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数学习惯才是真正学会了数学论文_翟臣

形成了数学习惯才是真正学会了数学论文_翟臣

翟 臣 吉林省松原市油区教育处第二中学 138000

叶圣陶说:“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形成习惯。学习的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数学习惯才是真正学会了数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哪些数学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阅读课本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用先看书后讲课的方法,然后采取边讲边看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相结合的办法,再采取带着问题看书的办法,并启发学生自己概括,最后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听教师讲课必须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二是听同学讲要尊重同学,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能掌握他人发言的要点,并在内心作出评价;三是记好课堂笔记,利用“圈、点、勾、划”把一些关键词句记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思考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养成质疑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一是培养学生思考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再者要训练学生思考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要教会学生善于调动多种器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变无意为有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注意: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观察时要有序,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局部到整体;再者要训练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抓住问题关键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五、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数学科学性强,逻辑严密,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书写工整、积极挑错及改错的习惯,要求每名同学的数学作业本的左侧打一竖线,此位置用于改错题。这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很大好处。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率的重要因素。书写时提出格式要求,同时要纠正学生字迹潦草、作业马虎等不良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说是课堂上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应着重培养学生:把握说的时机,课上要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但在老师或同学说的时候不说,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学会尊重他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注意说的时间,陈述时声音洪亮、中心明确、逻辑清楚,注意使用数学语言。数学三大语言包括文字、符号、图形,而数学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尤为重要,不能有丝毫差错,在表述数学概念、表述数学解题过程中都要使用符号语言。

七、培养学生议的习惯。议是指合作学习,它是学习的组织形式。新课标指出要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交流目的是增加每个学生实践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培养议的习惯重在培养参与意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之中;还有集体意识,在合作中要有集体观念,小组中的各个成员应做到分工明确、服从集体、展现个体。

八、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理解知识,使知识记忆深刻,协调左右脑并使之共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应注意:一是目标明确,在动手操作前要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方法得当,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四是善于归纳,指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五是适时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要做精要的评价。

九、培养学生求异和质疑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那些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编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运算的习惯。解题有句格言:成在审题,败在审题。意思是说:解题的成功在于细心审题,解题的失败在于粗心。目前,教学进度较快,作业量较大,一些学生总想在审题上节约时间,匆忙解题,显然,做错题的情况就会时常发生。所以,学生在审题上一定要细心。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基本功,当确定好解题方法后,运算则是这些方法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运算能力是日积月累、反复练就出来的,只有深入扎实地分析,耐心细致地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运算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发展的过程,根据学生可塑性强、易反复的特点,我们循环往复,持之以恒,推进习惯培养进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家长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般地培养。习惯成自然后,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事实表明,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让我们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成就学生生命的精彩。

论文作者:翟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形成了数学习惯才是真正学会了数学论文_翟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