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生物学试题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试题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理科综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生物学试题主要考查了细胞(7.5分)、代谢(21分)、生命活动调节(18分)、遗传与进化(18分)、生态(7.5分)等主干和重点知识,其中代谢、调节、遗传部分的分值较大。不仅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图文转换、知识迁移及分析综合能力。试题难度适中,其中31题难度较大,有一定区分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试题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简析:本题题目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载体,综合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免疫、植物体细胞杂交等多个知识点。试题涉及必修一、二和选修,看似跨度很大,但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是所有活细胞普遍具有的结构特点,而不同细胞在完成各自生理功能时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所表现出的特点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蛋白质的分泌属外排过程),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内吞),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如用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膜融合)等,所有这些生理功能的完成从根本上都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结合则是mRNA从核孔(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直接游离出来(不涉及膜的流动性),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本身不具有膜结构,而且这个过程始终是在细胞内部完成的,所以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答案:C。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简析:本题是一道学科内的综合试题,内容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细胞增殖、酶促反应、光合作用。试题的考查点突出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如何将生物学中的知识用坐标图直观的呈现(作图)以及给出特定的坐标图可以解释说明哪些生物学现象(识图)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解题思路:结合图示,首先把握曲线的总体走向趋势、起点、拐点,进一步理解曲线含义:随自变量(横坐标)的增大,因变量(曲线所示)逐渐增大,但增大到某一值后不再进一步增大,而是趋于平衡,同时需要关注曲线的起点不是零点,而是横轴上某一点,只有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含量的变化符合图示含义。当然,试题给出的四种现象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也可以分别画出各自的曲线,与给定曲线进行比较,正确答案一目了然。答案:D。
试题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在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频率可以降为零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A、a基因频率的关系,属理解层次,其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有助于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以下核心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基础:①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当A基因频率=50%时,a基因频率=50%;②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还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和迁移等有关。答案:B。
试题5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简析:本题以生态农业为命题点,借助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侧重考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同时,本题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解题思路:如图所示,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在沼,气池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其中的微生物所利用的能量就是来自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除此之外,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既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同时为家畜提供饲料,并被沼气池中微生物利用,这样多途径的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但能量不能够循环利用。答案:C。
试题31(8分)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原因1是__。原因2是__。
简析:该题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特点为基本原理,同时创设一个“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的问题情景。如何利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释相关实验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提取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综合分析并联系生长素的作用特点:①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即促进细胞生长。②同一浓度生长素对不同部位细胞的促进作用不同,如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茎的促进作用进行知识迁移,推测出现相关现象的可能原因。答案: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该浓度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试题32(10分)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立即刺激A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
简析:本题以脊蛙为实验材料,考查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感受器的分布、完整反射弧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兴奋传导(递)的特点等。
解题思路:①感受器指感觉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在皮肤,刺激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出现收缩活动(反射),说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完成,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也就决定了反射活动总是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③肌肉收缩(反射)依赖完整的反射弧,剪断传出神经,若刺激某一部位,无论肌肉能不能收缩,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答案:(1)皮肤,脊髓。(2)突触的结构。(3)能,不能,能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
试题33(12分)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为扁盘,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为扁盘,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植株授粉,单株收获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的株系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
简析:该题与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杂交育种有关,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应用,同时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及子代表型比例推知亲代、子代对应的基因型以及相关的比例关系。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①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定的4个“纯合”南瓜品种和实验1、实验2的杂交、自交结果:中扁盘:圆:长=9∶6∶1,实际上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后表现型比例9∶3∶3∶1的变形,分析得出南瓜果型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判断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圆形),AaBB(扁盘形),aabb(长形)。而表现型为圆形的南瓜,其基因型可以是:A-bb和aaB-(AAbb,Aabb和aaBB,aaBb),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A-B-(AABB,AABb,AaBB,AaBb)。长形南瓜的基因型:aabb。③准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所有株系中”这些语词的含义,实际上中扁盘果实的种子A-B-,包括了四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比例分别是1∶2∶2∶4,即所占几率分别为1/9,2/9,2/9,4/9。其中只有AABB的株系接受长形品种(aabb)中植株的花粉(ab),后代全部表现扁盘(AaBb)占1/9。而AaBB,AABb的株系果形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扁盘:圆=1∶1,占4/9(2/9+2/9),剩余4/9AaBb株系的果形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扁盘:圆∶长=1∶2∶1。答案:(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2)A-bb和aaB-(AAbb,Aabb和aaBB,aaBb)。(3)A-B-(AABB,AABb,AaBB,AaBb)aabb。(3)4/9,4/9,扁盘∶圆∶长=1∶2∶1。
试题34(12分)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碳源是__,氮源是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培养基。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
(2)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__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__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简析:本题以微生物培养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微生物培养中涉及到的培养基组成成分,种类,特定培养基培养细菌的代谢类型,以及细菌生长曲线等基础知识,能力上属知识运用型考查(难度不大,应是学生得分率较高的题目)。
解题思路:①把握关键语词;②充分利用题目中的相关信息点;③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规范作答。答案:(1)琼脂,葡萄糖,尿素,选择,合成,异养型。(2)生长,培养中的细菌以指数形式增殖,取对数便于反映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对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