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汪璐,张莉,汤永秋

浅谈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汪璐,张莉,汤永秋

汪璐 张莉 汤永秋

(新疆五家渠市第六师师医院 831300)

【摘要】通过探讨护士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是搞好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08-02

心理健康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关系协调,并利于个体很好地适应环境,充分发挥潜能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保持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搞好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

1.护士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1.1 护士心理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随着现代医学新模式—整体护理的诞生,心理护理成为整体护理的核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护士是临床护理的实施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自身需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时给予解决,把护理工作做好。因此,护士保持心理健康是做好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1.2 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健康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关系协调,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患者的需要并给予解决,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护士心理健康可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心理健康的护士具有稳定的情绪,可以使护士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使护士在工作中认真查对医嘱,正确执行医嘱并能及时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给予及时解决,避免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1.4 护士心理健康有助于护士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践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医德观

市场经济下,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来自外界的压力和不良因素增加。只有具有健康心理的护士,才能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恪守职业道德,真正践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医德观。

1.5 护士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心理健康的护士通常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能协调好与同志的关系。在工作中与同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6 护士心理健康也是自身身体健康的保证,是出色完成各项护理任务的保证

护士工作繁忙,具有高风险性。经常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疲劳和不良情绪。带情绪工作,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严重者发生差错事故。反之,如果护士把不良情绪带回家,会影响护士的家庭和谐,破坏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护士只有保持健康心理才能出色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护理是高风险职业

医疗工作是一门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下,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医患纠纷增加。有的患者把医疗行为简单地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就将错误过多地推向医院。而医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下,对医务人员惩罚多于爱护,使医务人员感觉不被理解和尊重,自身价值感和成就感下降,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1]。

2.2 护士的工作特点

护士工作辛苦而繁忙,频繁的轮班、夜班,无规律的三班倒,影响了护士的“生物钟”,导致不良情绪,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

2.3 护士心理知识缺乏

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起步较晚,教育相对滞后,导致许多护士心理学知识缺乏,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需求。同时,面对工作中的压力,护士也不能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有的护士出现了心理失衡,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2]。

2.4 护士成就感、价值感下降

市场经济下,由于护理服务项目收费体系不健全,导致护士付出的大量劳动无法收费,使护士待遇低下,成就感、价值感下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2.5 领导的素质和能力

有能力、素质高的领导,能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的个人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成就感、价值感得以满足,有利于护士的心理健康。

2.6 工作团队的氛围

团结和谐,互帮互助,蕴含正能量的团队氛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反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蕴含负能量的团队氛围损害个体身心健康。

2.7 家庭的支持

“家和万事兴”,护士繁忙的工作,如果能得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不仅能减少护士身体的疲劳,而且对其心理上的安慰和温暖,也能促使其心理健康。

3.维护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

3.1 改善护士现状

市场经济下,医疗机构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护士的关怀和培养。除培养她们的医德品质外,还要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注护士的发展,创造宽松利于个体发展的工作环境。对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补充护士心理学知识的不足,提高护士的心理学知识水平和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能力。尊重护士的劳力,提高护士的待遇。

3.2 加强自身心理修养

护士应不断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水平。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体现出护士内在的优秀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为人谦和坦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树立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大方的护士形象。宽容大度,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个别性情暴躁甚至出口伤人的患者或家属。一个有着良好素质的护士应做到宽容忍让,不计个人得失。对患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解释工作,用我们的真情暖化患者心中的坚冰,用我们宽容大度的美德,感化他人,缓解矛盾和冲突,化干戈为玉帛。保持热情乐观向上的心态,用激情做事。护士保持热情,乐观向上的心态,能使护士精力充沛,遇到问题能保持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应对能力。用激情做事,自信源于激情。离开了对生命,对生活,对自己周围一切的热爱,人便没有了激情,更谈不上自信。因此,我们应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充满热爱的心,保持不灭的激情,从而用自信成就自我,感染他人。护士要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经常反省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扬长避短,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3.3 护士应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护士上夜班,白天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上白班,晚上也应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防止晚上睡得太晚,以免第二天精力不足,疲乏无力而形成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杨小珍,麦红.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67-269.

[2]竺雪红,应晓薇,刘昱等.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对护士心理弹性和工作压力调适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3):209-210,213.

论文作者:汪璐,张莉,汤永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浅谈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汪璐,张莉,汤永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