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新变化--第67届波士顿国际巡回赛大会_图书馆论文

知识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新变化--第67届波士顿国际巡回赛大会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与图书馆馆员在知识时代中发生的新变化——第67届国际图联波士顿大会巡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士顿论文,图书馆论文,馆员论文,新变化论文,大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参加第67届国际图联波士顿大会的各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耿修汲长”。无论是整个大会的氛围,研讨课题的新趋向,展览会上的热烈气氛,还是美国图书馆工作的创新潮流,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真可谓感想多多、收获多多。参加会议的我国代表也都希望在我们的工作上能够多多采用先进的经验,以促进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大会活动盛况空前

国际图联目前有149个国家参加,有1622个成员。这次波士顿大会有150个国家的5573位图书馆专家、教授和研究员参加,参加大会展览的有149家公司,大会交流的论文有330多篇(约170位著者),各种会议开了200多次。所以说这次大会规模空前,极为引人注目。其主要特点有:

1.1参会的国家和人数都打破了历届记录,最多的是美国,有900多人;第二是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有157人(包括港、澳、台);接下去是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及海外华人的大聚会成为这次大会上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这也说明炎黄子孙对知识,对文献信息的感情确实情有独钟。大会从8月16-24日短短的一个多星期中,可以说每分钟都有收获的盛会。

1.2这次大会能够开得如此成功是和目前国际图联的8个专业委员会,35个专业组的努力和他们之间的合作、协调分不开的。由于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方面都以各自的招数吸引自己的成员,另一方面有许多相关学科共同协助、共同举办使参会者都感到参加这个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其成果确实能够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推动自己的工作。

1.3参观访问当地图书馆同行的工作情况,是每届大会必然组织的活动项目,这次大会会址就在美国大学城的波士顿高教园区附近,离公共图书馆也只有咫尺之路,所以这次大会先后组织了46个参访团,访问了22个图书馆和有关单位,参加者达1391人次,实为空前。大会还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组织步行参访(Walking Tour),这样给各国参访的同行们增加互相了解、互相交流的机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大会经费是组委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会务费只能提供三分之一的大会开支。但是,在组委会的努力,尤其在111个参展商和伙伴成员的大力支持下,使这次会议开得十分成功,非常顺利。

1.5领导的重视是这次会议成功的关键,除了国际图联领导,组委会领导的努力之外,美国国家,波士顿市领导也十分重视,波士顿市长托马斯·M·孟尼诺(Thomas M·Menino)亲自宣布2001年8月20日为波士顿国际图联日。美国总统夫人劳拉·布什在8月16日专门为第67届国际图联波士顿大会发来贺信,贺信内容如下:

祝贺世界图书馆界的精英们能在第67届国际图联波士顿大会欢聚一堂。

作为一个原图书馆馆员,我非常高兴地能借此机会庆祝图书馆能为各个地区到全球的居民服务,能为普通百姓到专业人员服务;能用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为他们服务。图书馆是社会上少有的能够为老百姓提供知识、提供信息、提供娱乐、提供交流的机构。图书馆每天都能以不同的方式丰富个人、丰富团体、丰富国家。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心脏、灵魂和思想。就是由于你们的努力,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才能为学者们所利用,为学生所利用,为读者提供他/她们所需要的图书。

非常感谢您们能在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专业上奉献,也希望您们能在大会上提供成功的榜样和机遇,分享新思路,互相鼓励、互相激励、互相促进。

最佳祝愿

劳拉·布什

2001年8月16日

2.学术活动别开生面

国际图联的领导和各国成员都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活动作为这个组织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国际图联也就是靠这些活动来吸引人、来增强凝聚力的。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图书馆和图书馆馆员:在知识时代中发生的变化”,副主题有(1)图书馆馆员在知识时代中主导作用的发展;(2)跨越时空传递的终身学习;(3)知识时代的信息与技术管理;(4)知识时代信息政策的制定;(5)增强合作伙伴的关系;(6)在知识时代中所产生的变化:a.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产业的关系;b.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中的现代社会;c.研究员与科学家开发的知识前沿;d.给青少年在公共生活质量中学习的机会。在这一主题和分主题的指导下,这次大会的专题研讨和主要活动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专题研讨;二是客座讲演;三是实业的最新进展;四是张贴宣传,等等。

2.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活动是每届国际图联大会的最重要部分,这次35个专业组中,每个专业组都进行了活动,他们活动的内容大致上围绕大会提出的主题、副主题并结合本专业的具体特点和在上届闭会前提出的本专业研讨主题。这次大会我们认为较为引人注目的有:

2.1.1信息技术专业组的研讨活动:由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所以这个专题研讨也就特别火爆,专业组自己开了二次研讨会,又和图书保护专业组、声像多媒体专业组、生物医学专业组等联合研讨,共开了7次。我们参加了几次,几乎场场都爆满,只能坐到边边角角或地上听,说明这方面大家都十分重视,有几篇论文我们印象最深的想推荐给大家。

(1)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共服务部主任Diane Nester Kresh撰写的“图书馆高质量的参考服务必须面向WWW”,主要介绍国会图书馆建立“教学参考服务的协调工作”的开端、发展和创建电子参考服务的情况;(2)美国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William·E·Moen撰写的“改进Z39.50相互操作的功能:739.50的侧面介绍与图书馆应用测试”。(3)意大利和美国的专家Carol Peters和Paraic Sheridan合写的“信息系统的多种语言检索”。本文包括特种语言的书写、特种语言的定位与显示;交叉语言的回溯技术以及资源的重要性等。

2.1.2公共图书馆专业组的研讨情况:该专业组在这次大会上较为活跃,引人注目,先后开了4次专题研讨会,有14位专家在会上发言、讲演。每次会议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次是以“未来的公共图书馆”为题,着重介绍了加拿大里之蒙(Richmond)公共图书馆铁木分馆工作的一个侧面,这个馆是多伦多市的一个区级馆,建立了100多个服务站,这些服务站现在都实行地区联网服务,受到了政府和当地居民的极大欢迎。这项工作由原国际图联第一副主席康贝尔先生负责,工作搞得相当不错。

第二次是根据大会的主题举行的“在知识时代里公共图书馆发生的变化”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由新加坡、瑞典、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等国介绍该国公共图书馆的最新发展情况。

第三次专题研讨的主题是“公共图书馆与远程服务中心:是伙伴还是竞争者?”在会上发言的有:智利、美国、加拿大等专家。智利公共图书馆馆长Clara Badnic分析了目前智利有5.3%的家庭有电脑、有1.9%的家庭可以上网,但网上的内容、数据(Contents)极为缺乏。当务之急,我们图书馆应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满足社会的需求。加拿大的图书馆协调员Barbara Club介绍了渥太华地区近年来实施的CAP(Community Access Program)社区信息存取项目,已经建立了8800多个公共检索点,这些都是由当地政府拨款,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公共图书馆共同规划、建立的,其中有25%设在公共图书馆内,这使图书馆为社会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也由此提高了社会地位。另一位加拿大馆员Wendy Newman介绍了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与远程通信中心工作。他着重提出信息知识与信息管理工作必须从信息传输与通信的“三脚凳”(three legs stoo1)也就是缺一不可的“三驾马车”做起,那就是ICA(Infrastructure,Contents,Access)即基础设施,信息内容和检索途径。我们认为这三方面在我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数字图书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次研讨会是本专业组今年的重头戏之一,主要是隆重推出今年正式出版的“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本指南在1998年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提出后,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1999年在曼谷大会上推出征求意见稿。在2000年耶路撒冷大会上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是继1949年国际图联发表的“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宣言”(1972年发表第二版)、1986年出版“公共图书馆标准”、1994年发表第三版“公共图书馆宣言”之后,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颁发的重要文件。我们认为这样做更具有权威性,为图书馆界敦促各国各地方政府执行起来更为方便。1999年笔者在曼谷大会上拿到了征求意见稿之后译成中文,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之后,写了7条建议给主要负责人Philip Gill,他表示十分感激。本书正式出版后,笔者又与Philip Gill联系,经其同意,目前协议书备忘录已寄来,我们又与中国图书馆学会领导联系,希望尽快落实,尽早使本书中文版在国内与同行们见面,为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法尽早问世做出努力。这次“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的内容共有六章:(1)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与目标;(2)立法与经费架构;(3)适应用户的需求;(4)馆藏建设;(5)人才资源;(6)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宣传。

在这次会上还颁发了最新版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这个宣言在原来的基础上分成(1)通向知识之门;(2)公共图书馆;(3)公共图书馆的任务;(4)经费、立法与网络;(5)运行与管理等五个部分。这个宣言也同样以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署名。

2.1.3学校图书馆专业组今年的主题是:“学校图书馆,在学习中发生的变化”。这次专题研讨会有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津巴布韦四个国家的专家介绍该国学校图书馆情况,尤其是澳大利亚的查尔斯·斯达特大学的信息研究中心Gayner Eyre主任讲演的“信息社会为青年们预备创造性的作用”,对我们更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这次专题研讨会的另一成果是由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颁发了“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图书馆宣言”。这一宣言包括(1)学校图书馆是为所有人的教学研究利用的;(2)学校图书馆的任务;(3)经费、立法与网络;(4)学校图书馆的目标;(5)馆员;(6)运行与管理;(7)宣言的实施等七个部分。

2.1.4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组今年的主题是:“21世纪的图书馆,最重要、最关键的论题”。在会上讲演的有中国浙江图书馆的应长兴、林祖藻的论文,题目是:“图书馆数字文献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克罗拉多大学的Sharon Gange讲演的“您的图书馆绿化程度如何”和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Storage Betsy Druger的“规划蓝图之外,增加现场外的信息采访”。“图书馆数字文献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主要从处在交叉路口的图书馆工作入门,仔细分析了在现代化图书馆建筑中数字传输的基础设施问题,包括局域网的拓朴结构、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信息传输介质的选择以及信息点的确定等。讲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专家提问主要涉及信息点设置中的安全监控工作和总体布局中应考虑的重点区域问题。会议主席伊利诺州立大学的Barton M.Clark对此次发言的评价是:“确实是篇好论文”,“这篇论文非常适用”,“这篇论文包括现代图书馆局域网建设中的好多方面,拓朴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传输介质和信息点的布局,确实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祝贺您的成功讲演,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

“您的图书馆绿化程度如何?”我们认为这篇论文对现代图书馆建筑是十分有启发的。论文提出了在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主要以传统的石头、木头、砖头为建筑材料;60年代世界人口激增;7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刘建筑物提出许多节能方面的要求,隔热、保温材料使用较多;80年代以后就出现了病态建筑物(sick building)。由于化学材料用多了,人们的发病率也提高了,这样又给人们在建筑材料方面提出多方面的思考;90年代以后,对建筑物的设备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特别是对通风设施,室内的空气质量提出了要求。墨西哥、日本已提出了相应的标准。讲演者还对目前建筑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是以石油化工材料为基础的油漆、粘胶剂、塑胶涂料;二是塑料制品;三是隔热绝缘材料;四是地毯发射出的气味等等。这些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都是微生物体(mini-organisms)的发源地。另外,制热、制冷、机械通风等等在室内空气中散发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体。这也都是损害人体健康的病源之一。

2.1.5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的教育与培训专业组今年的研讨也搞得比较活跃,总共开了二次专题研讨会,本文着重介绍第一次,主题是“知识管理学与图书馆信息学教育之间的参数。”这次研讨会有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三位专家讲演,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信息研究部Abdces SatterC Chandry的“知识管理教育的前景”,澳大利亚爱迪斯·利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院的Mark Brogan等三人合著的“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图书信息教育毕业后的知识管理”。英国楼柏格大学信息学系的Aime Morris撰写的“知识管理,图书信息学毕业生的一种机遇”。总之,这方面的课题在这次大会上极受重视,也可以说这是图书信息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和转折点。

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已经讲了好几年了,早在1998年,美国学者Peter Drucker就指出应该注意的是未来的公司要成功最先就得依赖知识,而不是信息。1999年,他曾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信息革命实际上是知识革命,能使信息有序化不是依靠机器。计算机只不过是一片扳机或者说是一块敲门砖。软件能够对传统的工作重新组织,它能够以数百年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知识的应用,特别是系统化、逻辑化的分析使人类更加进步,所以关键的问题,不是电子而是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最近,许多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应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硬件技术问题,包括知识的存储,回溯与传递;二是涉及到整个软件问题,应包括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创新。

图书信息学系的知识管理课程目前在国际上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19所,英国有9所,加拿大有4所,澳大利亚、新加坡各有一所大学开设了专门课程,一般都是研究生课程,也有的是本科生的课程。一般说来,知识管理的课程包括:

(1)基础知识:包括知识的定义与组成;知识的来源;知识工作者,知识资本;知识的组织;知识的管理过程;知识的共享模式等。

(2)知识技术:总论一般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的选择与设计问题;知识管理的架构;知识管理的工具与应用;文献管理系统;局域网内的网络;因特网等。

(3)知识加工:包括知识的检查;知识的捕捉与采购;知识的测定;知识资源的组织与分类;知识的发展与维护;知识的存储;知识的查索、回溯、利用与再利用等。

(4)知识的应用:包括对企业的咨询和对信息技术公司的调研;在不同部门和工业中的知识管理的应用;在某机构中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等。

(5)关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差异。

┌───────────┬────────────┐

│信息管理 │知识管理│

├─┬─────────┼─┬──────────┤

│ │ │ │集中在知识的更新、创│

│1 │集中在信息组织方面│1 ││

│ │ │ │新方面 │

├─┼─────────┼─┼──────────┤

│ │更愿意选择静态│ ││

│2 │ │2 │具有引导性的作用│

│ │的事物│ ││

├─┼─────────┼─┼──────────┤

│3 │文献→信息→中心 │3 │人→用户→中心 │

├─┼─────────┼─┼──────────┤

│ │ │ ││

│4 │强调处理与保护│4 │强调利用与共享 │

├─┼─────────┼─┼──────────┤

│5 │依循客观规律 │5 │增加知识源的价值│

└─┴─────────┴─┴──────────┘

2.1.6书目与书目控制专业组今年的专题研讨会搞得特别活跃。我们知道,书目与书目控制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国际图联在这方面特别重视,这个专业组这次开了4次专题会,收到的论文达到30篇。

第一次是公开论坛,主要由本专业的核心课题负责人介绍“通用书目控制与国际帅MARC”的情况;“2000-2001年度分类与索引”的活动汇报;“1997-2001年度关于编目工作”的情况汇报;以及关于“书目工作2000-2001年度”的活动汇报。

第二次的中心主题“目录:是不可缺少的,还是多余的?”由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服务中心主任米切尔·哥曼(Micheal Gorman)等4位专家作关于“21世纪书目服务工作的展望”讲演。

第三次的主题是:“21世纪的信息交换工作:格式与标准化”。这次研讨会的论文有13篇,主要是对国际通用MARC手册,目录格式,第二版的杜威格式、分类法、馆藏形式、音乐与电子资源著录格式,电子出版物著录指南、地图的著录等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第四次研讨的主题是:“什么东西才能使国家书目工作做得更好?目前状况与未来展望”。国际图联特别组织了国家书目和国家书目服务国际大会,这里包括了欧洲美洲组、非洲中东组、亚洲、大洋洲组,各个组都在这次研讨会上对国家书目工作进行了探讨。

2.2客座讲演:

客座讲演是国际图联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是由专业委员会选择一些热点问题,邀请国际上著名的专家来讲演,这些专家有的搞过图书馆工作,有的是在相关的公司里有成就的研究员,讲演相当受欢迎。本次大会共组织了以下4次客座讲演:

2.2.1美国IBM公司知识管理机构执行主任Laurance Prusak,讲演的内容是“知识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2.2.2美国国家数字图书资料负责人James Billington,讲的内容是“在网上支持图书馆及美国人的记忆”。

2.2.3美国大学华盛顿法学院法律教授Peter Jaszi,讲演的内容是“知识产权法的辩述,对图书馆馆员的挑战”。

2.2.4第4次客座讲演会的主题是“美国的图书保护工作:合作的典型事例。”由美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委员会主席Eeama Marcum等三人主讲。主要内容涉及到(1)馆藏资源存储的环境控制;(2)防灾的措施;(3)纸张与图书的保护与修补工作;(4)照像的保护工作;(5)公共图书馆的图书保护工作;(6)历史资料收藏品的保护工作;(7)图书馆内文库的装订工作。这些方面美国做得相当细,所用的材料和设备都非常先进。

2.3实业的最新进展:

图书馆是为科学、教育、文化、经济建设服务的社会公益部门,但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国际图联设了35个专业组,社会上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与此相关的实业公司。

国际图联充分利用这种天然的关系,进行了牵线、搭桥,互相联络,互相促进。今年邀请了一些有实力的计算机、网络公司的资深研究员来介绍他们的最新实业进展,受到大家的欢迎,现介绍几家公司有关情况供参考:

2.3.1VTLS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有25年的历史。创造智能型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自认为已经成为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集成的世界领导者。现有32个国家,900多个图书馆使用该公司产品,今年该公司提出了3V新产品,即Virtuel ILS(虚拟集成图书馆服务工作),这个系统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引进编目和显示记录;Vista CPS(展望相关的成套产品),这个产品开发了RFID(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此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搜索、识别信息系统,帮助图书馆管理好书架上的图书,准确算出馆藏数并有防盗功能,还可以自动借书、自动还书;Visual MIS(多媒体与图像解决方案),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将文献、地图、幻灯片、照片、卡片目录、手稿、缩微品以及透明画等进行数字化,为数字图书馆助一臂之力。

2.3.2 3M公司 该公司主要生产图书监测器,199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推出了自动借书、自动还书、自动分类(分大类)的特别设备,这次推出了一种图书自动加工设备。因为图书馆打书标,贴书标是一件又细又繁、又不能缺少的工作。所以,这次推出的书标自动打印、自动粘贴设备,很引人注目。

另一个项目是图书馆与商场(超市)联机服务器,经过深入调研,该公司发现到图书馆借书的人,几乎大部分人都要到超市去买东西。所以在商场或超市设置一个联机服务器,可以让读者顺便在超市的服务器上查寻自己所要的书,进行预约和办理续借或还书手续,这样非常方便读者,很受欢迎。

这个公司今年在大会上还推出RFID(无线频率识别系统),和VTLS公司一样,为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创造了新设备。

2.3.3 OCLC有限公司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OCLC作为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合作伙伴”。重点介绍了:(1)CORC,资源编目的联机合作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协助图书馆的同行通过地方上的、网上的电子资源,增强资源选择、著录、维护和提供检索等方面的合作功能;(2)为全球用户提供馆际互借,OCLC的第一检索服务内容可以从全球9000种期刊中提供全文服务,包括电子文库的在线服务、论文、电子期刊,在线资源以及数千万条的书目数据等;(3)图书保护工作,这方面主要有馆藏数字化、缩微品的保护、缩微品的扫描等。

2.4张贴宣传:

宣传工作在每次国际图联大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各个国家,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会都可以在这里张贴他们自己的宣传品,但要事先预约版面。这次大会的这项内容较为丰富,大家都很有启发,我们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印象较深:

2.4.1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介绍。譬如说,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占了一整个版面,除了简单的内容介绍之外,整个版面几乎都是外景的立面图、效果图,内部的布局图、设计、装潢,创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确实很有特色,同时还推出一个“世界向该馆捐书活动”的广告。我国重庆图书馆也搞了一张32开的宣传广告,尽管少了一点,但作为中国也占有一席之地,特感亲切。

2.4.2国际上的各种学会,基金会,学术团体等组织的各种研讨会,从主题、内容、时间、地点等都尽量宣传,鼓励大家参加。

2.4.3举办研讨班的宣传,这方面宣传都做得较细,甚至研讨、讲授的内容大纲都被列出,吸引大家来积极参加,如南亚图书馆研究中心准备搞个讲授班,内容有:(1)地区性的图书保护研究;(2)地区性的各个国家报纸的保存与利用;(3)全球及地区性的资源合作项目研究等。

2.4.4有些国家还专门介绍该国的知识社会机构情况,如土耳其国家有个知识资源部,部级以下设置的部门有:(1)高级科技委员会;(2)知识学会;(3)远程通信的事务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电子贸易、电子安全、隐私权、因特网以及相关法律等;(4)实业方面管理,包括硬件、软件、传输内容,研究与开发的出口,政策的制订等;(5)知识管理的各种经费落实;(6)知识社会的各种组织管理,如网络建设、网络管理、项目支持、数据形式,尖端项目,公共索取,安全防范等。

3.展览盛况琳琅满目

这次国际图联大会的展览确实是琳琅满目,盛况空前,共约有149个公司参展,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约3000平方米的展厅,几乎天天都是人挤人,据我们观察,大至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3.1出版社的新书展览,纸质新书宣传少了,电子出版物多了,网上的资料推广、宣传多了,特别是宣传推广网上全文数据库、网上工具书、网上报刊等等,几乎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联合国出版物摊位的纸质出版物最多,但也有一些带宣传的电子载体,有许多光盘可随手取用。

3.2设备方面的展览,过去是各种家具摆了一大堆,这次的特色是图片化、文字化,小模型化。宣传效果极佳,譬如说Space saver公司推出的密集书架,使用小马达,利用光电感应原理和单片机控制,使用起来更安全,更可靠,二方面不用链条牵动,省去了脱链维修的麻烦;另一方面,倘若书架中有人,管理人员又不知道,打开开关会发生安全事故,利用光电感应,可保证绝对安全。

3.3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这次展览会上,德国赛数公司推出的现代化扫描设备极为吸引人,这种扫描仪从速度到色彩应是绝对可靠的。它既可扫描纸质资料也可将缩微资料数字化。被扫描的纸质资料不必拆开,而扫描的原稿幅面达841mm×594mm,国内的许多同行看后,都有大开眼界之感。

3.4今年图书馆家具设备的展览不多,从许多宣传画册上看,似乎一改过去钢木结构、塑料制品的局面,大多数以原木料为主,当然设计方面也有许多新颖独到之处。

3.5在这次展览会上,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标引工作网上化,极为受人青眯,参观咨询的人也为数不少,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分类表和主题表数字化之后上网,叫做Classification Web and Subject Headings on the WWW。只要在网上连接好,网上分类法和标引工作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帮您确定馆藏资料的分类号和标引词,这项工作准备今年秋天正式推出,但据展览的人介绍,到展览前,就有约5800家单位和该系统联系,希望能用上。

4.实地考察收获多多

参观考察当地图书馆的活动是每届国际图联大会的重头戏之一。这次大会的会址选择的海涅会议中心位于波士顿市公共图书馆和剑桥学区附近,有些图书馆步行都可以走到,所以这次大会总共组织了46个参访团,考察了22个图书馆和有关单位,参加的人员达1391人次。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波士顿市公共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8个图书馆。

4.1哈佛燕京图书馆。成立于1928年,现有藏书超过100万册(件),其中中文图书约56万册,(除了国会之外为第二大),其中还包括我们的延安小报、文革小报等资料,建筑物较老,阅览环境稍挤一点,但很幽静,库房太紧,藏书量较多,密集书架安装的时候可能很先进,但现在看来也有问题,电动开关稍不小心,人会被夹在里面,很不安全。

4.2美国东北大学图书馆。从布局到设备都较现代,一进门厅,室内可以说一览无遗,没有走廊、过道,个别地方用玻璃软分隔,工作人员十分友善,服务全部电脑化。该馆有个特点就是将档案资料都放在图书馆古籍善本部门之中。

4.3波士顿市公共图书馆。该馆总馆就在大会附近,另外还有28个分馆。总馆的建筑从里到外,既有传统又有现代化的设施。因为有部分是扩建的,但是衔接得天衣无缝,这个馆除了正常向读者开放借阅外,还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各种图书讨论小组、家长讨论组、终身学习讨论组、学术讲演会、成年与少儿电影欣赏、儿童故事会等。各种文化活动十分红火。

4.4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收藏中文图书的主要图书馆之一。整幢建筑物也很传统,但内部的功能布局幽雅。特别是研究厢的设计尤有特色,这个馆按照学校最重要的院系将其相关专业的图书资料都相应集中,研究人员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很受欢迎。该馆非常注意收藏我国新出版的图书和旧书重印的资料。我们去的时候该馆新订购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也刚刚运到,浙江图书馆三十年代出版的《文澜学报》该馆还珍藏着,很受重视。

4.5新泽西州蒙茅县级图书馆。该馆外观看来比较普通,但是室内的布局装潢却十分吸引人,就象超市一样。一望无际的阅览区除了服务台隔了小间和少儿部之外,全是“图书和读者混合体”,呈现出一片自由阅读的氛围,二层西边设置了蒙茅县地方资料研究室,从地板、阅览座到书架,全用红木。令人感到高雅、庄重,气派非凡。

4.6纽约市公共图书馆。位于该市中心的第42街第4-5大道上,地处最繁华的位置,内部设计和阅读环境却十分幽静,可谓名符其实的“闹中取静”。传统式的建筑物,上下大厅,走廊过道不少,但是大空间的阅览室会令人茅塞顿开。中间至少有500席位的阅览大空间,参考工具书都放在四周壁柜中(可以随便使用),中间的服务台和书斗相连。读者需要的图书资料,只要在阅览桌上打开电脑,输入书名或索书号,其信息就可马上传输给相应的书库,工作人员就可以把书找到放进书斗,并直接送到读者手中。

该馆的宣传工作极有特色,各个部门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推出最新书目、最新活动项目或研究成果,极力介绍自己的服务特色,希望能多吸引一些读者。

5.点滴体会

能够有机会参加这种高档次的国际学术大会,大家都感到机会难得,都想多学一点、多了解一点、多带一点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多出一份力量,尽管前后只有短短的几天会议,体会却十分丰硕,在此我们想简述几点。

5.1图书馆事业在新世纪中的发展必须依靠不断研究、不断交流、不断创新,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否则会有被社会抛弃的危险。

5.2重在参与,应当积极鼓励同行参加,在参加时,还应积极深入进去,争取为大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国争光。

5.3为了取得更大的效果,学好外语十分重要。外语过关了,领导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就可以多取一些经回来,为本单位、为本国的图书馆事业多做点贡献。

5.4要加强对自己的宣传,这次展览会上见不到中国的摊位。张贴栏中只见到小小的一张重庆图书馆简介,这和我国几千个图书馆的现实太不相称。我们应当有一席之地。

5.5学会工作,我们认为有好多方面可以借鉴:一是学术研讨会,除了图书馆界专家的专题研讨之外,形式可以多样化,一些和图书馆事业有关的企业研究员也可以邀请,他们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极高的造诣;二是专题研讨会可以以各专业为主,这样各专业都要出高招来吸引听众,吸引会员,增加会员,增强凝聚力;三是参观访问要有目的,形式要多样化,要让大家有收获,像国内开年会都要安排风景旅游不可取;四是论文集可以根据情况出张CD-ROM,这样既便宜,又方便,效果又好;五是经费的筹措可以多渠道进行,可以考虑从几个大的方面多做工作,如出版社、杂志社、报社;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公司;电子出版物、网上资源的推销商;图书设备公司(传统的和现代化的);另外,图书馆界自己也应积极支持自己;六是全国学会不一定在北京开,省学会也不一定在省城开,这样各个地市都有机会当东道主,大家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促进该省、市(地)的领导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支持和重视。

标签:;  ;  ;  

知识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新变化--第67届波士顿国际巡回赛大会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