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2论文_王丽芳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电力企业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事业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就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策略、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构建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电网;调控一体化;人才队伍

1.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策略

1.1组织体系建设优化策略

为保证组织体系能够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现较高质量契合,本文提出了如下组织体系建设优化策略:(1)结合“调控”要求优化组织结构。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开展,电力企业原有组织结构被打破,这就使得组织结构优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直线职能式属于我国电力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的组织形式,但其并不能较好满足电网调控一体化需求,因此本文建议电力企业采取矩阵制与直线职能制结合的组织结构方式,通过实现职能部门作用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部门间沟通与协调,电网调控一体化带来的安全运行、风险管理新要求也将由此得到较好满足。(2)确定调控业务职责。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实现需要打破传统职能界限与部门边界,因此各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如调控中心的职责为“履行电网调度控制职责、负责辖区内所有调度业务工作、负责变电站信息点表审核、参与变电站监控信号分类、分层分区负责辖区内变电站调控信号的监控、特殊状态下隔离设备等”,同时调控中心采取调度、监控轮岗的形式,使调度员、监控员都彼此熟悉双方的业务,真正的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更好服务智能化大电网。(3)明确岗位职责。由于电网调控一体化需要重新进行人员配置,电力企业必须明确各岗位职责,这一职责的明确需要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机构编制指导意见》、《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相关要求,只有调整完善岗位设置、理清岗位职责、提高各个岗位的人员配置水平,才能够真正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推行扁平化结构、了解参与调控人员情况、调整并完善人员培训机制属于电力企业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1]。

1.2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策略

为保证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潜力实现最大化发挥,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也必须得到重视,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策略:(1)建设人员培训系统。人员培训必须得到了企业充分重视,这种重视需要保证人员培训紧扣企业战略、顺应不同岗位职责要求、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图1为理想状态下电力企业培训过程示意图,由此可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如,其中的培训组织实施应注重细节、保证过程可控、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这样才能够尽可能保证培训质量。(2)开展人员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在员工激励领域略显成效,但存在很多部门考核周期不一、考核指标制定不统一等问题,这就大大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建议企业应围绕绩效评估办法、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绩效考核评估周期、绩效考核结果四方面开展人员绩效管理。其中,绩效评估方法应遵循全员参与、控制相关成本、结合企业实情等原则;绩效管理考核指标则应将考核对象分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及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三个层次,由此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较好保障[2]。

1.3主要业务流程建设策略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需要遵循国调的统一要求,为了真正实现智能调控战略目标,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必须得到重视,以下为调控中心部分业务流程:(1)电网异常信息处理流程。当监控系统发现异常信号,调控中心监控员需要立即通知运维站、上报调度员,同时运维站需立即开展现场检查并随时汇报现场情况,若为现场设备缺陷,运维站应及时报缺通知检修处理,并做好报缺、消缺响应,待到缺陷处理完毕,运维站需要上报调控中心,并与监控员核对信号。(2)电网事故处理流程。事故发生后,监控员需要通知运维站,运维站在接到通知后需要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调度员、监控员应按规程、调度指令进行拉合主变中性点刀闸等紧急操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事故跳闸,故障切除后,可以优先恢复送电的,应由调控中心采取远方遥控操作恢复送电。运维站到达现场后需联系调度员了解事故处理情况,待到事故处理结束,运维站需要与调控中心核对运行方式与信号。(3)变电站信息点表审核流程。对运检提供的点表进行规范审核,正确划分信号报警级别,正确选取调控信号及光字牌,待自动化入库后,及时验收入库情况,确保监控系统调控信号可靠上送。

2.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构建策略

安全运行属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追求,而这一追求的实现需要得到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的支持,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构建策略。

2.1体系建设策略

在电力企业开展的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构建中,风险识别策略、风险评价模型、风险控制策略均属于其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风险识别策略。风险识别策略包括风险事件分类、风险识别方法等内容,其中风险事件应分为决策、运行、政策、电力市场、自然条件共五类,而风险识别则需要收集、整理所有潜在风险形成风险列表实现。(2)风险评价模型。风险评价模型是为了实现风险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风险的内在规律揭示也能够得到有力支持,因此本文建议电力企业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建设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选取贝叶斯网络节点→结合信息间影响程度确定各个节点的条件概率→根据历史数据确定风险节点假设值→进行风险评价、推断”。(3)风险控制策略。决策风险控制、电网运行风险控制、政策风险控制均属于风险控制可以采取的具体策略,如政策风险控制是为了较小风险,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重视舆论宣传,由此新出台政策的应对才能够较好实现[3]。

2.2机制完善建议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强电力安全环境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完善应急管理措施和预案均属于电力企业在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构建中可以采用的机制完善手段,这类手段同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结论:综上所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结合“调控”要求优化组织结构、确定调控业务职责、开展人员绩效管理等具体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彩霞,钟南,郭益督.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6):187.

[2]龚政.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165-166.

[3]谭泓.智能电网背景下的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9-20(2017-07-11).

论文作者:王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2论文_王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