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会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会利用一定的问题或者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在讨论、观察、思考、实验等各种活动中实现知识理解与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不难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从以往“灌输式”的手段转化为了“引导式”的方法,而这种方式显然更容易促进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知识理解。为此,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与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趣味教学,激发探究意愿
由于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发挥的作用,所以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进行改变,将以往比较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此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以《有理数的乘方》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我将一个趣味性的故事融入到了教学内容当中。故事内容是:在古印度有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国王,他的臣民都十分畏惧他,所以总是寻找各种新鲜玩意儿讨好这位国王。有一次,宰相偶然间知道了一种新的棋类游戏(国际象棋),他马上来到了宫殿当中,并在大殿上向国王展示了这种游戏的规则。了解了规则之后,国王马上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于是,为了奖励宰相,国王让他提出自己想要的任何礼物。但是这位宰相在思索了一下之后,只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十分简单的要求:“请尊敬的国王奖励赏赐我一些小麦吧,就放在这个棋盘的格子当中,从第一个格子到最后一个(64)格子,放入的小麦数量分别是1、2、4、8、16……”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学生:“大家觉得故事中的数字排列顺序有怎样的规律呢?按照这种规律,怎样表示最后一个格子的小麦数量呢?对于宰相的要求,国王最后能不能满足呢?”最终,通过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深入探究这一节相关知识的意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问题入境,引导知识探索
正如前文所述,探究式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将“灌输式”的手段转化为了“引导式”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索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同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点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探索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探究效果。
如:教学《立方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知识探索。同时,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探索更加有的放矢,我根据这一节的知识重点,用一些具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点拨:(1)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8,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a,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增大1倍时,它的棱长是多少?(3)什么是立方根?和﹣有怎样的关系?(4)立方根具有怎样的性质?立方根和平方根有怎样的异同点?接着,学生依据这些问题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了自主性的探索。之后,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多数学生都对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
3.巩固练习,促进知识内化
要判断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此,在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后,应及时组织其进行多样化的练习活动,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如:完成《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练习活动。在这次练习中,活动的主体就是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学生经过实地观察,认为可以利用阳光下短段木棍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了实践方案。而通过不断的测量与计算,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准确地求出了旗杆的高度。由此可见,在探究式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恰当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极为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模式有更加熟练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具体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使该教学模式的积极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文丽.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9,(11):88-89.
[2]孙晓亮.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浅析[J].魅力中国,2018,(47):204.
论文作者:陆昌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正方体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式教学论文; 立方根论文; 国王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