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30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论文_黄丽

黄丽 (晋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云南昆明650605)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不同的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组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两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及胰岛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P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能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和胰岛细胞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48-01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因素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临床治疗除给予降糖药物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外,还可适当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其中门冬胰岛素30为临床常用的外源性胰岛素,本文通过观察门冬胰岛素30不同给药方式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探讨治疗糖尿病药物给药方式对疗效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79例,男性48例,女性31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79例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2±2.7)岁,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4±1.2)年,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8±3.1)岁,平均病程(3.5±1.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及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对照组患者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给药量为1.0U(kg.d)-1,给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改善情况适当调整给药量,防止低血糖发生,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给药量及其他注意事项同对照组[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FBG、2hPG、HbA1c、FINS、PI、HOMA-β、低血糖发生率及HOMA-IRI,FBG和2hPG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FINS和PI采用放免法检测, HOMA-β根据20×FINS/(FPG-3.5)公式计算,HOMA-IR根据FPG×FINS/22.5公式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从表1中可见,观察组FBG、2hPG、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血糖水平及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激素,也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胰岛素除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外,还具有促进脂肪、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转运,阻止糖异生等一系列生理效应,这些功效与机体正常的运转息息相关,临床治疗糖尿病时,也多根据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改善情况,判断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好坏[2],本文通过临床实验发现,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而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则得到显著改善,该种给药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成梅.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与胰岛功能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药,2011,39(3):264-265.

[2]高怀林,张建军,吴以岭,等.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119-1120.

论文作者:黄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门冬胰岛素30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论文_黄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