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情境化与定型化相结合的高校课堂教学
——以“中西文化比较”课为例
尹德翔,王梦秋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 高等教育传统课堂的定型化教学以其讲授为主、程式固定、互动单一、反馈定型等特征,不足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信息技术化条件下的情境化教学,将对话多维度、成果多元化等优势吸纳进来,有利于高校课堂的有效教学。以“中西文化比较”课实践为例,在教师讲解之外,采取分享讨论观点、社会调查、情景剧表演等情景化活动,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情境化教学;定型化教学;中西文化比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在高等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型,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用于课堂教学。2015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结合发展。与传统经济行业一样,在教育领域,传统课堂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高校教学中,定型化教学长期垄断人文学科的课堂。尽管不断提倡“新课程、新理念”,但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现象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往往得不到保障。情境化教学以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课堂的热烈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情境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完全抛弃定型化教学,采用压倒性的情境化教学,却不一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以“中西文化比较”课堂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中,将情境化与定型化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定型化教学的利与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在实体的班级授课中,特别注重教师言传过程与书本知识学习,在教学实施中形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角模型。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而展开,长久以来形成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的定型化教学模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教学围绕教师授课为中心。定型化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中心。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知识传达都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和设想的,这一过程中,教师考虑的多是“怎么教”,而非“怎么学”。当然,教师会在备课过程中花费一定精力去了解学情,但更多时间则用于教案书写,以备课程的开展。
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和经济犯罪之间的界限是限定经济犯罪圈的关键。前文提及的判断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入罪程度的逆向推定标准是:某类行为入罪符合刑罚与国家经济管理之目的,并且从社会一般人的观点来看,并不因此侵犯行为人之人权。此时,便可以逆向推定该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了入罪的程度。简言之,在进行入罪化考量时,以保障人权为下限,并综合考虑刑罚性质和经济管理目的。具体而言:
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数学阅读教学,即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教学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寓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于数学阅读之中,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核心,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数学教学模式。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作为数学教师应改变轻视数学阅读的传统观念,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的原则,有效地发挥数学阅读的教学功能,在激发学生的潜能的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二,教学程序趋于固定。定型化教学以较为固定的授课方式展开,强调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和对教学环节的过细预设。[1]同时,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对全班进行统一授课,并以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划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快速开展课程内容,系统化地推进教学信息的传达,但同时,该模式也容易造成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缺乏因材施教的针对性。
第三,教学活动与成果多元化。情境化教学要求把知识与真实任务相联系,学生在具体情境体验中获取知识,在社会互动、协商会话中深入了解所学知识,更灵活、丰富地建构知识体系。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情境活动,构成多样教学活动成果。
同时,布迪厄认为“场域”的压迫性力量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根本性原因,学校作为独立的“场域”是一个社会空间,高校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其他人员等都处于“场域”空间的不同位置上,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关系网中的全体成员存在着各种冲突和压力,在保持正常压力系数的前提下可以促进 “场域”的健康发展,保持个体积极的进取心和健康的工作状态。如压迫力过大,超过了“场域”内个体的承受能力,则会引起个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形成压迫性环境,导致工作热情降低,形成职业倦怠。
第四,教学结果与评价反馈相对定型。定型化教学中,教学结果和期待是有预设的,即要求学生掌握预先规定的客观知识、所需技能等,而在达成这一要求时,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和体悟容易被排除在外。传统课堂的知识反馈往往采取现场提问、课后习作、期末考核等方式,而这些方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比如,课堂提问的反馈比较快,但教师所获得的学情是较为粗略的,个别学生的表现往往与全体学生的实际领会有很大距离。班级统一考核等方式可以使教师获得全面的学情,但时间比较滞后,而学生所获得的反馈,即使有,时间更要延后。
文化类课程在各高校或属于专业课,或属于基础素养培育课,是每个学生必须修学的。文化是认知与情感的复合体,是生存的意义所系、价值所在,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诗(审美)的家园。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既面临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又面临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问题。具体而言,青年学生既需要深悉中国文化,也需要相当地理解西方文化,既要保持中国人的本色,也要掌握如何与西方人交往的技能,在交往中构建平等、独立、互信、互持的关系。因此,中西文化比较这门课已在全国不同层次、不同定位高校陆续开出,以满足中国学生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情境化教学及其问题
第二,教学互动倾向学生合作,多维对话。情境化教学将师生的单向度交流转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乃至学生与情境活动中的其他角色之间的多维度交流。因此,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被取代,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在情境教学中积极选择外在信息,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4]相较于定型化教学,情境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注重将抽象的概念、规则通过情境活动开展,而非单纯的讲授。一般而言,情境化教学包含语言类情境教学和操作类情境教学,前者表现在教师以语言、文字等为载体,在课堂上讲述故事、案例等,创造氛围;后者表现为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景、事件、故事等,将更真实的画面呈现在课堂里。
一般而言,情境化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具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和及时的反馈。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目前,“中西比较文化”课相关教材已有徐行言的《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辜正坤的《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十几种。这些教材的定位,大多偏于理论,抽象、笼统的叙述多,具体、鲜活的实例少。同时,国内“中西文化比较”课大多沿用单一的定型化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完成教学目标,课前设计教学步骤,按既定的教学设计实施,不随意转换内容。笔者在中西文化比较课实践中,改变定型化的授课方式,引入富含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手段,将教师的讲课与学生的活动相结合,运用材料阅读、观摩,课堂讨论、演说、辩论,课程问卷与调查,以及课堂情景剧等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借助技术的支撑,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情境化教学是指将情境纳入教学活动中。“情境”指真实行为赖以发生的社会网络和活动系统,意味着一个特定的社会实践与活动系统中社会过程的其他方面具有多重的交互联系。[2]因此,情境化教学注重交互性过程,强调实践性。情境化教学具有多种理论的支撑,包括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它们都强调情境对教学的重要性,乃至对情境化教学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3]建构主义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在经验基础上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而设立情境能够唤醒相关经验;情境认知理论注重文化和客观背景的认识,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习者都拥有自身的智力特长,具有特定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定特定情境,有助于学习者发挥智力;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知识观的转变,除了客观的、外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主观的、个体的知识。实际上,撇开这些现代教育理论,在古代,先贤们就曾不自觉运用情境化教学来传播思想、实施教育行为。譬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令弟子“侍坐,各言其志”,夸赞子路“为亲负米”,孟子说国君,庄子讲寓言等,皆为情境化教学的实证。
第三,教学互动偏向师生对话。在课堂上,定型化教学基于教师的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多表现为提问—回答这一种交流模式。该上课方式比较直接地传达了教师希望教授的知识,但课堂上由于教师作为讲课中心,常常呈现一讲到底的教学过程。独白式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同时,定型化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往往体现为一个教师与多个学生的单向度交流,学生之间则缺乏互动。
通过课程考核找到优秀的创新创业苗子,鼓励指导其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更好培养锻炼他们,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双创人才。
信息技术下的情境化教学实施,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情感体悟和知识传递,达成有效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情境化教学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乔纳森(D.Jonassen)指出,技术对学习具有各种作用,包括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支撑学习者探索知识;作为知识背景,支撑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景和情境;作为社会中介,支撑在对话中学习;作为智能伙伴,支撑在反思中学习。[5]因此,依托当前的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文、音乐、影视等多种媒体效果,创设教学情境,促使教学活动形象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更加方便教师和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利用线上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知识传递和分享的效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各种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充分发展。[6]
然而,以笔者的切身经验,单纯的情境化教学也会滋生一些问题。在放弃教师的中心地位后,教师的权威和约束力下降,一些学生自我把控能力不强,导致课程学习效率不如预期。而且,情境化教学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课程内容上,一些逻辑思辨的内容不容易以情境化来展示;课堂时间上,情境化教学花的时间较多,对教学总体时间发生挤占;学情上,若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严肃性不够时,可能造成无效交流、低层次重复,浪费时间,等等。一味强调情境化教学,在当今互联网娱乐时代中,课堂容易屈从学生的后现代时代感和“玩人生”的品位,丧失文化和价值理念薪火相传的宗旨,降低专业水准。因此,把情境化与定型化教学结合起来,以期既保证完成教学目标,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获得总体上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一个需要追求的目标。
三、情境化与定型化结合的“中西文化比较”课教学实践
当前,高校文科课堂仍主要采用定型化教学,围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开。定型化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一言堂”和知识的枯燥讲授,造成学生主动性与能动性较低,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学生难以真正参与课堂交流和学习。同时,网络时代给传统课堂和定型化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在高校课堂上,当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之时,学生在座位上低头浏览手机、浑然忘记身在何处的现象,司空见惯。一方面,互联网共享的知识常常能够覆盖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途径不再单一;另一方面,定型化教学模式的无趣和互联网时代的娱乐使得学生常常把注意力转向后者。因此,高校传统课堂中的定型化教学急需变革。情境化教学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选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第一,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不同于定型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始终以学生为本位,倡导将学习的自主权归还学生,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学情分析上,情境化教学更加注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掌握能力的观察,同时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具体操作上,因情境化教学所需课程时间较多,为顾及每一位学生,上课人数限制在30 人以内(偶因管理环节沟通不及时超过此数)。在具体内容上,“导论”(2 节)、“文化与文化理论”(4 节)采用定型化教学方式。“导论”交待课程的意义、内容、教学方法,“文化与文化理论”介绍中西方相互认知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各种重要观点和理论,这些内容以知识为主,故采用教师主讲、随机互动的方式。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方面(12 节),如社会组织、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追求、语言特点、艺术表现等内容,是课程核心内容,也是运用情境化教学的主要部分。这些课程由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包括演说、讨论、表演等)结合构成。教师讲解占比较小。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布置每一堂课的相关书籍篇章,并下发开放式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同时可在网上学习相关网络课程。情境化活动主要有三类:演说、问卷设计与说明、情景剧表演。
第一类:进行演说的学生主要根据每一堂课的主题,选择中西文化比较相关话题,课后阅读相关书目,在课堂上展开5 分钟的观点分享和论证。这一类活动培养了学生课后资料收集能力、观点阐述能力,以及课堂演说能力。同时,演讲结束后,除了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外,还让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之间的观点分享和对彼此演说表现的评价,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并激发各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二类:进行问卷设计的学生以2 人合作为一组,就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理解、心态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要求他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问卷发放、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对所得出的结论在课堂上阐发说明。该问卷设计与分析活动有助于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性内容,通过社会学方法了解当下同龄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念,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问卷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信息技术化能力,并通过课堂分享将课堂与外部世界连接。
第三类:进行情景剧表演的学生以5 人合作为一组,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中西文化比较话题,查找资料,形成微型剧本,熟悉台词、动作,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在课堂上完成表演或事先录像现场播放。这一项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合作的完成度,同时促使学生将课本知识有效地转变为生活实践经验。情景剧活动最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譬如有的学生选择分属中西不同文化的亲戚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表现,既有知识的直观感受,又具有表演的乐趣,历久难忘。
举例而言,在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场景复原展示早已是老套的做法,如今三维数据的文物精品展示,使观众能够360度全方位地观察文物,获取直观的认识;沉浸式数字音画技术展示的应用,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多种维度和感官享受的参观体验,如故宫曾以清明上河图为样本进行动态展示,让观众在清晰浏览这幅名作的同时,也听到与画面情景相吻合的声音,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
总之,在中西文化比较课中,学生除了学习所教授的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分享观点,进行讨论,还在课后进行社会调查,上网学习相关课程,并接触有关中西差异的电影、剧本、语言类小品,投入自身表演等,这些情境化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率。本课实践证明,在“互联网+”时代,在定型化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化教学,对文化类课程的转变和提升是积极有效的。
基于以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自然博物馆的教育资源,设计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科学活动方案。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增加学生在“生物进化”方面的学习经历,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定型化”的课堂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5(15):71.
[2]张琼,胡炳仙.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6):26-32.
[3]李冲锋.从定型化教学到情境化教学的范式转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4):1-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8.
[5](美)戴维·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2 版.任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
[6]李连祥.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7-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YIN Dexiang,WANG Mengqi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The stereotyped teaching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characterized by its focus on its predominant lecturing by the teacher,its activity predetermined and fixed,its interaction limited,and the feedback patterned,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expres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The situational teaching,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an involve multi-dimensional dialogue and diversified practice and produce bett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Taking the course of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instance,besides teacher’s giving lectures,adopting students’talk-and-comment,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scene play performance,enhances the degree of their participation,deepen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 related knowledge,and substantially promote the efficiency the class work.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situational teaching;stereotyped teaching;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60(2019)05-0005-04
收稿日期: 2019-08-20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60106)。
第一作者简介: 尹德翔(1964-),男,黑龙江肇东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西文学与文化关系、传记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张文鸯)
标签:信息技术化论文; 情境化教学论文; 定型化教学论文; 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