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论文,认知论文,语法论文,视野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西方哲学的发展,在经历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本体论、近代的认识论、20世纪以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解释派哲学为代表的语言论3大转向之后,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第四个转向——后现代哲学①。一如认识论对本体论以及语言论对认识论的转向,后现代哲学转向也产生于学者们反思语言论不足的基础上。它就像一个幽灵,高举反传统、非理性、反基础、去中心化和多元论等旗帜,四处流浪,迅猛扩张,蔓延至世界各地,影响到各个领域。(王治河2006,高宣扬2010) 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推动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以下简称CL)应运而生。它认为语言并非天赋和自治的,而是人类基于一般认知能力、经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该原则中的3要素还分别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涵盖3个转向中的核心内涵。同时,CL所倡导的体验人本观、隐喻转喻论、原型范畴论、多元识解论、意义概念化和语义语法模糊论等都体现后现代哲学中的主要特征。因此,CL承上启下,不仅为语言研究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探索语言理论的后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语言哲学的延续,为后现代哲学的深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关于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CL研究,国内一批学者已经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如王寅(2012;2013a,b)等。 CL分为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前者着重论述体验认知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后者以“象征单位”为基础分析语言建构的规则。(Evans,Green 2006:50)这里的认知语法研究是广义的,泛指任何以认知为取向的语言结构或语法构式的研究。笔者拟探析狭义的认知语法,特指Langacker创建的认知语言学流派。该理论博大精深,不仅是语法理论,也是CL的奠基之作。本文主要分析认知语法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哲学思想,以便深刻理解其与时俱进的研究取向,从而加深理解其理论内涵,提高创造性运用后现代理论研究语言的能力。 2 认知语法的核心思想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提出的一种描述语言结构心理表征的语法理论,追求用一套有限的基本概念(如象征、认知域、凸显、活跃区和情境植入等)统一描写语言结构。该理论肇始于1976年,涉及语法的本质、语言的语义、语法构式的描述和分析等问题。他认为,语法的本质是“象征性”,可用象征单位(音义配对体)来描写它。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法构式,语法构式是复杂的象征结构或象征单位的汇集(symbolic assemblies),能够进入该体系的结构只能是:(1)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象征结构表达式;(2)这些表达式的图式;(3)存在于(1)和(2)结构之间的范畴化关系(Langacker 1987:53-54,1991:2)。 语法的象征性决定语法对语义的包容性,主张以语义为基础来分析语法,这与转换生成语法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Langacker将意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其来自以身体感知和互动体验为基础的说话人的认知活动,可涵盖新创概念和固定概念、感知、动觉、情感经验以及对直接语境的识别(社会的、物理的和语言的)等(Langacker 1990:2)。一个表达式的语义值取决于概念内容和对概念内容的“识解”(construal),包括详略度、聚焦、凸显和视角4个维度(Langacker 2008:55-89)。它的实现需要参照人本因素,这决定每个象征单位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释着自己的概念内容。 一个表达式所标示的实体(entity)称为侧显(profile),是表达式概念内容中最为凸显的次结构。一个表达式要么侧显事物(thing),要么侧显关系(relation)。名词或名词短语侧显事物,其他词类、短语或句子则侧显不同种类的关系。一个表达式的语法范畴取决于它的侧显。认知语法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语言系统是由一个巨大的语义和音系结构构成的网络,不同结构之间通过象征、范畴化和合成等关系联结起来。 3 作为哲学第四转向的后现代主义 3.1 后现代主义的3个时期 后现代主义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广,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尼采的哲学,涉及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很难为其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不能按照“时代性”来理解,建议依照思维方法和学术观点来划分。王寅认为,后现代主义既有时代性,又有学派性。其“时代性”表现在它的成员多为当代学者,其滥觞和发展来自对传统和现代哲学观的反思和反叛,其关键词“否定”、“消解”、“决裂”、“解构”和“颠覆”也主要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学派性”主要表现在后现代学者在反传统、超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后人道、多元化、不确定和悲观性等基本观点上大致达成共识。它们是王寅所分类出的后现代哲学第二期的主要特征,主要包含在一批法国学者和奥美意学者的论著中,如德里达、拉康和萨特等,可将其主要特征归结为“破坏性”和“解构性”。与其相对的是第一期,主要特征为“人本性”和“批判性”,主要包括“欧陆人本哲学”和“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后现代第三期的主要特征为“建设性”和“体验性”,主要是美国学者,如奎因和罗蒂等,也包括中国学者钱冠连和王寅等。王寅将后现代哲学分为这3期,便于我们理清其间的区分,分别加以论述。 3.2 后现代主义的7大特征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广泛地分布于中外学者的论述中。王寅(2012)将其概括为7对特征:哲学王与非哲学、基础与反基础、中心论与去中心论、理性论与非理性论、人本主义与后人道主义、二元论与多元论、破坏性和建设性,并对它们做出详细评述。 正统哲学号称“哲学王”,以德里达、利奥塔和福柯等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家齐声高唱正统哲学的送终曲,希望通过废弃哲学的王位和特权为后现代哲学的登场做准备。“基础论”坚信存在某种永恒不变的绝对本质,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为知识大厦寻找和建立一个绝对不可动摇的基础,来建构人类的知识大厦。针对基础论,后现代学者反对形而上、否定本质、拒斥统一、解构确定性。 正统哲学把本质性、基础性、决定性以及人主体视为中心,而后现代主义大力倡导“非中心论”,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中心,坚决否定逻辑中心论、语音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理性”曾被视为人之本质,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构成传统哲学的根基,而后现代哲学家针锋相对地提出“非理性主义”,如尼采的“权力意志”、海德格尔的“身心”和“思”、拉康的“欲望”和德里达的“文本”等都意在否定“理性至上论”。 近现代哲学家基于“人类中心论”建立“人本哲学”,企图以人取代神,但又将其导入“人定胜天”的宏大目标,赋予人以无限性、先在性、中心性、绝对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特权。德里达和哈贝马斯仍沿其进路,进一步阐述主体间性,走上“激进人本观”的歧途。第二期后现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传统和近代人本哲学进行不同程度的否定和解构,大力推崇“后人道主义”。福柯还喊出“人死了”的口号,企图消灭“人主体”,这显然是一种“悲观人本性”。王寅(2012)在回顾和批判以往人本观的基础上,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提出“体验人本观”,起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效果。 我们知道,整个西方形而上学都是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而后现代哲学大力倡导“多值逻辑”,坚持“多元论”,认为事物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永恒本质,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不同视角,受制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虽然后现代哲学的关键词是决裂、破坏、摧毁、颠覆、叛逆和悲观等,但这只是他们某一时期的斗争手段,最终目的还在于先破后立,除旧布新。第三期后现代哲学强调“肯定性”、“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钱冠连提出的语言全息论和王寅提出的SOS理解模型、意义体认观和体验人本观就属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国学者就在这里与西方人文研究的大潮接轨。 3.3 中国后语哲 钱冠连(2007,2008)提出在中国开创“后语言哲学”的设想,倡导充分汲取西方语言哲学资源中的营养和利用其智慧,关注如何将语言问题与现实的外部世界、人的行为、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在这种背景下,王寅围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体认观”展开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发表论文29篇,引领学界在后现代哲学背景下对认知语言学开展深入研究,同时也为国内外学者带来较多启发和灵感。 王寅(2009)基于体验哲学构建SOS理解模型,提出语言理解是主客主多重互动的观点。当不同主体面对同一个客体时,通过互动体验形成部分共通认知,从而建立人类得以相互理解的基础。但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个客体会形成各自的理解。他还进一步提出体验人本观和意义体认观,认为人类的思维、认知、概念和语言,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王寅2012)。前者主要出自感知体验,后者主要来自人本加工,既强调人类身体的经验性,又突出人的主观认知性。这些理论可有效地用于批判上述的种种人本观,特别有利于反驳过于张扬人因素的“激进人本观”,也有望纠正“后人道主义”所主张的完全消解人本性的悲观人本观。 4 认知语法的后现代性 认知语法,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主要观点旨在实践后现代哲学的基本思想。 4.1 不确定性 认知语法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相对性和动态性。认知语法中的一个高频短语是程度问题(a matter of degree),体现出认知语法的相对性。关于认知语法的研究目标,沈家煊(2004)指出,语法研究的目标介于解释和预测之间,即寻找规约背后的理据。因为规约性不可能完全预测,所以语法研究在于追求规约背后的理据并对规约做出充分解释,也就是做到弱预测。弱预测即不能完全预测,也就是相对预测。在图式和实例关系(schema-instance relation)上也存在着相对性。一个语法构式是图式还是实例,只有通过建立图式性关系(schematicity),并与另一语法构式相比较后才能确定。相对于不同的语法构式,一个语法构式可能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对于X SEND NP1 NP2来说,相对于S SEND MARY NP2,它是图式,而相对于X Vt NP1 NP2来说,它是实例。另外,语法单位的身份同样存在相对性。 认知语法被定义为有组织的规约性语言单位的库藏(a structured inventory of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units)(Langacker 1987:57),因此,一个语言表达式只有在具有足够的规约化程度后才能成为一个语言单位。至于说,足够到什么程度、该如何计量却是不确定的,似乎也无法确定。所以,语法单位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不同语法单位的程度性不同。更进一步说,典型的语法单位与不那么典型的语法单位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 认知语法是一种基于使用的动态模型(dynamic usage-base model)②(Langacker 1999:91-145)。动态性首先表现在语法知识的形成、发展和丧失上,它们又都取决于使用,而使用又是动态性的。哪些语言结构规约性增强,哪些变弱,甚至最终淡化和消失,哪些能够诞生,都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的第二种表现为几种有限的心理过程或经验(心理固化、抽象、比较、合成、联想)重复使用,在不同的语言层面反复出现,从而促使语言知识的形成。这些心理过程也是动态的。 4.2 复杂性 认知语法视语言为一个恢宏的复杂网络系统,系统里面包含子系统,子系统里面包含子子系统,如此层层嵌套,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每个网络上的节点通过象征、范畴化和整合联结起来,如图1。 图1描写语言结构Alice admires Bill的语义结构整合路径,但只是该语言结构语义合成的最简路径。图中显示两个层面。在第一层面,admires的射体(tr.)和界标(lm.)在范畴化原则规约下,分别与Alice和Bill建立对应关系,并被它们分别具体化,然后进入第二层面,形成合成结构Alice admires Bill。显而易见,与转换生成语法自上而下的分析路径相对,认知语法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分析方法。在图中,我们省略音系结构、情境植入成分、语法知识与该表达式之间的范畴化过程等。如果将它们都一一刻画出来,这个过程将会变得相当复杂。另外,这里所举的只是一个典型简单句,代表S Vt NP构式中最低层级上的一个实例,或仅是该构式网络系统上的一个节点,如果对S Vt NP构式及其实例做出详尽刻画,可以想象,其复杂程度将会如何。 但是,Langacker通过象征单位分析语法为什么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最简分析方案呢?原因主要在于,该理论能够将音义视为一体,运用有限的认知方式(如识解、认知域、凸显、活跃区、参照点和情境植入等)就可描述所有的语法构式。 4.3 多元化 识解是认知语法用来分析语义问题的核心概念,指人对同一个情景进行不同理解的认知能力。该概念直接体现出认知语法的多元性。对同一个情景,不同人的理解未必相同,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解释为什么面对同一情景,不同人会有不同表达,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会做出不同表述。 多元化还表现在语法组织的灵活性上。认知语法的配价关系取决于4个主要因素(Langacker 1987:277):对应关系(correspondence)、侧显决定性(profile determinacy)、自主和依存(autonomy and dependence)、组构(constituency)。在这4个因素中,对应关系是基础,它与侧显决定性联合标明合成结构,而自主依存关系未必一定出现。配价4因素之间的分工关系决定组构顺序的灵活性。如中刻画的语法构式,其组构还可以采取另外两种顺序,如所示。 图2和图3描述两种不同的组构顺序或合成路径(compositional path),但殊途同归,最终得到相同的合成结构。认知语法组构顺序的灵活性与转换生成语法对生成顺序要求的严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认知语法在描写语言结构上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认知语法多元性的另外一个表现是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多样性。认知语法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句法,还可以研究词法,不仅可以研究语义,还可以研究语音,不仅可以进行理论探索,而且可以开展应用研究③。其中的许多概念都已经成为卓有成效的研究工具,如认知参照点(reference point)、识解和图式范畴化(categorization by schema)等。这些认知方式在我国的认知语言学界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4.4 体验人本观 认知语法切实实践体验人本观的思想。从认知语法的立场出发,语法本身不能生成所谓的完好句子,也不能输出任何其他的表达式,它“只为说话人提供象征资源的库藏,然后,说话人运用所能支配的所有信息和能力,调用这些资源来构建新的表达式”(Langacker 1990:265)。同时,认知语法是一个基于使用的模型,强调语法知识的运用和说话人关于运用的知识。因此,在语法知识的运用和语法知识的构建中,说话人起核心作用。显然,基于使用的模型观秉持和实践后现代人本观。再者,“意义等于概念化”的断言更是深深打上人本主义的烙印。没有人心智活动的参与,何来概念化。 根据认知语法的语义观,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等于它的概念内容和识解,这与体验人本观相切合。体验人本观强调“感知体验”和“人本加工”两大认知方式(王寅2012:20)。概念内容是通过感知客观现实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程度镜像性的概念,是感知体验的结果;而识解是认知加工,表现为人运用认知能力对概念内容进行观照的过程和结果。面对不同的表达式,人们可以理解到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场景或情景,原因就在于它们包含同样的概念内容。同时,人们会感到这些表达式的意义各有不同,这是因为这些表达式把特定的识解分别加在概念内容或情景上。 5 结束语 认知语法彰显后现代哲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性和体验人本观等主要观点,佐证认知语法完全可视为后现代哲学产物的观点。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认知语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置身于“山外”来识得它的真面目,给它以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认知语法研究中因迷失自我而无所适从或由于陷入瓶颈而不能自拔的状况。不言而喻,从后现代哲学的视角来研究认知语法必将大大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和研究修养。 ①王寅(2012)正式将后现代哲学定义为西方哲学的第四转向。 ②usage-based model又称为exemplar-based model,强调语言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具体用例(usage event or exemplar),而非固定用法,所以被译为“基于使用的模型”而非“基于用法的模型”。 ③Langacker指导过音系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博士论文。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认知语法研究_哲学论文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认知语法研究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