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畸形辅助诊断及辅助矫治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牙颌畸形辅助诊断及辅助矫治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柯杰[1]1995年在《牙颌畸形辅助诊断及辅助矫治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指出牙颌畸形是先天或后天的各种因素作用于牙、颌、面所造成的形态与功能的异常。由于造成牙颌畸形的因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正确的诊断与正确的矫治设计,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通过建立口腔正畸微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微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系统以及牙颌模型三维测量分析系统来获取并管理患者的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辅助诊断与辅助矫治设计,提高正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论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 论文第一部分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了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测量分析系统,并设计加工了一台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扫描仪。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与特点: 1、可进行牙颌模型的三维测量,其测量精度可满足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2、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牙颌模型的三维图像。 3、可对牙颌模型的三维信息进行贮存。 4、系统具有辅助诊断和辅助矫治设计功能。 5、具有辅助教学功能。 6、该系统的建立为牙颌模型的三维测量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柯杰, 李忠科, 林珠, 赵桂芝[2]1995年在《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测量分析系统(一)──系统组成与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激光三维测量原理,配合机械扫描运动,建立了一套牙模型三维测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进行牙颌模型的三维测量、信息贮存、微机模拟排牙试验等功能。

白玉兴, 周洁珉, 王邦康, 祁鹏, 高洪涛[3]2004年在《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文中认为目的 :开发和研制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 ,以最终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 ,矫治各类常见的错畸形。方法 :自行开发和研制了先进的层析扫描技术 ,获得数字化正畸用牙颌模型的STL文件 ,研制了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牙颌畸形计算机辅助诊断与矫正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程序软件 ,可对建立的数字化三维牙模型进行三维旋转观察并进行各项牙齿、牙弓、基骨等项目的测量和分析 ,并自动输出模型的各项测量结果及诊断意见。应用本软件系统可实现可视化的三维矫正辅助过程 ,通过激光快速成型设备进行输出母模 ,并通过压膜成形器制作各个治疗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结果 :开发和研制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硬件设备系统及相应的软件系统 ,并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错畸形矫治模拟过程 ,并制作出每个矫正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 ,该矫治器具有无托槽、美观、舒适、可随时摘戴、高效、卫生及患者复诊次数少等特点。结论 :首次开发和研制了国产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 ,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是当今先进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正畸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祁鹏, 高洪涛, 张人佶, 颜永年, 白玉兴[4]2005年在《计算机辅助牙颌畸形矫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牙颌模型和牙颌畸形矫正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牙颌数字模型和矫治器械形状与性能分步获取制造方法的计算机辅助牙颌畸形矫治技术路线和具体实施方案,选择确定了所涉及的牙颌模型数字化、复杂曲面实体数字模型操作、中间牙颌模型成形三项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

王邦康[5]2005年在《口腔正畸矫治方法的新进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口腔正畸学是矫正各类错畸形的一门学科, 而矫治器则是矫正错畸形的各种装置。自从 1728年法国的Fauchard医生发明了历史上最早的 一种简单机械性固定矫治装置至今,已经有两百多 年了。这期间,正畸矫治器也在材料、工艺、原理、结 构、设计和方法等方

佚名[6]1995年在《临床论文摘要》文中研究指明临床论文摘要Begg技术Ⅱ类颌间牵引与后倾支抗弯曲在打开咬合中的独立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沈刚,王萍,刘侃为定量考察Begg技术Ⅱ类牵引及后倾支抗弯曲对Ⅱ'错病例打开咬合的独立作用,选择恒牙初期男女患儿20名,分成...

宁小娟[7]2007年在《牙齿数字模型的分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割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尤其是医学图像分割领域中。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三维网格模型的发展,分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拓展,从图像分割领域到三维网格模型的分割,分割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对基于牙齿数字模型的分割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文在对牙齿数字模型的获取技术、表示方法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牙齿数字模型数据作了大量而充分的前期处理工作。分析了牙齿数字模型的表示方法——STL,研究STL牙齿模型的两种文件格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牙齿数字模型的拓扑关系,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结构;实现了对STL牙齿模型的文件的加载及模型显示;研究了牙齿数字模型的面片拾取技术,依据射线与三角面片的相交测试理论对牙齿模型的表面三角面片进行拾取技术的实现。其次,在分析现有的分割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牙齿模型的分割方案、方法及流程。本文先采用三维交互标记控制法实现牙齿模型的分割,并通过分析该算法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案——标记区分法。该方案采用用户交互的方式输入标记,将标记作为分割算法的关键参数,利用标记来控制牙冠与牙龈的分割,确定分割结果的区域个数,此外在分割过程中采用设定阈值作为控制参数来控制堆栈的操作。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明显的提高了分割的速度,并得到良好的分割结果。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题以VC++6.0和OpenGL为开发工具,开发了虚拟牙齿矫正系统的分割模块,对基于牙齿数字模型的分割技术进行分析和实现,对牙齿矫正系统中牙冠与牙龈的分割算法和分割结果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本文实现的改进后的分割方法速度快、分割效果良好,整个分割模块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友善的人机界面,使它达到商业应用的标准。

胡兵波, 宋又廉, 陈龙安[8]1999年在《基于机器人工作原理的牙颌模型测量仪》文中认为根据机器人空间运动学原理,建立了牙颌模型三维测量分析系统。该系统不仅可进行牙颌模型的三维测量,而且可对测量信息进行存储和输出,以此来进行牙颌畸形的辅助诊断与辅助矫治设计。对系统的组成和构造作了概要介绍。

武倩倩, 赵桂芝, 柯杰, 李晓飞, 许诺[9]2012年在《改良Quad-Helix矫治器的临床应用——附110例复杂牙颌畸形矫治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型改良Quad-Helix矫治器的设计、制作和临床应用。方法:在传统Quad-He-lix矫治器和其他改良Quad-Helix矫治器的基础上,采用磨牙带环腭侧焊接阻挡丝的局部结扎方式固位。并通过典型病例介绍这种改良Quad-Helix矫治器的临床应用要点。结果:改良Quad-Helix矫治器可使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弓宽度扩大7.65 mm,正畸扩展效果明显,临床固位稳定可靠,制作和使用简单方便,且具有增强支抗、牙弓保持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辅助矫治复杂牙颌畸形。结论:改良Quad-Helix矫治器是一种性能良好、值得推广使用的扩弓矫治器。

张文健[10]2007年在《个体化直丝弓托槽及新型定位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畸治疗中,选用何种数据的托槽以及如何精确定位一直是正畸医生所关心的问题。合适的托槽、精确的定位将减少临床医生的各种弓丝弯曲调整、减少牙齿的往返移动,为高效、便捷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数字化牙颌模型基础上个体化直丝弓托槽及辅助定位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牙颌模型三维信息,建立具备咬合关系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诊断性排牙试验,预测矫治结果。第二部分:以排牙模型为基础,利用工程软件设计个体化直丝弓托槽,采用数控加工方式生成托槽实体。第三部分: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数字化托槽由排牙模型转移到原始错牙合模型,利用工程软件设计新型托槽定位托盘,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托盘实体,托槽就位于托盘后用于临床间接粘接。研究结果:在计算机中成功建立具有咬合关系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及诊断性排牙模型,利用工程软件及现代精密加工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直丝弓托槽及其定位托盘,并可用于临床。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和制造个体化直丝弓托槽及定位托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牙颌畸形辅助诊断及辅助矫治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 柯杰. 第四军医大学. 1995

[2]. 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测量分析系统(一)──系统组成与功能[J]. 柯杰, 李忠科, 林珠, 赵桂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5

[3]. 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 白玉兴, 周洁珉, 王邦康, 祁鹏, 高洪涛. 北京口腔医学. 2004

[4]. 计算机辅助牙颌畸形矫治技术研究[J]. 祁鹏, 高洪涛, 张人佶, 颜永年, 白玉兴. 中国机械工程. 2005

[5]. 口腔正畸矫治方法的新进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研究与展望[J]. 王邦康. 北京口腔医学. 2005

[6]. 临床论文摘要[J]. 佚名. 口腔正畸学. 1995

[7]. 牙齿数字模型的分割方法研究[D]. 宁小娟. 西安科技大学. 2007

[8]. 基于机器人工作原理的牙颌模型测量仪[J]. 胡兵波, 宋又廉, 陈龙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99

[9]. 改良Quad-Helix矫治器的临床应用——附110例复杂牙颌畸形矫治报告[J]. 武倩倩, 赵桂芝, 柯杰, 李晓飞, 许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

[10]. 个体化直丝弓托槽及新型定位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D]. 张文健. 南京医科大学. 2007

标签:;  ;  ;  ;  ;  

牙颌畸形辅助诊断及辅助矫治设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