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城市整体供电需求持续增加,在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电力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输电设备运行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确保城市正常供电,加强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志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建立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着手,进一步分析了输电设备状态检修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并深入探究了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及应用,望对我国未来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建立应用
当前,输电设备维护一直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定期检修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科学依据和合理性,但检修工作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评估,尤其随着近年来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输变电设备不断增多,定期检修工作量也随之剧增,出现检修人员短缺,劳动强度较大,例行运行巡视工作基本无法保证。因此,按电网目前的设备状况,按不同区域、不同地段、不同设备情况,依靠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和长期以来积累的运行检修经验,从实际出发实行输电线路由定期检修过渡到不定期的状态检修,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
1建立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中包括送电线路四项内容,即巡视、检测、维护、检修等部分项目、周期的规定,运行、检修人员将整年奔波出差在外,检修、运行维护设备工作仍难以按标准要求完成,同时备注栏内的延长或缩短周期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差,改变输电线路单纯的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设备检修制度,实现状态检修,可以减少检修的盲目性,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促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更新。开展状态停电检修,并非一味延长现行规程中的线路停电检修周期,通过对线路的巡视、检测和评估分析,对运行状态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线路、区段或部位进行停电检修。状态停电检修周期较固定,停电检修周期可长可短,从而以具备较强针对性的状态检修来取代以往略具盲目性的固定周期检修。当然,针对目前线路的实际健康水平,如果全面开展状态停电检修工作,将有大部分线路或区段的停电检修周期得到延长,同时人力付出和成本支出也将得以降低。
2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
2.1 状态检修的组织及管理支持
开展状态停电检修工作,必须从生产一线工人各级管理层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及管理流程,在车间和公司管理层面,应分别成立状态停电检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状态停电检修工作的开展。同时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线路状态停电检修实施细则和线路综合评估分析方案,状态停电检修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综合评估分析环节,从线路生产人员到班组、车间生技组、公司专家组等各层面,必须做到层层参与,层层负责。只有依据准确的评估分析结果,才能科学、合理、安全地确定状态检修周期及方案的实施,并就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的形成及流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及管理保障,形成科学有效的常态机制。
2.2 状态检修的测量及技术支持
输电线路主要由杆塔、基础、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元件构成,它地处野外,直接受到风雨、雪、雾、冰、雷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另外,工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采石放炮、农田改造、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因素也直接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知,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相当恶劣,运行状态也复杂多变。因此,要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有效的开展状态检修,应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实时监测系统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第一,线路绝缘监测,包括瓷、玻璃及合成绝缘子等不良绝缘子及低劣质绝缘子的巡回检测系统;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检测。检测周期根据绝缘子劣化率确定。第二,雷电监测,依据雷电定位系统,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落雷密度、雷电日、雷电小时、雷电流幅值等参数。第三,导地线和金具监测,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第四,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第五,交叉跨越监测,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地点、位置与电力和通信线的交叉角、距离、测量时温度等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及时补测更正。第六,接地装置监测,建立方便快捷的接地装置测量系统,实现定时巡回检测的测量系统。第七,结合各类树种的季节性生长规律,分析通道内未砍伐树木,应有树种、数量、对导线距离,分析季节性生长规律,确定砍伐时间。
3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及应用
状态检修管理及检测等均为流程有效运作的基础保障和必要的前提条件,而输电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主体是其工作流程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输电设备基础数据的收集是状态检修的第一个环节,数据主要来源于设备投运前竣工图纸、资料及日常周期性及非周期性的巡视,包括设备本体缺陷、交叉跨越等信息,建立详实的设备台帐并掌握每条线路真实可靠的运行状态。根据管辖输电设备的基础信息结合MIS评价系统对线路一般状态量及重要状态量分项打分,将线路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归类,根据设备程度不同划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四种状态。在输电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班组、工区两级设备评估,结合职业风险管理体系,综合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性及社会影响等进行。根据工作性质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将输电线路检修分为五类。根据输电设备评估,通过分析诊断为大修技改、反措落实或日常消缺等检修策略,则制定检修方案,否则进入正常的巡视环节。对应检修策略列入相应生产检修计划,组织实施,完成后进行二次评价及综合评估,重新确定其运行状态,实现闭环动态流程。以110kV辛留线为例,通过班组巡视发现辛留线杆塔左横担锈蚀严重,将锈蚀程度进行量化并做好记录,班组在线打分评价,一般状态量扣分为0,重要状态量扣分为8,总的状态分为8,评为异常状态,根据班组及工区两级评估并商讨检修策略,归为C类检修,且通过公司生产技术部门专家的评审批准,实现三级评估;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现场勘查、方案的制定及停电检修作业完成,班组及工区进行二次评价;修订评估报告,110kV辛留线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完成状态检修流程的全过程,较定期检修模式问题诊断准确、及时,停电检修目标明确,不盲目,检修流程清晰,安全快速的消除缺陷,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输电线路铺设范围逐步扩大,为确保城市正常供电,加强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模式志在必行。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务必要全面提供状态检修的组织及管理支持以及态检修的测量及技术支持,并时刻将状态检修管理及检测作为实际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和必要前提条件,不断健全输电设备状态检修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城市输电设备运行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鸿斌,王晓静,胡文丽.浅谈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262-264.
[2]崔鸿斌.基于带电监测的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C]//供电企业带电作业技术研讨会.2011.
[3]叶国栋,王业华.带电检测在设备状态管理中的应用[C]//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2009.
论文作者:裴景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周期论文; 工作论文; 杆塔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