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整体结构模型:企业组织研究的新方法_结构主义论文

组织的整体结构模型:企业组织研究的新方法_结构主义论文

组织整体结构模式:一种研究企业组织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新方法论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组织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并简析

企业组织何时产生,无从考证;但企业组织至少已存在几个世纪,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人们对企业组织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则是自本世纪初的事。企业组织的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构成理论系列。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古典组织理论、新古典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然而,就研究方法而言,则可分为机械原子方法、有机系统方法及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

(1)企业组织研究的简明演进

无论是二三十年代的古典组织理论,还是四五十年代的新古典组织理论的理论家们,在研究企业组织时,都隐含地假定:总体是由部分按照机械的方式而构成,即总体是由各部分加和而成。因此,这些组织理论家都对各部分进行孤立的研究,再将各部分联合成总体。把组织视为一部机器,企望通过对局部的认识实现对组织总体的理解。

六十年代的有机系统方法是随着伯塔郎菲“一般系统理论”的提出而产生的,它与机械原子论完全相反。它基本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只有将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企业组织是由各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整体,它本身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不是部分构成整体,而是整体决定着部分。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相互作用。然而,整体系统思想由于其固有的抽象性及高度的概括性,使人们在具体应用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结果,不同的学者在分析组织问题时,根据自己对系统思想的理解而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是伍德沃德等的权变分析方法,他们把企业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认为组织结构与环境之间有一种适应关系,不存在最优的组织结构;二是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他们把企业组织系统理解为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的,并且是一个与所处的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组织的均衡是由组织各子系统的均衡及组织系统与环境的均衡。三是巴纳德、西蒙和马奇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他们把组织理解为由一些不可分割的要素而构成的整体。

进入七十年代,组织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这些组织研究者们并不局限于组织分析的固有工具,而是借用其他学科的分析工具对组织现象进行分析。七十年代后期涌现出来的新理论有群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理论。群体生态理论借用生态学“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利用同形理论、竞争理论及位理论等来研究组织群体与环境更好匹配的演化趋势。资源依赖学派则利用政治学的权力分析工具来分析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强调由于组织对不确定的、变化着的环境的依赖,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功能。交易费用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组织,它把企业组织看作是一种规制结构,把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利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来分析交易与规制结构的匹配问题。组织的制度理论就其分析单位而言可分旧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理论,旧制度理论以单体组织为分析对象,而新制度理论则以种类组织为研究对象,现在所说的制度理论一般都是指新制度理论。

(2)企业组织研究既有方法的简评

从以上企业组织研究历史的简短回顾可看出,企业组织的研究发展至今,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从本质上讲属于静态分析方法。虽然系统权变学派或群体生态理论研究标榜为动态的研究方法,但它们实际上只是研究组织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企业组织系统本身如何动态,它们没有涉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子系统均衡,就方法而言属于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它所研究的是给定的企业组织系统内部的子系统的功能均衡,对于企业组织系统本身如何产生,具体如何进行动态的演变,没有也无法作答。巴纳德的要素分析方法试图用协作来解释企业组织的产生,但他的协作要素如何确定?巴纳德只作出了经验性的总结。要素之间如何变动从而导致组织发生变化,巴纳德也没法回答。这一切使人们感到既有的组织理论研究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所使用的静态分析方法与企业组织的的动态现实并不相吻合。我们知道,“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是至今诸组织理论家所达成的极少的共识之一,而既有的企业组织研究方法中没有哪一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企业组织,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分析方法。

二、结构主义、发生学结构主义方法要点与企业组织整体结构模式的建立

“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是现实企业组织的根本特性之一,也就成为我们寻找分析企业组织新方法的出发点。就已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而言,以系统作为分析的起点,存在着四种分析方法: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发生学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功能主义强调给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即各子系统的均衡;结构主义则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间的关系,它采用共时性分析方法,它假定任何系统都有一个预先存在的结构,并且这一结构是完整的、封闭的,这是它的先天不足;解构主义承认结构的存在,但它否认结构是唯一的,它认为结构是变化的,任何一个结构都可以被解构,并依据不同的区分形成不同的要素以达到一种新的结构;而把结构主义的共时性研究放入时间的大背景之中,考虑到结构的历时性、转换及发生进程,则是发生学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重点所在。由此可让我们想到,结构主义与发生学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也许是我们认识企业组织整体、动态特性的一种合适的方法。

(1)结构主义与发生学结构主义方法要点

结构主义共时性分析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首次明确地运用结构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学。五、六十年代,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被进一步发挥,其研究领域也扩展到人类学、历史学、文艺理论、精神分析、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认为:“决定现象本质是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任何固有的方面。”(注:(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在他们看来,一切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表面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内蕴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支配并决定着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变化。结构主义方法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地研究。它坚持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因为整体性的结构规定着各个成分的联系及其性质和意义。结构就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它是由各个要素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要素只能在整体中得到它的意义。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言:“首先,结构展示出一个系统的特征。它由几个成分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成分的变化。”(注:(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结构主义在方法论上的整体研究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为人所称道,但它过分强调结构的共时性、预成性而排斥结构的历时性,否认结构的发生性,这一点则为其他学者所指责。瑞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结构是一个由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一切已知的结构都是一些转换体系。如果这些结构不具有这样的转换的话,它们就会跟随便什么静止的形式混同起来,也就会失去一切解释事物的作用。(注:(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页。)他用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调整性来概括他的发生学结构主义。他认为,一个结构是由若干成分所组成的整体,这些成分是服从于能说明体系之成为体系特点的一些规律。结构的整体性并非预成的,而是有着发生的过程。这种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结构的转换,因此,结构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结构的自身调整性质带来了结构的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结构内某一成分的改变必将引起结构内其它相关成分的改变。

(2)企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遵循结构主义分析的基本方法(注:结构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是:1“分析”,在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找出结构的最基本单位;2“建构”,找出这些基本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将各成分按一定的假设性理论模式组合起来;3“验证”, 用既有的事实来验证此先验性结构模式的正确性。(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9页。),我们先观察两个实际企业组织, 以便析离出基本的分析单位。根据系统的整体特性可知,同样的系统无论其规模的大小,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型企业组织的考察来获得企业组织的基本分析单位。

我们先看看遍布世界各地的麦当劳连锁店。麦当劳连锁店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往往由二~三十人组成,这些人分别从事着厨房、前台、店面清洁、后勤、管理等活动。他们着统一服装,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与服务,其规章制度之多之细令人惊讶。其厨房的产品生产有着特定的生产技术,按照详尽的操作规定进行生产。这一切都围绕麦当劳公司“供食迅速、服务周到、价格低廉、清洁卫生”这一目标。每个去过麦当劳快餐店的人都不会忘记其独特的装饰和金色的拱门,还有服务人员亲切和蔼的微笑,这构成了麦当劳特定的文化。当然,还有一些不是外人所能感觉到的,如工作人员之间的微妙关系等。这一切构成了麦当劳连锁店这一特定组织的整体。

再看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该所由一位高级建筑师和一位高级结构师合伙而成立,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该事务所近百人。80%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设计和暖通设计的专业人员,他们分别从事着各自的专业设计,极少的几位承担着财务、人事、后勤服务活动,两位合伙人则执行对外业务洽谈和技术协调活动。专业人员按照技术规范、利用电脑进行设计、绘图,他们按照工程项目进行组合。专业设计人员之间除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碰头外,彼此之间并无多少联系。事务所内工作环境宽松,设计人员只要按时交出图纸,并无过多的条文约束。整个事务所围绕着“提供优质、高效的建筑设计”这一目标而有效地运作。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两个企业组织的表面差异很大,但却具有共同的构成要素。首先,两家企业的运作都是通过一些“活动”而进行,但两家的主要业务活动完全不同;其次,这些主要业务活动都是依赖一定的“技术”而实现,这两家的技术也迥然而异;再次,这些主要业务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联结,而这些规则的多寡又往往受技术的限制;另外,两家的员工之间各自都有非正式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式规则”存在的表现。当然,在麦当劳连锁店中其独特的文化非常明显,而那家建筑事务所中的文化氛围则并不那么强烈;最后,两家企业的目标不一样,但两家的目标都很明确。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组织,但其不同的结构方式使得两家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种企业组织。由此可看出活动、技术、规则,非正式规则、目标、文化是构成这两家不同企业组织的共同要素。由于规则、非正式规则实际上是制度的不同形式,而文化又往往通过制度来体现,因此,我们认定活动、技术、制度与目标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具备这四个基本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构成一个企业组织。

所谓活动就是一种变换,即接收某一类型的输入,在某种规则控制下,利用某种转换方式,经过变换转化为输出,可表示为:活动={输入、处理规则、转换方式、输出}(注:芮明杰

钱平凡:《再造流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147页,有修改。)。企业组织内的活动千千万万,根据明兹伯格的研究,企业组织中的活动整体可分为:战略活动、操作活动、协调活动、 参谋活动与后勤活动五种活动。 (注:Henry

Mintzbcrg, The

Structuringof Organizations.Prcnti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J.1979)

技术就是活动执行过程中的转换方式,按照雅克·埃尔卢的界定,“技术是为了达到某些实际目的而对知识的组织与应用。它包括具有物质的表象的工具和机器,同时也包括那些在解决问题和获取某种所期望的结果而使用的智力技巧和方法。(注:雅克·埃尔卢:《技术社会》第25页,转引自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第205页。 )不同的企业组织具有不同的技术,即使同一企业组织中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任何企业组织都存在着特定的主导业务技术。

制度的歧义最多,有人认为组织就是制度,但本文认为,制度是决定人们在活动中相互关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约,它是活动执行中的处理规则,它包括正规制约(如书面的规章制度)和非正规制约(如习俗和行为准则)。组织是制度的载体,即制度通过组织而体现,组织是在一定的制度下设立的,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而运作,制度有多层次和多侧面的特性。

目标是组织奋力争取达到所希望的未来状况。任何一个组织都围绕着一定的目标而建立,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动力,组织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式。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目标的不同:利润也许不是其唯一的目标,但却是其不可或缺的目标。

(3)组织整体结构模式的建构

仅有活动、技术、制度与目标四个基本要素而不使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关系、产生相互作用,那么它们还不能形成企业组织。企业组织四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即形成了实际运行的企业组织;同时,也使四要素中的每一个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使该要素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企业组织的四个要素中,技术体现了一种及物(产品)的关系,在把资源从投入向产出的转化过程中,技术体现为这种转化的效率。因此,技术是企业组织形成的关键一环,任何企业组织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而设立;缺少技术,企业组织无法实现资源的转换,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大千世界之所以有大量不同的企业组织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企业组织具有不同的转换技术,从而把不同的资源转换成不同的产出,以满足社会不同的需求。核心技术作为企业组织存在的关键,其特性决定了企业组织的性质,规定了企业组织中人与物的关系;然而技术作为企业组织中一种工具性要素,它本身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它要由企业组织中的主体——人来掌握与应用,才能发挥作用。事实上,企业组织中的任一核心技术往往不是一人能完成,而是由多人参与方可执行,这多人的参与又必须由一定的规则来界定与联结。也就是说,技术的使用,还需要制度来“粘着”,制度保证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技术与制度之间,存在着一种二项对立:一方面,一定的技术要求一定的制度与之相配,不相配的制度会影响技术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技术的变更和进步会推动制度的改进,一种优化的制度总是要通过技术的最充分使用才能体现。在此二项对立中,活动是联系它们的中介或第三项,实现了它们之间关系的转换。进一步说,活动正是这样一种要素,其他诸要素总是通过活动才能产生关联。事实上,在企业组织中,没有抽象的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制度、运用一定的技术、为一定的目标服务,活动是制度和技术的载体或体现;同时,它也直接或间接地与目标相关联。因此,活动仿佛一个枢纽,它能把一切其他要素都带动起来,让企业组织真正运作起来。

按照结构主义观点,任何结构都有一个中心,且该中心既可在结构内,又可在结构外。在结构之内,它作为一项核心要素,与其它要素发生作用;在结构之外,它则引导着结构的形成,并在中心替换之后,引起结构的解体与重构。在企业组织整体中,活动、制度与技术并非随意构成,它们都是围绕着目标而组织起来。在组织研究中,目标居于核心的地位。目标作为结构内的要素之一,与其它诸要素(活动、制度与技术)都形成一种二项对立关系:活动、制度与技术总是按一定的目标组织起来;反过来,由于活动、制度与技术并非总是最优化的,所以它们与目标又并非总是和谐的,往往影响着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在结构不解体的前提下,四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实现结构的自调性,如由于技术的不过关,预定目标不能实现,就将目标缩小,同时增加活动的强度,或由于制度和技术的有效发挥,实际活动的结果会大大超过原定目标,就将目标调高等等。但是目标作为结构之外,又引导结构形成的中心,往往由于结构之外大环境的变动而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如原来是追求大规模的生产效率为目标,现在是努力实现快速满足顾客需要的速度经济为目标,那么就会导致结构的解体与重新建构,这时不仅是目标变了,而且技术、制度、活动都要变,结构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结构,企业组织也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组织形态。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组织整体中,四个要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组织形成的关键、制度则起“粘着”作用、活动作为其他要素得以发挥作用的载体、目标是整个结构的“灵魂”,它们缺一不可;而且这四要素之间每两项都是一种二项对立关系,从而发生相互作用,这些作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个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三、组织整体结构模式的验证

上述概括的先验结构能使我们更好地解释经验事实,更经济地解释事实,即符合马赫所说的“思维经济原则”。(注: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171页)下面拟通过企业组织形态演变历史的回顾来验证这一点。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成。据考证,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是产生于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手工业工场,而之前则经历了个体手工业、手工业作坊以及包买商制度。个体手工业时的每个手工业者利用一定的技术从事着特定的活动,为了交换的目的而生产,他们仅仅是个体,构不成生产组织。手工业作坊中的生产活动不是一个人独自完成,而是在几个人之间进行一定的分工,这些分工后的活动又通过一定的规定协作起来,即通过制度来联结,这样就形成了生产组织;这种生产组织是在活动、技术、制度与目的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但由于其规模很小且不稳定,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只是企业组织的萌芽。

包买商制度只是作为一种过渡状态,它所依赖的技术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它只是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为追求一种规模经济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包买商制度是一种以商业资本为中心,通过契约来组织生产活动。后来由于技术的需要,包买商就由“包买”产品发展为“包买”劳动力,并将其集中到一起生产,并对分工协作进行直接的管理,这就由包买商过渡到了手工业工场,即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形态——业主制企业组织。

合伙企业组织形态与股份合作企业组织形态是随着海运贸易的产生而形成,它是商业革命的产物。商业革命产生了资产阶级,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但直接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还是技术的重大革命。蒸汽机及其他机器的固有特性,使得操纵它们的工人必然地被集中起来,并根据机器的需要而对其活动进行相应地分工,同时置于主人或管理人的监督之下,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这就形成了工厂制企业组织形态。铁路及电报的投入使用,不仅使得大生产与大销售成为可能,而且它使得生产与大销售的结合成为现实,它直接导致了“现代工商企业”这一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兴起,其典型形态是直线职能组织,即U型组织。(注:参见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第1~2页,第89页, 第536 ~546页)

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界,社会技术并无重大突破,但一些企业的产品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为了有效地组织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另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产生了,这就是多分支公司的、分权化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我们今天很熟悉的事业部组织,或称为M型组织。 这种组织形式与U型组织相比, 重大区别不在于技术质的差异而是量的不同:它使用了多种技术;因而,在活动安排上,M 型组织以产品的生产为基本单位,通过“总办事处”来协调各基层单位;在制度上则相应地形成两种不同制度:各基本单位内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协调,而总办事处与各自主单位之间则通过战略政策来协调;从而获得“集中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的大量生产与大量销售的效率。(注:参见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第1~2页,第89页,第536 ~54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相继发生了第三次与第四次技术革命,尤其是70年代开始的、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一些先进国家步入信息化时代,其重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组织形态虽然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但实践中新产生的一些组织,如“队”组织、网络组织以及虚拟组织等,无论是其目标,还是其活动安排,亦或制度粘着都与工业时代的企业组织形态完全不同。这表明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产生了,其特性如何则有待于我们去分析研究。

总之,通过以上企业组织形态演变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组织确是由目标、技术、活动与制度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着前面所分析的清晰结构。

四、组织整体结构模式的用途与意义

组织整体结构模式提供了一种从整体角度认识企业组织的新视角,为企业组织研究,尤其为企业组织变革与转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分析方法。它把既有的组织分析方法推前了一步,有着广泛的用途与重要的意义。

首先,组织整体结构模式打破了传统组织分析中的“结构中心论”,使人们能从整体的角度来正确认识企业组织。传统的组织结构中心论是工业革命的理论产物,它是在企业组织目标给定且技术稳定的基础上研究活动的不同安排,以及制度对活动的影响,它实质上是企业组织整体结构模式的一种特例。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分析方法,它有着自身的作用与价值;但随着环境的重大改变,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目标与技术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方法的缺陷与不足也就日益明显,因而必须从根本上突破。

其次,该模式回答了“企业组织是如何产生?”这一组织分析中的重大问题。科斯提出“企业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问题,开创了交易费用理论学派,他们回答了企业产生的原因,但对企业组织具体如何形成?他们并未深入探究。事实上,既有的组织理论都无法回答这一问题,而企业组织整体结构模式则对这一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它认为企业组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依赖一定的技术,通过制度的粘着,来对活动进行一定的安排而形成。

再次,它为组织研究提供了统一的分析基础。从前面的组织理论历史的回顾中可看出,当今组织理论家们虽然都把企业组织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组织的某一现象进行研究,由于他们对企业组织缺乏共同的认识,因而,他们的结论彼此不同,往往互相对立。实际上,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正是结构主义的一大特色所在。(注:(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8页。)组织整体结构模式可把诸理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它并不排斥其他理论;相反,它汲取了其他理论对企业组织某一特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只是它要提醒诸理论家:企业组织是一个整体,一个方面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影响。

另外,该模式为组织的群体生态理论提供了良好的补充。按照发生学结构主义观点,企业组织的结构是一种转换体系,其本质是一种适应,即外界环境这一客体对组织主体的作用,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构造出不同的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所谓同化,就是把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纳入企业组织已有的结构之中,使主体原来的运作结构得以加强和丰富;而顺应则是在组织主体的运作不适应于客观变化时,组织主体改变原来的运作,以新的运作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都是为了达到平衡,主体与客体不相适应就产生了不平衡,通过适应过程,又达到了平衡。因而,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也就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这种观点与组织的群体生态理论基本是一致的,但组织群体生态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一适应过程具体如何发生,而本模式可以通过“同化”与“顺应”而构成的适应来作答。

还有,组织整体结构模式对企业实践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告诉企业经营者: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是目标、技术、制度与活动相互匹配且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因此,企业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有与目标相应的技术,活动的安排要围绕着这一特定的技术而进行,同时要建立相适应的制度来保证这一技术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若因种种原因影响某一要素的变动,必须相应地进行其他要素的变动,不存在某一要素的最优,只有诸要素的最佳匹配。当然,最佳匹配并不是随意找到,但它可通过波普尔所言的“试错法”而实现。

总之,组织整体模式在组织研究与企业经营实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这不是本文所能言尽。本文并非这一新方法的终极总结;相反,它只是这一新方法的开场白。本文旨在介绍这一新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思想和有限的一些运用。也正因为这仅仅只是开始,因而其本身也就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同时,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

标签:;  ;  ;  ;  ;  ;  ;  ;  

组织的整体结构模型:企业组织研究的新方法_结构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