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设备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科学合理地管理机电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对企业效益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提升与作用,并就如何提高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及未来的管理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护保养; 质量管理
前言
机电设备管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将安装调试好的机器设备,投入到生产使用中,机器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因此对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问题,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设备台台完好,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
1.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提升与作用探讨
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搞好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1.1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地位
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制度,都是与当时的企业技术与生产状态相适应的,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管理现代化的提高,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但企业往往只关注市场开拓、经济成本与效益,忽略了产品、成本、质量、利润这些要素要取决于机电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此外工业企业产品的品种、数量、消耗、成本、效益等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设备状态的制约。以产品成本为例,在产品成本中与设备有关的费用有设备维护维修费、折旧费、设备投资占用资金费、能源费等,而维护维修费、折旧费是属于固定费用,产品产量越多,单位产品摊销的费用也越小。加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与利用率,就可以增加产品产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加效益[1]。
1.2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对企业管理中各方面的影响
(1)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生产无法离开设备进行,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与工序有序地配合衔接,机电设备的持续运转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如果不重视设备保养,不加强设备维护、不及时维修设备,造成设备生产效率下降、故障停机时间长。长期不维修设备,不按照设备要求操作运行设备,会造成设备事故或提前报废。并且现代企业设备的特点之一,就是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一台关键设备的停机就可能造成一条生产线停产,或者是整个企业不能正常生产。
(2)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取得经济效益。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必须依赖高功能的机电设备装备,设备的运行状态与技术状况决定了产品的精度、性能、成本,设备的技术状态也影响着设备自身运行的能耗、加工效率、设备维护维修的成本等。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设备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高质量的维护保养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其使用期远远超过经济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对企业资源的影响
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能耗、资源节约与设备、设备维护保养密切相关。因此设备维护保养一方面应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并选用节能机电设备,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对设备失效零部件进行修复,减少备件消耗,节约材料与能源;另一方面对能耗高、效率低的机电设备必须实施技术改造或更新计划,尤其是定期淘汰无法改造或无改造价值的耗能过高的能源转换设备如风机、水泵等。对频繁启动的风机、水泵积极选用变频器进行控制。
2.提升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方法
2.1做好机电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对运转中的机电设备整体或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鉴定,以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征兆,预测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劣化及磨损程度等,这种活动就称为状态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目的在于掌握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常征兆与劣化信息,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防止故障发生,从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与停机损失,降低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
当系统地实施状态监测时,应尽可能采用客观监测法,也即是利用各种监测器械和仪表,直接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定期、间断或连续监测。但部分仪器装置的价值比较昂贵。因此,在选择监测方法时,必须从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能不停机地迅速取得正确可靠的信息,又必须经济合理。这就要将购买仪器装置所需费用同故障停机造成的总损失加以比较,来确定应当选择何种监测方法。一般地说,对以下四种设备应考虑采用客观监测方法:发生故障时对整个系统影响大的设备,特别是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和联动设备;必须确保安全性能的设备,如动能设备;价格昂贵的精密、大型、重型、稀有设备;故障停机修理费用及停机损失大的设备[2]。
2.2做好设备润滑管理
将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施入在机器中做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接触表面上,是一种用以减少接触表面的摩擦,降低磨损的技术方式,可以说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损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摩擦副的工作条件和作用性质,选用适当润滑材料;
2)根据摩擦副的工作条件和性质,确定正确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方法,设计合理的润滑装置和润滑系统;
3)严格保持润滑剂和润滑部位的清洁,并保证供给适量的润滑剂,防止缺油及漏油;
4)适时清洗换油,既保证润滑又要节省润滑材料。
同时润滑管理还是设备维护保养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并把它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对保证企业的均衡生产、保证设备完好并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减少设备事故和故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发展方向
3.1信息化趋势
设备维护保养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维护保养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维护服务。
3.2从定期维护向预知维护转变
机电设备的预知维护是现代设备科学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机电设备故障,降低机电设备维修成本,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维修和保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预知维护,降低事故率,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正常运转,这是保证生产按预定计划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3]。
预知维护的发展是和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预知维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通过对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关于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由专家系统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护。
4.结语
总的来说,为确保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充分发挥维护保养作用,既要注意信息化在设备维护中的应用,又要重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只有与当前社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相适应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劳建光.电子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提升与作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13).
[2]黄丹平.电子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提升与作用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15).
[3]赵玉江.论电气设备的保养及其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9).
个人简介:韦群芝(1986.10—), 女(壮族),广西融安人,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韦群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设备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维护保养论文; 技术论文; 状态论文; 质量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