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研究论文_王蕊,翟娜娜,冯艳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研究论文_王蕊,翟娜娜,冯艳

(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随着电力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渗入,我国电力行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应用进行分析,从中解读当前阶段下我国用电信息监察管理的具体手段和措施。依此对我国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其一要着力构建基于信息采集系统的用电监察管理体系,其二要进行用电信息在线监测,其三要建立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下的用电信息预警管理。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用电监察;管理的研究

引言

从电能的生产原理角度上讲,发、输、变、配、用是一个无法分开的整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电能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新方向。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可工作效率,实现了抄核收的自动化。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性

对电力企业来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其类属于电力企业营销体制,主要是通过对售电、供电以及购电三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实时收集,然后对这些信息予以分析与统计,进而实现对低压、公变、专变以及关口用户开展全方位的采集与覆盖,保证实现用户远程购电工作,使得信息共享变为可能,保证在售电、供电以及购电等环节都实现全程监控,使得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好的实现电力用户的需求。通过应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准确、及时的掌握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使得电力企业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满足电力信息的需求。当前电力用户较多,而且每个电力用户的需求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电力企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采集较多的信息,要具备很高的拼读,因此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而使得数据的收集、计算、查询以及储存等得以实现。所以,一定要保证智能电网系统底层设备设计的科学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将用户信息更好的储存到服务器之中。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现状

用电监察管理指的是在电力资源的所有应用范围内不仅包括对用电客户还包括输电方的用电管理。“十二五”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电力产业也进入了更高速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正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不断提高,系统的管理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有很多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阻碍了用电监察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窃电问题在许多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都日趋严重,一些为了自身利益而罔顾电力企业利益的窃电行为严重危害了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的窃电方法已发展至数种,所以想仅凭某种单一地办法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需要将用电监管方法具体化、系统化。所以加强用电监察管理,有效减少窃电现象的产生,对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用电信息采集及监察管理系统构建

3.1 构建技术方案

大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及监察管理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采集设备层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中又可划分为若干子层和模块,各层次和模块形成统一的整体,协调完成系统完整的功能。主站层又分为采集业务应用、前置采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三大部分。业务应用实现系统的各种采集任务管理、负荷管理、现场管理、运行管理、综合查询及基于所采集原始电能量数据的各类统计分析应用的业务逻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置采集平台根据采集任务调度机制进行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负责多种通信方式采集终端的网络接入和通信报文加密和解密,完成规约解析、数据入库和转发等功能,同时,前置采集平台接收采集业务应用的参数下发、数据召测指令进行终端远程维护,并接收终端控制执行指令对带控制功能的终端或电能表执行相关控制操作。通信信道层是采集主站和采集设备的纽带,提供了各种可用的有线和无线的通信信道,为工作站和终端的信息交互提供链路基础。主要采用的通信信道有:3G/GPRS无线公网/专网、红外、局域网等。采集设备层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底层,负责采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该层可分为终端子层和计量设备子层,对于低压集抄部分,可能有多种形式,包括采集器+电能表、智能手持抄表终端+电能表等。采集器、智能手持抄表终端子层采集用户计量设备的信息,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并实现与上层主站的交互;计量设备层实现电能计量和数据输出等功能。

3.2 构建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其路线采用现状调查、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实施验证相结合的路线。通讯采集采用异步Socket,支持TCP、UDP通讯方式,通讯多线程优化处理技术,数据缓存技术,保证通讯的效率和稳定性。在优化方面,采用分布式、多线程、负载均衡等多种优化技术,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科学的系统构架建立,各类基础信息均可由用户灵活配置,如报表内容、考核指标、异常分类与分级等。同时建立与数据中心、其他局级应用系统等相关数据库的接口,避免重复采集,提高系统拓展性和用户体验。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分布式前置机技术、智能费控技术、秘钥认证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智能化技术等5项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目前,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技术主要有红外通讯、GPRS通信、微功率无线通信、无线公网通信、光纤通信。本系统中主要用到红外通讯技术、GPRS通讯技术、无线公网通讯技术。前置机采用分布式结构,可以根据系统的规模、业务需要进行灵活的部署。分布式前置机技术能够协调各前置机之间的分工合作,确保数据采集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客户用电管理模式采用智能费控技术,用户需要先交费后用电。采集系统会连续采集用户的用电情况,计算剩余电费并显示给用户,在剩余电费不多时提示用户缴费,并在剩余电费为零时执行跳闸操作。智能费控技术由主站、采集终端和智能电能表多个环节协调执行,实现方式有主站远程费控技术、采集终端费控技术和智能电能表费控技术3种。采集系统主站在和智能手持抄表终端及电能表通信的过程中,涉及到操作控制、参数变更的指令以及密钥更改等均需要通过密码机以加密的方式进行。另外主站还可根据需要下装指令到手持终端,执行现场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及配套电能表、智能手持抄表终端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SM1对称密码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安全交互中,针对本地、远程两大类功能使用身份认证、数据保护、数据完整性校验等方式保证用户用电数据的安全传递。采集系统实现抄表自动化、抄表无人化,即实现数据抄收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任何时刻都可抄表,工作人员只需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即可。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事物和新科技的产生使人们的生活愈加便利,而电力作为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份子,正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电力的传输和管理企业,供电企业对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因此凸显。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用电监察管理,它的产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电力企业需求的结果。用电监察管理不但有助于发现并解决电力企业在监管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管理过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于景阳.长春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5.

[2] 王明扬.辽阳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有序用电运行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 杜洁.电力营销用电信息采集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蕊,翟娜娜,冯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研究论文_王蕊,翟娜娜,冯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