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认知与情感两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为此,我在平时家访和日常生活中很留意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课外兴趣。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岁数是9岁,然后介绍老师今年刚好33岁,让学生分小组结合日常生活、家庭中生活变化的数据编写类似的应用题。在交流中既感到亲切,又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基础训练,发展能力,学会求知
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讲会、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想会、练会的。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这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心理学知识,学习知识有两个智力背景问题,凡是新知识与智力背景近就容易掌握,反之就不容易掌握。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时,通过让学生看、量、想、联,调动了学生原有的智力背景,密切了它和新知识的联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所谓看,就是引导观察,引导学生看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量,就是让学生摸一摸各边,量一量各自的长度。通过这两个过程,使学生有了这些图形的正确表象,然后启发学生想,除了这些图形的各自特征外,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这些图形的异同点。这样层层引导和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就水到渠成地抽象出来了。最后是联,就是联系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门框、窗的铝合金框、黑板木条框……以巩固强化初步形成的概念,达到新知识的内化。这样的教学过程动静有致,学生学习过程兴趣保持较好,参与的密度也较大,同时,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也获得了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三、以学生为主体,推进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学课本。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前后联系比较密切,通过“温故”较容易实现知识迁移而获得新知。这样的内容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自学课本时,要明确提出目标:要学什么?怎么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一揽子提出自学提纲,也可以在自学的各阶段适时点拨暗示。要尽量提醒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展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如“千米和吨的认识”这一单元就蕴含着很丰富的现实内容和学生的经验知识背景,要善于巧用距离学生最近、最熟悉的东西,如粉笔、课桌椅、黑板、学生身高和体重等等。这样长期的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就会养成把教材内容和现实数学因素联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思维的灵活性也逐步得到了培养。
2.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品德。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互助精神和人际关系,又能够拓展学生思路,解决一些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搭配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性格差异;二是人数不宜太少,一般六人左右为宜。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采用激励性轮流担任。合作学习不一定只是讨论、交流一些数学中的问题,还可以自主地自学课本内容。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随时了解掌握各组的信息动态,需要及时帮助、点拨、指导,能解决的特殊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及时解决,带普遍性的可带到课堂上各组交流时再解决。
3.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索。质疑和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质疑不能只是停留在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后教师问学生“会不会”、“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基础上,而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碰到疑惑时的有感而发。所以无论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做作业、教师讲解时还是在课外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予以热情帮助,都要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爱心和诚心。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受年龄和知识经验两大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首先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其次是对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教师的预期目标不必是单一的要求人人都能成功,要充分估计部分学生或许会失败,所以要耐心疏导和允许反复,要时时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四、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批改
为了达到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的目的,练习的当堂批改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练习的当堂批改可以有下面几种方式:
1.当堂巡视批改。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做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让学生及时纠正。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使学生既能及时知晓对错、立即纠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厌烦情绪和负面定势的产生。
2.在学习小组中互批互纠或互批自纠。练习完成后,在学习小组之间交流,互相批改或指出错误以后自己批改,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提高辨识能力。
3.学生自我检查校对。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内容,整理练习过程的思路,逐步养成检验结果的良好习惯。
总之,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个性潜能,为他们点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提高认识、掌握方法、获得方展,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论文作者:耿春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数学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