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

刘骁宁[1]2008年在《关于稳定发展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汇集资金、分散投资的金融制度安排,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开放式基金凭借其较低的初始投资规模限制、便利的申购一赎回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期限、不同数量的投资机会选择,最大程度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同时,开放式基金专业的投资能力和成熟的投资理念、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策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中小投资者创造财富并规避风险,让大众享有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在国外成熟市场,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发达国家,开放式基金业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越传统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国外开放式基金业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开放式基金业发展才刚刚步入第七个年头。虽然在政府监管部门的扶持下,中国的开放式基金业经历了一段“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开放式基金发行数量、开放式基金管理基金资产规模都有了一个呈几何级数的爆炸式增长,但我国仍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它的发展必然也要遵循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忽视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制度演进逻辑,一味地追求数量式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甚至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同中国前几年的证券市场,正是由于行业发展不规范,再加上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落后,监管手段和监管水平效率低下,结果导致多家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破产,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普通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尤其是在2006年、2007年两年造就的股票市场大牛市中,基金管理公司、开放式基金业凭借着股票市场的景气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问题就可能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掩盖。中国的基金业存在的问题不是依靠股票市场一段时间的景气就能够解决的,整个基金行业在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痼疾,同时,基金业良好运行的法制环境、金融市场环境都还有待巩固和建设,如何推进我们开放式基金稳步发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关于开放式基金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包括现代投资理论、产权制度理论和金融中介发展理论。第叁章,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历史回顾。首先回顾开放式基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然后介绍了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发展的轨迹和取得的成绩,最后以美国的共同基金业的发展为代表和我国的情况作一个比较分析。第四章,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业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介绍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最新发展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表现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面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便于对症下药。第六章,本章针对第五章提出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重点研究如何推动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稳步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提出了开放式基金业与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观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一、加强开放式基金内部治理。主要措施有改进基金持有人大会制度、继续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推动开放式基金外部治理。主要措施包括强化开放式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和重视发挥独立中介机构在基金治理中的作用。叁、促进开放式基金与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动债券型开放式基金发展;通过金融创新,在证券交易制度上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在金融避险工具方面推出股指期货业务;向开放式基金开放养老基金市场,在政策上扶持开放式基金业的发展。

翟普珠[2]2013年在《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度量分析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自98年成立基金以来,基金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基金这一投资理财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喜爱。截至2012年12月31日,可统计的70家基金公司份额规模达到35253.99亿份,管理的资产规模(含QDII)28668.28亿元,基金的总个数从2011年底的914只增加到2012年底的1241只(来自财汇资讯的数据显示)。基金公司迅速成为国内金融市场最有实力也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金融体系中占有显着地位。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基金业的各项机制还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加入WTO以来,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风险不仅源于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受国际的影响,08年的次贷危机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次危机是我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金融市场也一片萎靡,但这是更促进我们加快脚步去研究危机下如何去防范并降低风险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开放式基金本质上属于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拥有独特的投资方式,即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具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导致基金深受广大投资者的欢迎。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超越了封闭式基金成为基金市场的最主要的品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欣荣,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各基金机构也专门成立了研发部门,对资产组合进行科学的分析,管理开放式基金的风险,保证基金的收益。对风险的度量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发展到如今,运用最广泛的就是VaR风险测量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VaR(Value-at-Risk)已经成为了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最常用的风险度量模型。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用一个数值表示未来某个时期的潜在损失,这样便于投资者或风险管理人员将不同的市场和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的比较。因此,VaR已经在金融风险度量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基金的类别以及基金的各种风险,以此引出基金风险的测量方法,通过对各风险度量方法有缺点的分析,强调了VaR这一风险度量方法的优势以及运用的普遍性。本文对VaR的诸多估计方法也做了一一列举,对于做常用的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说明。文中通过对基金收益率序列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基金的波动性分布不同于正态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故而提出GARCH模型这一风险计量模型,它对于解决基金收益率的波动特征有很好的结果。再通过EGARCH模型的拓展发现,基金风险也存在“杠杆效应”,这一特征在EGARCH模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并且,不同分布假设的VaR结果也显示GED分布下的风险值拟合性最好,故而文中认为基于GED分布的EGARCH模型对于衡量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最为合适。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上,文中认为宏观因素是影响开放式基金风险的主要因素。本文先使用的是基金风险的理论分析研究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基金的类别、基金风险的主要种类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介绍了风险度量的一般方法,包括方差、β系数等,并讲述了VaR这一风险测试方法的几种估算方法,并分析了VaR计量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认为VaR风险计量方法是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基金市场。接着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分析风险的度量方法,先提出基于ARCH模型的VaR估计方法,认为这一模型具有不能完全描述基金风险特征的缺陷,故而又详细分析介绍了G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经过反复论证将GARCH模型及扩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最合适的风险度量方法。文中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其间使用了模型、数据、结果和检验从各方面描述基金风险的特征。在内容上基于我国现有的对基金市场收益率风险的研究,对各种理论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与我国市场情况相匹配的风险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建立计量模型进行计算,对开放式基金风险进行度量:然后,对我国基金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的分析,并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为基金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建议。下面沿着本文的思路简单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在选题背景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其次通过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成绩,并在结尾部分点名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创新点。在有关基金风险和度量方法这一章节,详细阐述的基金的相关概念并对基金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将基金做了细致的分类。同时对基金所面临的风险一一列举,并对其中比较突出的风险及其影响机制做了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各风险的度量方法,并对他们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重点讲述VaR这运用最为广泛的风险度量方法,并指明了VaR的运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将VaR作为本文建立模型研究基金风险的风险度量方法。第叁章是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一章,这一章对VaR的估计模型进行了分析,在讨论了ARCH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后将GARCH模型作为风险的度量方法,同时将GARCH模型的扩展EGARCH模型进行分析,并认为这一模型是最适于基金风险的度量方法。最后,在将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在正态分布、t分布和GED分布下,.用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均对基金指数收益率序列建立模型,并采用半参数法得出VaR值,证明了EGARCH模型的适用性,尤其是在基于GED分布的条件下,模型结果和VaR值更符合中国基金市场的实际情况,说明以基于GED分布的EGARCH模型来衡量基金市场的风险可以减少其他方法带来的风险。第四章是对基金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一章也是分为两个方面,理论和实证。在对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实证分析的变量,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并将各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提供一些指导。第五章是结论部分。这一章是基于前面各章节的研究成果,并对各章节的结论进行归纳,形成最后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提供参考。本文中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VaR作为目前最普遍的风险度量方法和各计量模型的特点对于目前基金的风险有其独特的优势,更能反映真实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便利。2)以中证基金指数为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基金的收益率序列具有波动聚集性和尖峰厚尾性,EGARCH模型还证明了波动还存在“杠杆效应”,叁种假设的结果都证明了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3)所使用的度量VaR的方法随着基金的收益率分布假设不同而不同,本文根据我国基金收益率非正态分布的特性,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应用基于GDE分布假设下的EGARCH模型计算基金风险具有更好的科学合理性,更符合我国基金市场的现实情况。4)并且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股市的风险是基金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对基金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基金管理人的素质和经验对基金风险也有不小的影响,所以基金公司应提高基金经理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定期培训,设定风险阀值,防治基金经理人过度冒险,或者建立良好的报酬机制以减少内部情况对基金风险的影响。6)国内经济情况对基金风险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发展好的年份风险比较小,经济衰败时风险则较大,所以投资者进行投资者应考虑当前的经济情况和经济政策。本文对基金风险的研究,主要想通过风险的度量分析基金的风险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研究最适合的基金风险度量方法,为基金经理进行资产投资组合时提供支撑,同时也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提供一些标准,如基金经理的特征和选择时机。本文主要在下列方面做了创新:第一,采用中证基金数据作为基金风险实证分析的样本,中证基金指数结合了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的开放式基金,更具有代表性,运用EGARCH-GED-VaR风险度量模型对开放式基金风险进行度量,并得出由此模型得出VaR值更能符合中国基金市场波动率的实际情况的结论,研究的样本和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第二,在对开放式基金风险进行分析时,加入GDP和基金经理人特征这一影响因素,从经济状况和投资者意愿上分析对风险的影响,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建立了面板模型,经过修正得出正确的结论。为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彭孝松[3]2003年在《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从推出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至今还只有两年时间,然而其发展异常迅速,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显着。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分析研究的结论,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风险的政策建议与具体措施。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第一、作者从宏观层面讨论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在实证研究部分,作者引入鞅过程的概念,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达到弱势有效,基本具备了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宏观条件。同时作者还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基金的系统风险展开了实证研究。第二、由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要应对投资者的随时赎回与申购,所以它比封闭式基金具有更大的流动性风险,作者运用VaR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流动性风险,作者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流动性风险的最佳投资组合。第叁、由于基金管理公司兼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起人与管理人的双重身份,使得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有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种治理结构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蕴涵着巨大的管理风险。作者一方面借鉴国外基金治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信托法等相关知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内部管理风险,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由于实证研究表明基金缺乏显着的净值持续增长能力,所以作者认为在评价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时,必须更加注重描述性评价指标。第四、作者分析了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系统风险、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叁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通过一个数学模型来刻画这种关系。

段新锋[4]2017年在《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我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至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无论是基金数目还是基金规模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相比成熟市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证券市场的控制力还有待提高。要实现证券投资基金的全面发展,核心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坚实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而这又与基金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探索研究一个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基金绩效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从风险收益的单因素模型、基金管理人能力模型、风险收益多因子模型、多元统计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EA)等角度出发,分类分析了国内外较为经典的文献资料;其次,对经典的基金绩效指标进行详细评析,本文对特雷诺(Treynor)指数、夏普(Sharpe)指数、詹森(Jensen)指数、索提诺(Sortino)比率和信息比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计算选股择时指标的理论基础T-M模型、H-M模型、C-L模型、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和Carhart四因子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阐述分析VaR模型、因子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本文的实证综合模型“VaR+因子分析+超效率DEA”模型。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本文改进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的风险测度方法,引入VaR风险测度模型来测度样本基金的风险,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样本基金进行风险测度可知,样本基金在震荡期、强势期和弱势期的周度VaR均值分别为0.0527、0.1137和0.0724,其中最高的是强势期,其次是弱势期,震荡期的最低。此外,利用得到的VaR值改进Sharpe指数,通过改进的Sharpe指数对样本基金进行绩效排名;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处理,经过因子分析的处理得到风险测度指标、风险收益测度指标、选股择时测度指标、成本费用测度指标和基金结构测度指标共五大类投入指标,在因子分析法中通过计算可得到样本基金的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对样本基金的绩效进行分类评价;再次,将因子分析得到的投入产出数据导入超效率DEA模型,通过计算效率值对样本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效率计算结果可知,导致基金无效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无效率,从投影分析可知,无效基金主要需要从结构因素和选股择时因素方面入手来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根据综合绩效排名分析表明,基金的类型和投资风格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着;最后,对样本基金不同时期的绩效排名进行持续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震荡期到强势期,基金绩效表现微弱的持续性。从强势期到弱势期,基金绩效不存在绩效持续性,反而表现出较强的绩效反转性。

王庆林[5]2002年在《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以其便于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和规模经济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风靡全球的新兴投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快速、健康地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对其投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系统地研究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提出控制投资风险的相应对策,对于发展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结合我国投资基金的实际情况,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论文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投资基金的相关基本概念和投资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投资基金的实际情况,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的诱发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部分,并重点对内、外部因素中的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四个因素逐个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其形成机哩和影响,同时借助系统工程、博弈论和金融工程等相关理论,提出通过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运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激励机制、资产负债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

许娅[6]2008年在《基金绩效评估新方法》文中指出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新品种。共同基金流行于西方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随着我国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品种的不断丰富,对基金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已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并且事实上,各基金由于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风格,其绩效和风险也不大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基金的实际操作结果进行评估。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评估一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Markowitz(1952)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Sharp(1963)的CAPM以及以此模型为基础的Treynor(1965)评估指数和Jensen(1968)指数模型,到后来的以Ross(1978)的APT模型为基础的多因素模型,都可以看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实际上是运用现代金融理论模型对风险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典型应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基金绩效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着重介绍了基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选择理论(Markowitz,1952)的基金绩效风险调整收益方法、反映基金管理人投资才能——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若千方法等国内外已经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成熟的评估方法。然后引入了本文提出的较新的方法——随机贴现因子模型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原理在于假设市场无套利存在,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随机贴现因子贴现的未来收益期望值。针对随机贴现因子模型的假设条件,本文特意选取成立时间至少两年的股票型创新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ETF和LOF)的交易数据作为样本,这两类基金都是2004年以后才发行的创新型基金类型。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同时能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且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虽然ETF和LOF的交易方式不同,但都符合随机贴现因子模型无套利的假设。本文将随机贴现因子方法引入创新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过程,运用随机贴现因子的资产定价方法将该贴现因子作为解释投资人利用信息程度的变量,从而计算出传统评估指标在贴现因子作为条件变量下的值,并将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业绩评估方法做出比较。一方面证明了该方法是评价动态过程投资组合绩效的很好方法,另一方面提出在信息变量和基础资产的选用上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

杨志春[7]2014年在《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类集合理财产品高速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都积极推出各类形态不同的集合理财产品,阳光私募、私募基金、股权投资企业以及民间金融也出现大量集合投资形态的投资和融资方式。但是理论和实务上对于前述集合投资类金融产品的法律性质未形成一致认识,监管权仍按照传统机构监管的模式进行配置,进而导致监管规则的竞争和冲突,各类问题丛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实现。为解决前述困境,针对各类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私募基金、集合性质的民间融资形态等,我国应当导入抽象概括化的集合投资计划的概念和规制体系,最大限度地把游离于法律法规及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处于灰色地带的新金融产品纳入规制。集合投资计划为现代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金融法律所认可的成熟概念,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以功能监管为导向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法所普遍采纳。集合投资计划也为国际证监会组织所认可,并制定了系列针对集合投资计划监管报告,涉及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主要方面。本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集合投资计划的监管经验,并以国际证监会组织的监管系统为视角,对集合投资计划监管问题进行研究。从集合投资计划的概念、特征、法律性质及分类出发,探求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主张统合规制与分类监管相结合,围绕集合投资计划治理的监管、集合投资计划运营者的监管、集合投资计划信息披露的监管、集合投资计划运作的监管等构建完备的集合投资计划监管体系。本文共分十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逻辑和主要研究问题。第一章集合投资计划的概念、特征及法律性质。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的界定,以比较法的视角研究了美国、英国、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立法上多于集合投资计划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集合投资计划一些共性的方面。第二节,在前述比较的基础上,概括集合投资计划的特征,进而导入集合投资计划的概念。第叁节,基于集合投资计划的概念特征,就集合投资计划的法律性质,认定为以集合投资为目的,以信托法律关系为内在支撑,具有独立财产的新型法律主体。第二章集合投资计划的分类。本章从立法、学理以及实践叁个层面对于集合投资计划的分类进行研究。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在立法层面的分类,以比较法的视角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所设定的集合投资计划的分类。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在法理层面的分类,从组织形式、运作方式、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以及募集方式等层面对于集合投资计划进行分类,集合投资计划在学理层面的分类既是对于立法所设定集合投资计划类别的抽象和概括,又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立法和监管的演进和完善。第叁节,集合投资计划在实践层面的分类,集合投资计划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叁个最重要的业务领域,这既是立法和监管规范的作用的结果,也将进一步影响到未来监管制度的更新和完善。第叁章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目标的设定将直接影响的监管具体制度的设计,监管体系设计是以实现其目标为导向的;而集合投资计划监管原则则是构成监管体系的框架,决定了监管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目标,保护投资者权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以及减少系统风险构成了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叁大目标。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原则,系统性的阐述了国际证监会组织所设定的集合投资计划和对冲基金监管的原则。第四章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的方法。集合投资计划的监管方法,既是功能监管,也是与风险程度和投资者保护必要性程度相匹配的监管,是统合规制和分类监管的结合。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的统合规制,集合投资计划的多元和多样化,以及混业经营,需要功能监管和统合规制。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的分类监管,集合投资计划区分为公募集合投资计划和私募集合投资计划,私募集合投资计划进一步区分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分类监管。第五章集合投资计划治理的监管。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治理的典型结构,主要介绍,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和受托人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两种典型结构。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治理的共性方面,主要从投资者、投资顾问/管理人、独立监督机构(董事会、托管人、保管人、受托人、独立审计机构、监管机构等)主体权利义务配置以及监督制衡之框架阐述集合投资计划治理的共性方面。第六章集合投资计划运营者的监管。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财务顾问/管理人的准入条件,介绍集合投资计划财务顾问/管理人的注册监管和准入条件。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运营者的运营规范,介绍集合投资运营者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第七章集合投资计划信息披露的监管。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介绍集合投资计划信息披露如同其他证券品种的一般要求。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有效信息披露要求,介绍有效信息披露理论及要求。第叁节,销售时点信息披露,介绍销售时点信息披露界定与原则。第八章集合投资计划运作的监管。第一节,集合投资计划的估值,主要介绍公募集合投资计划估值的原则和对冲基金估值的原则。第二节,集合投资计划的申购与赎回,介绍申购与赎回的一般要求,以及暂停赎回应遵循的原则。结语。集合投资计划是典型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其监管研究可以为其他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监管提供借鉴。推进证券法的现代化是我们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我们应当思考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法规制的方式和路径,以适应金融发展的实践和金融创新的挑战,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并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谢联恒[8]2004年在《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从投资者角度还是从基金管理者角度来说,科学的基金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国际基金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我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选择了我国最早设立的13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样本,通过对其系统的实证研究,结合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业绩分析,论述了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基金的综合评价和对基金存在问题的剖析,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的目的一是帮助广大投资者在开放式基金投资大潮中能够认清市场、把握时机、理性投资,二是为基金监管提供参考。

虞红霞[9]2009年在《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开放式基金资产占证券市场市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也成为基金管理机构和专家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如何识别、分辨并加以准确的度量,如何在资产配置过程和基金日常管理过程中控制和管理流动性风险一直都是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从流动性风险识别与分类、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叁个方面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的观点与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风险分类-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危机防范”的逻辑思路,首先界定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开放式基金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分别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的形成机制和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潜在的流动性问题,以期为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监管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第一,在分析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与形成机制时,将这些风险分类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并以此为中轴建立起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框架,展开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论述,深入研究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第二,在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基金营销策略、基金费率结构与赎回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基金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失去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信任,基金费率结构和基金营销策略的不完善都是导致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原因。第叁,在借鉴基金流量理论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对实证方法加以修正,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行为金融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风险的管理提供依据。第四,为了实现基金资产流动性风险的最优控制,根据Hamilton函数方程和常微分方程求解最小执行成本的变现策略,并加以实证检验。第五,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析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的潜在流动性问题和危机传导机制,并提出防范流动性危机的政策措施。第六,根据研究结论从基金管理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两个层面,提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李江娜[10]2012年在《我国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底,我国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净值规模达到2.2万亿。基金类型也已完成从封闭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转变,目前有55只封闭式基金和超过964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偏股的基金有434只,股票型基金293只。开放式基金迅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投资者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但是随着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其对证券市场乃至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自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评估控制成为当前的关注焦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基金经营状况,避免金融风险的扩大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自马科维茨创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之后,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对基金绩效评价方法与理论的研究,但是基金管理人是否真正发挥了专家理财、降低资产风险和战胜市场作用,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想法,选取了后金融危机下我国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基金经营状况、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和选择市场时机能力以及基金绩效持续性叁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如下几个重要结论:首先,近叁年的开放式基金取得的收益没有超过市场基准,整体绩效表现欠佳。其次,从风险角度来看,53只开放式基金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远大于其基金组合所带来的风险。从风险指标来看,53只基金的β的均值为0.58,证明这叁年市场风险超过了非系统风险。第叁,本文所选取的基金绩效评价的方法虽然在具体的评价方面存在差异性,但是总体看来,他们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第四,本文所考察的样本投资风格具有趋同性。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喜欢追逐大盘市值成长性股票。第五,本文所考察的基金在样本期间内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具有良好的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的把握能力。第六,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在长期中存在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稳定发展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D]. 刘骁宁. 西南大学. 2008

[2]. 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度量分析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 翟普珠.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D]. 彭孝松. 浙江大学. 2003

[4].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段新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5].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 王庆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02

[6]. 基金绩效评估新方法[D]. 许娅.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 集合投资计划监管研究[D]. 杨志春. 华东政法大学. 2014

[8]. 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D]. 谢联恒. 浙江大学. 2004

[9]. 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 虞红霞. 厦门大学. 2009

[10]. 我国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D]. 李江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