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对高层建筑的楼房需求量逐渐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承包方面需实行严格的工程掌控标准,使施工技术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并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使我国施工技术朝着积极的态势不断发展运行,从而使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改进。在工程技术得到合理控制的前提下,我国建筑行业将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将得到显著增长。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
高层建筑由于其层数多、高度高,结构比较复杂的特点,对其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期材料用量较多,施工的工期更长,工序多,而且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除此之外,受力特点与设计的依据与多层建筑业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技术达到一定的优化水平。只有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尽可能的优化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利润管理。
2、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特点
2.1施工周期比较长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比较多且施工技术更为复杂,所以需要比较长的施工周期。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在2年以上的超过82.2%。由于时间的变化,所以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因此,探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迫在眉睫;
2.2高空作业比较多
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主体建筑层数比较多且建筑比较高。从建筑施工作业环境上来看,高层建筑施工大多数为高空作业,因此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机具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时高层建筑施工的重难点内容,因此需要认真做好高空的安全工作,防止物体坠落事故发生;
2.3基础埋置比较深
高层建筑基础埋置的位置比较深,是因为此建筑重量大且高度大,对整体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埋置深度需要从室外的地坪算到基础地面位置,一般情况下,至少要在地面以下5m处;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至少在20m以上。在软土地基方面,基础施工方案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对工期的影响比较大。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
3.1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现如今,房屋建筑施工中“豆腐渣”工程普遍存在,导致许多安全隐患问题频繁发生。造成高层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造成房建施工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工程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房屋建筑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安全意识淡薄;房建施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再一个原因就是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具体施工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不合格,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的投入,施工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事故的发生。
3.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会产生大量的固体灰尘污染,机械设备的持续操作也会造成污染的加剧,而施工单位却忽视了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危害,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其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方面。
3.3房建施工技术管理方法不正确
房建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全过程,它决定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建筑的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影响都非同小可,与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的发生更是紧密相关。多数施工企业正是因为忽视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成本投入的过大,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工程进度一再被延误,施工现场的布置一片混乱不堪。这些都是由于不重视技术管理而造成的。
4、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4.1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挖埋施工是高层建筑最基础的施工其挖埋深度很大,地基施工的质量与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息息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1地基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按照建筑荷载力的要求进行不同等级标准的施工和传统桩型技术相比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和使用效力,所以地基桩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当中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4.1.2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当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障地基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对地基起到系统性的防护作用,基坑支护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其地基的施工成本很低使用材料为拱墙和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普遍使用的价值不可限量。
4.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当中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好坏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建筑物在使用当中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相比传统建筑高层建筑对于承重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一定要对选择的混凝土的质量给予充分法重视。确保混凝土的抗压性和耐高温性达到规定标准。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质量和数量的标准要远远大于传统建筑物的需求,所以施工单位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只有做好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结构转换层施工就是按照建筑物楼层的上下部平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对该楼层上下部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该楼层则被称之为结构转换层。结构转换层施工主要是利用钢平台系统把核心筒墙体施工转换到转换区域内,并通过转换区域钢平台系统下挂脚手并将其固定在核心铜墙体上,结构层是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层面,对于高层建筑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在楼层转换施工当中一定要加强责任意识,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以此来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4.4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
在如今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是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外控法和内控发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时,为了确保测量工具处于标准的状态之下,应该在测量时对各种测量设备的精度进行调整,然后再之前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还要对因各种原因所产生的的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5、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5.1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工程师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为基础,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措施交底,分项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员需重复工程项目技术措施,各个班组组长每天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技术交底,实现编制者和施工者之间的消息畅通,避免消息断层。依据PDCA循环过程的要求,开展技术质量管理活动。具体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执行措施-观察效果-总结经验-解决遗留问题的步骤进行。根据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分项工程,制定施工工艺标准,提出施工技术要求,加强施工材料、操作工艺控制。
5.2实行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是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复核的目的审核技术工作,及时发现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一是地基基础,包括土质、标高、轴线、预留孔、预埋件位置等。二是建筑物定位,包括水准桩、标高、标准轴线桩、龙门桩轴线等。三是模板,包括模板的尺寸、标高、预留孔、牢固程度、内部清理情况等。四是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的混合比例、骨料成分、水泥强度、水泥品种等。五是钢筋,包括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连接情况。六是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标高、抗裂度等。七是砖砌体,包括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组砌方式、预留洞口位置等。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承包方为使其建筑物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其需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便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得到相应程度的保障,人民处于安全的居住环境中,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希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6):134~135.
[2]倪坚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03):208~209.
[3]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11(01):54~55.
论文作者:龚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