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农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乡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乡村论文,结构优化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转换之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待实现的重要命题,其目标概念已广为人知,而具体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整个进程,乡村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忽视。笔者认为,考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乡村的相关问题,特别目前我国乡村发展已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及其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将最终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本文意就此展开初步的论述。

一、中国乡村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回顾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国半个世纪,中国乡村变迁的步伐举世瞩目,然而其产业结构的变迁节奏并不理想,而借助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其定向,更是时日尚短且力度不够。不难理解,乡村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趋势会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程,所以考察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必须弄清乡村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惯性条件。

新中国乡村产业发展变迁以1978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具有决定意义的显然是第二个阶段,在这近20年中,中国乡村产业总体发展变迁速度远远超过前30年。下表为我国1978—1994年乡村分行业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从中可以明显反映乡村产业变迁一些量和质的变化。

分行业乡村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合计农、林、 制造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 批发零 金融

牧、渔业

仓储及 售贸易 保险业

邮电业A 餐饮业B

1978 30638274881734 230 80

5211

1981 32672289801981 297 101

7510

1984 35968300802549 811 317 29912

1987 390003087032971431 562 60716

1990 420103333632291523 635 69323

1993 442563325836591887 800 94932

1994 446543269038492057 908 1084

1995 450423233539712204 983 1170

年份 社会

卫生体 教育文 科学研究 国家机关 其它

服务业 育和社 化艺术 和综合技 政党机关

会福利业 术服务 和社会团体

1978 12

116

357 37 521

1981 4673

238

1636 819

1984 12299

288

1274 1305

1987 138

127

314

16

120 1502

1990 156

137

310

20

150 1798

19933671

19944064

19954380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49—50)中国统计出版社

由上表可见:这20年中,整个乡村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虽有增加,但变化幅度并不大,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却有巨大的增量。就制造业而言,1995年是1978年的228.95%,而建筑业则翻了近9倍。 从事第三产业仅以A、B两类从业人员考察,截止1995年已超过2千万, 是1978年其总量的15倍有余。另外,1995年乡村非农产业从业人数较1994年上升3.8%,其中乡村工业从业人数上升2%,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6.3%〔1〕。这种分行业(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乡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即其产业结构不断趋于轻型。但同时,乡村产业结构变迁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截至1995年乡村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仍是乡村非农产业从业人数总和的3倍。

由上表可见乡村第三产业中文教事业的从业人数在过去十数年内变化并不大,而截至1995年,乡村人口绝对数量已由1978年的79104 万人增至近91675万人〔2〕。即便不考虑经济增长对加速人力资本开发的同比例要求,仅就机械增加的人口综合教育需求,乡村各类教育的供给已存在极大的缺口。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下,乡村教育超负荷运作,使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更为薄弱。

至1995年,乡村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从业人数已比1978年增加2000余万人。且1995年乡村工业人数已达到7100万人〔3〕,事实证明, 乡镇企业对于发展乡村经济,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市化和支持农业是必要的,但其一般存在起点过低的严重缺陷,这种低起点高增长的模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极强的,诸如“五小企业”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了乡村人民的生活,而且基于各种原因这种生态恶化仍在不断蔓延。

前文已对乡村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作了初步的阐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联系起来,显然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条件是极为薄弱的。而要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目标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设计适合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变迁目标。事实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分层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总的来说,乡村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自身必然要具备可持续增长经济的能力,也就是要保证有相应产业的经济增长点,而不能过分依赖城市的滞后扶持。同时,乡村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要有相应的社会稳定条件,而诸如隐性失业问题的控制又显然有赖于乡村产业结构质的变迁。生态可持续在乡村社区其下限是要求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控制在乡村环境自净能力和乡村的生态系统更新和平衡能力的范围之内,而显然这又与乡村落后产业如“五小企业”的淘汰和更新速度直接相关。基于我国国情,经济可持续在相当长的时期会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应在其社会环境价值及经济实力的约束下,确定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与优化的最佳程度,使乡村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二、可持续目标约束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注意的问题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发展整体目标能否实现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一些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正常渠道,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在此,提出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第一产业的发展为代价

近年来,一些地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只有“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忘记了“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道理,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和放松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致使农业生产发展萎缩,其后果不堪设想。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必须要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条件,我们并不需要单纯追求产业结构的轻型化,事实上我们更需要牢牢把握乡村经济可持续的基点,即具体乡村农业的最低目标发展水平。当然,强调在乡村产业调整过程中把农业放在首位,决不是把乡村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对立起来,特别是当某些乡村第一产业的生产出现问题,就严重影响其第二、第三产业调整的计划,该调整的也不再调整,这也是不对的。此外,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适度推进其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经营。

2.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需加强宏观调控

事实证明,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消极的一面,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要充分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并要提高其宏观管理和控制的效率。而近年来,由于缺乏必要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偏差,严重影响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一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受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比较利益低下的农业生产要素纷纷向效益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使产业结构趋向短期利益的结构;二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在局部利益驱动下,各自为政,缺乏宏观布局,导致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趋同。显然,市场经济的自由调节功能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绩效并不理想,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要以国家作为乡村产业及整体可持续发展利益的代表者、监督者,由其有意识、有目标地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地区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区内及跨区合理配置,促进地区及整体乡村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3.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升级

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是乡村劳动力,其群体素质结构是影响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乡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简而言之,即乡村劳动力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比例情况。这一标准一般定为技能等级或文化程度等。通俗地讲,乡村劳动力素质结构主要是指劳动力中体力与脑力劳动力的比例。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之相对应。乡村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其所需的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也即有一个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的问题。目前,我国乡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现状是,乡村劳动力中体力部分仍占绝大比重。据统计,目前乡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9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9%,大专文化程度以上者仅占0.17%。〔4〕乡村劳动力群体素质低下,缺乏专业技能,致使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阻碍了乡村产业结构的成长。但是,在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各地重视的往往是物化投入,而极少关注劳动力素质及其相对结构的升级。在此条件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必须要把乡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升级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要实现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升级,又直接涉及乡村人力资本或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主要也即劳动力素质的适度提高问题。在人力和物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基础教育把关,充分重视乡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其相对结构的升级,在具体的乡村,订立具体的现实目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知识失业”和实质性的教育浪费,努力使乡村产业的发展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使劳动力结构素质升级的速度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同步。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些思考

前文已初步述及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其现实条件,要使不同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约束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显然要借助相应的外力调节具体乡村产业变迁的内在趋势,并根据具体乡村的实际情况,确立其具体产业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但总的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为目标的乡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简言之,乡村农业可持续是乡村产业可持续目标的基础,也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在笔者看来,问题的解决将最终取决于各地乡村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调整种植业的品种结构。面对越来越强的市场需求约束,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必须做相应的调整,粮食方面的重点是尽快改变品种单一状况,逐步淘汰那些无市场需求的低劣产品,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生产,即更新或更换稻谷、小麦、玉米的品种;第二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元种植结构。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要尽快从粮食生产中独立出来,由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逐步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相结合,农林牧副渔相互促进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再挤占良田,而应放宽视野,在“四荒资源”开发上下功夫;第三,农业生产要向深度发展,拉长农产品增殖链条,获取增殖效益,农业生产要尽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加工、销售分割的局面,生产要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采取农工结合、农商结合的方式,组成种养加或产加销一条龙,实行贸工农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殖,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以创造地区优势及乡村工业适度规模为目标的乡村工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工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势必要突破原有的分散格局,走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及某一行业中相对集中。而相对于不同的乡村,其实际的自然及经济背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具体乡村工业起步及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势必要根据其现存条件决定具体的发展方向。但事实上,乡村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现象极为严重。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在行业、产品结构和技术档次上,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致使其争夺原材料和争夺市场的低水平竞争激烈,极大地影响乡村工业地区优势的发挥及其层次的提高。为减少因各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损失,对于已具备一定自然或资本优势的乡村工业,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保持并扩大这种原有优势,进而创造开发新的乡村工业支点。而相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地区的乡村工业,重点则在于避免盲目模仿并借助内生或外生的经济及非经济力量及时确定待发展的优势工业方向,找到在城乡工业梯度转移过程中自己的最优位置。

由于城乡相互隔离体制的制约和“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化政策的束缚,特别是一起步就受到市场机制自发、盲目的调节,乡村工业企业走上了一条无序、分散的发展道路,在布局结构上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据统计,目前乡镇企业有80%以上办在村里,12%左右办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办在县里。这种乱铺摊子的分散布局, 极为有害。这种布局除了引起土地资源的浪费,破坏农业基础,造成乡村工业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的弊端外,由于乡村绝大多数地区缺乏基础设施,企业只能自办交通、通讯及能源供给等公共基础设施,这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乡村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绝大多数乡镇工业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生产要素的积聚程度很低,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层次过低且分散的乡村工业企业,其“三废污染”难以治理,乡村环境污染的局面日趋严重。要实现乡村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适度规模经济为目标,根据具体乡村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决定具体行业、产品的取舍和集中的程度。

3.以乡村适度城镇化为载体目标的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它要求尽可能接近消费市场。只有存在一定的城镇载体,商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才有强大的现实需求。越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第三产业就越发达。显然,要实现乡村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为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载体,而这又必将直接关系到乡村城镇化的模式及乡村城镇化的速度问题,也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显示,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都是由城市吸收农业土地转移出来的过剩人口。而我国城市人口严重膨胀,且本身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转入到劳动力短缺的城市。近十几年来,各地在实践中,采取在农村范围内发展非农产业与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的方式,累计转移了1.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通过发展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把滞留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道路。然而乡村城镇化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也并非乡村城镇化的速度越快,其规模越大就越有利于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乡村城镇化是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超越具体地区经济实力的乡村城镇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其产业发展基础的薄弱和其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要实现乡村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乡村城镇化的适度问题,在打破城乡封闭体制的过程中,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及地区特点逐步、有序地实现具体乡村的城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第三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正确确定各类乡村不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最终把乡村第一、二、三产业直接联系起来,在这种崭新的乡村产业结构中,优化乡村资源及劳动力的配置,才能保证乡村各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3〕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4月第3页。

〔2〕199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第45页。

〔4〕夏积智:《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6月第14页。

标签:;  ;  ;  ;  ;  ;  ;  

论农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