(1988年)和第19届(1993年)的大会。这两个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都对逻辑十分重视,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设有数学推理的基础、模型论、概率和统计推理的基础、集合论、一般逻辑、语言学基础、逻辑史等专门组,世界哲学大会设有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的专门组。

在国外大学哲学系中,现代逻辑课程多种多样,在全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不但是本科生的必修课,而且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这与我国大学哲学系的情况迥然不同。

总之,国际逻辑的潮流在滚滚向前,逻辑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逻辑学的出路何在呢?我们的回答是:适应国际逻辑发展潮流,走历史必由之路。具体说来就是:全面实现我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并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接轨。这也就是我国逻辑学在世纪之交的走向。

二、我国逻辑研究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成就

我国逻辑研究现代化的道路是由杰出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1895—1984)在1935年开辟的。他写了《逻辑》一书,成为当时的大学丛书之一,多次重印出版。此书是30年代至50年代在传播数理逻辑方面影响最大的逻辑著作,培养了一批人才。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向逻辑工作者们吹响了“逻辑研究现代化”的号角。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到1990年,我国逻辑研究现代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岳霖学术基金会于1990年6月至9月举办首次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评奖活动,奖励1984年至1990年中青年学者的优秀论著。经过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中的27位逻辑专家的严格评审,从65项参评作品中评出12项获奖作品,大多数属于现代逻辑的各分支领域,其中有些已达到国际逻辑研究水平,有一篇论文发表于国际一流的逻辑杂志——美国《哲学逻辑杂志》。有鉴于此,我于1990年10月18日在武汉举行的颁奖大会上指出:“中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正在向国际逻辑水平进军。”胡乔木同志在看了评奖活动的简报后,写信给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表示祝贺,指出:“基金会在这次评奖过程中注意到,中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正在向国际逻辑水平进军。这确是一个值得全国学术界庆贺的好消息,表明以金岳霖为代表的老一辈逻辑学家的辛勤耕耘已经在开花结果。”总之,1990年的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的评奖活动标志着我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到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1)涌现出一批具有现代逻辑素养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有一批具有很强研究能力并有累累硕果的博士和硕士;(3)有一批出国留学归国的人员;(4)有一批达到国际逻辑研究水平的成果,其中有的甚至居于国际逻辑研究的领先地位;(5)有一批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人员。 这些就是我们全面实现我国逻辑研究现代化、并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接轨的战略目标的根据。

三、基础和应用的辩证关系

逻辑是基础学科,也可说是工具学科,实际上不属于哲学,通常把它放在哲学之中,是因为它与哲学有密切联系,在哲学史上与哲学融合了相当长的时期。这里我想再次提请领导教学和研究的同志注意,逻辑是一门基础学科,决不是思辨性的东西,而是一门在与日俱进的真正科学。与逻辑有关的专业都应当开设现代逻辑课程,逐步取代不适应国际逻辑潮流的普通逻辑课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基础学科的逻辑就是“器”,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现代逻辑的知识,为深入学习、研究逻辑和其他有关学科(哲学、语言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等)提供必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可以生长出许多新的应用逻辑分支和开拓出逻辑应用的许多新领域。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基础逻辑的发展,构造新的逻辑系统,提出新的逻辑理论。未来的现代逻辑就是在基础和应用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地开拓自己的道路。

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现代逻辑同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语言学等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我们补充说一点它同哲学的关系。逻辑原来是与哲学相融合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逻辑产生之后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现代逻辑仍然与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逻辑许多新分支的兴起,都有一定的哲学背景。同时,现代逻辑本身是现代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现代西方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数理哲学和逻辑哲学等都与现代逻辑有关。现代逻辑一方面为严密表述哲学思想提供有效的手段,提供新课题,另一方面现代逻辑的重大成果本身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因此,学习和研究现代逻辑,吸取现代逻辑的成果,批判地继承现代西方哲学的合理内核,科学地总结现代逻辑成果的哲学意义,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应当把这一任务提到21世纪的日程上来。

综上所说,我认为我国目前逻辑学处于低谷时期的状况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逻辑学的地位和作用,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21世纪初叶全面实现我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并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接轨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标签:;  ;  ;  ;  ;  ;  

面向21世纪的逻辑--“面向21世纪,逻辑的发展前景”的书面论述_逻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