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颜娜

临床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颜娜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医护人员作为临床工作的主力,经常会因为针刺伤导致其产生血液感染,对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来说存在一定的危害。在开展临床医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针刺伤减少其产生的频率,让医护人员可以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临床针刺伤;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医院是针刺伤事故的高危部门,很多医务人员在开展有关工作时会产生职业暴露,因为针刺伤导致其存在传染病传播及蔓延等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医院是各种病症传播的高发区,在针刺伤屡见不鲜的过程中急需对其有关因素进行查明,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快临床医学的发展。

一、发生针刺伤的高危因素

1、科室因素

科室因素的产生主要是在医院的外科、内科、急诊室及手术室等都存在针刺伤事故,这些部门的工作特点主要为工作任务重,性质比较急,有关的临床诊疗与护理操作很多,医务人员在工作当中极易产生针刺伤。外科医师在开展治疗工作时经常会存在视野暴露不充分的问题,其在开展缝合工作时存在视物不清晰的问题,急诊科室医务人员则主要是在开展标准预防工作时没有落实到位,内科部门医务人员要面对较多的患者,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通常比较长,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多次采血,所以存在针刺伤风险。很多内科患者需要经常性输液,其肌肉注射及静脉输液的频次较多,医务人员则需要经常开展有关的操作,这是产生针刺伤的高发原因。

2、操作因素

针刺伤事故的产生与静脉采血有较大的关系,医务人员还经常需要处理、传递、分离针头,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利用针管,实际操作当中还存在很多需要直接接触针管及针头的事件。在操作当中,医务人员可能需要将已经沾染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体液或者血液的针头刺伤,这对于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是一大损害,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操作要求促使其在工作当中存在较大的针刺伤风险,在开展诊疗操作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难以对针刺伤进行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部分医务人员对于针刺伤的风险意识不足,没有经过有效的职业安全培训就直接开展有关操作,也容易引发针刺伤。

二、临床针刺伤防治措施

1、遵守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针刺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减少工作当中产生针刺伤事件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时,需要在治疗车当中携带利器盒,在完成拔针操作之后要将针头放入到利器盒当中,防止其随意摆放产生不良影响。医务人员不能直接用手接触并且分离针头,也不能回套针帽。在对患者实行治疗操作时,一旦需要接触患者的血液或者暴露伤口时就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医务人员在开展任何治疗操作时都需要保证光线的充足,使其具有良好的视野开展有关操作。在传递利器时,需要避免直接用手,在实际操作当中要保持高度集中。这些操作工作的开展对于医务人员是基础的工作要求,虽然针刺伤不能完全避免,但是还是需要注重操作流程的正确性,降低产生针刺伤的几率。

2、完善针刺伤上报系统

很多医务人员在发生针刺伤之后直接开展其他工作,导致后续工作内容受到影响。医院需要针对针刺伤事件建立并且完善上报系统,在发生有关事件之后,护士需要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在护士长做好调查及证实之后就要采取紧急处理。不同程度的针刺伤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做好紧急处理之后需要让科室内部讨论,对针刺伤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及时将其呈报给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不同的工作性质产生针刺伤的概率存在差异,医院需要强化针刺伤上报制度及监测网络,对针刺伤高危产品进行检测分析,及时录入护理人员地信息并且让其他的医务人员多加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3、强化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医疗行业工作开展当中尤为重要,医院各个部门在应对针刺伤事件时,需要对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职业教育,加强其安全意识,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医院要在内部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及宣传,让每个医务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改善意识,还需要让专人负责对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安全了解程度进行掌握,防止在产生针刺伤事件时没有及时处理。医务人员要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在接受专业安全教育及职业培训之后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经验及能力,减少产生锐器伤害事件。在处理医疗器械时,医务人员要多加小心,明确有关的感染知识,还需要遵循消毒隔离制度内容规范自身操作的有效性。医院可以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参加有关的培训及活动,让其在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明确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做好防护工作。

4、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针刺伤事件的产生,医院需要加强对各个科室的环境管理,降低产生针刺伤的几率。首先,要对各个病区进行规范,促使诊疗室的环境得到优化。病区是最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地方,医院负责人要组织工作人员张贴标语,并且贴上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图,让医务人员可以做好紧急处理工作。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要保证各个科室的良好环境,提高病区的舒适性,保证其处于比较安静的状态。然后,针对病区的垃圾放置区需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医疗垃圾要严格分类放置,在丢弃锐器时需要配备锐器盒,提高医疗工作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最后,医务人员要使用安全用具,在使用有关装置时,可以利用无针系统静脉滴注或者安全针装置,加强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三、结语

针刺伤事件的产生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存在较大的危害,在开展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时,医务人员要加强对针刺伤防范的重视程度。医院要为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创造安全的环境,加强针刺伤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提高医务工作当中的安全性,还需要让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有效避免针刺伤。

参考文献:

[1]周国清,尹丹萍,何多多,杨莉华.临床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02):628-630

[2]宋幼君,茹鑫锐,罗莉.临床护士针刺伤防范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272-273

[3]安娜.综合教育对预防护理实习生针刺伤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2):18997

[4]卢姣姣,洪涵涵,王守梅.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

[5]黄向红,青昆丽,黄梅贤,et al.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 智慧健康,2019,5(05):27-28.

论文作者:颜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临床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