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明:开“加速列车”_相宜本草论文

阎明:开“加速列车”_相宜本草论文

严明:驾驭“加速列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车论文,严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著名的3M公司来到相宜本草——一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本土护肤品公司,严明成了“空降”的总经理。他至少面临着三重难关:工业品与快消品的差别、外企对民企的跨度、男性对女性的隔阂。但幸运的是,严明理顺了差别,弥合了跨度,化解了隔阂,令相宜本草在2003~2007年一直保持着20%~30%的增长速度,是行业增长率的两倍左右。

然而2008年后,相宜本草获得了8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至此,严明开始面对一项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告别“自然生长”,带领相宜本草进入年均增速超过100%的“疯长”。“疯长”的速度固然令人称羡,但实现的过程并不简单,保持这样的步伐就更加困难。这期间的组织变革、文化转型、风险和尺度的把控均是难题。严明有着上海人独到的务实与精明,能把急速和稳健不动声色地糅合起来。在他看来,为实现销售目标孤注一掷,以及用融来的资金大肆跑马圈地都是不智之举。他更愿意算清楚花出去的每分钱能得到多少直接回报。

对于相宜本草这列以过去三倍有余的速度驰骋的快车,“驾驶员”严明如何保持平稳和安全?

记者:相宜本草在2008年引入风投之前,一直以年均增长20%-30%的速度稳定发展;获得风投以后,公司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急速增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严明:2007年底相宜本草的销售额是8800万元,2008年增长到2.2亿元,2009年超过4亿元,今年应该能完成8亿元。

增长的直接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广告拉动。以前我们不做广告,靠口碑传播。现在开始主要向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投放广告,有效拉动了销售额的增长。第二是大量终端活动带来增长。我们加大了在超市终端陈列和营销活动力度,如促销、“面膜节”等活动,持续提升了销售额。然后是销售范围的拓展,从过去区域性拓展到全国性拓展。我们跟随着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超市在中国拓展的步伐,这些年来在上海以外的城市开了很多门店。现在全国有超过4000家门店,我们和除麦德龙之外的所有国际性连锁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些优质的本地卖场,如世纪联华、苏果超市等,也已经通过代理商入驻。

过去我们靠自有资金发展,讲究量入为出、细水长流,不敢乱花钱。风投进来以后,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知道该向哪里投钱能够取得增长,就放心大胆地投了,高投入带动了更高的回报。

记者:2008年以前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而今则进入了“急速生长”的通道。你怎么看待相宜本草“告别自然生长”?围绕着这一变化,公司在战略、组织架构、员工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严明:“自然生长”和“急速生长”的确有着极大的差别。从战略上而言,这使得我们有了实现更高目标的可能。我们原本的预期是做中国本草化妆品行业的No.1。这个目标如今很容易被实现——从销售额来讲,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于是,我们开始设定新的目标,期望成为本土化妆品企业的No.1。如果仅仅依靠内生式生长,这个目标难以企及。引入风投之后,通过不断加大对品牌的投入使企业进入了急速生长期,让我们看到了做行业第一的可能性。

过去,我和董事长封帅女士从来没想过要走引资上市之路,觉得安安稳稳、自然生长就挺好。然而后来发现,快消品行业竞争环境太激烈,弱肉强食,规模不大很可能就被人收购,因此逐渐萌生了要快速做大的念头。风投的进入也给我们带来了理念上的冲击。

围绕着这一改变,首先在组织架构上我们不断地在进行调整,以适合快速发展的需求。相宜本草的员工数量(不包括分散在各超市卖场的美容顾问)从2007年的1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600多名。在宽度上,我们不断有新的部门产生。比如去年至今年新增加了战略发展部、培训中心、审计督察部门、法务部,马上还要新增公关部。在深度上,同一部门内部也在不断细分。我们核心的两个部门:销售部和市场部都在进行深化和细分。过去公司主要靠销售驱动,现在正在转变为市场驱动。市场部现在已经细分为市场研究部、产品开发部、通路行销部、终端形象部、设计部、媒介公关部等不同子部门。例如“市场调研部”,就是进行消费者调查的部门,对此我们投入了很多资源和力量,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在市场部的产品开发、包装设计、活动策划、媒体投放及销售执行之前,先通过市场部做好调研、策划、预算、市场引导,可以有的放矢地打有准备的仗。

销售部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演变,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矩阵式架构。按照区域,将全国市场分成八个大区,同时按照超市品牌分为数个不同系统。超市是我们的渠道依托,譬如全国的家乐福超市是一个系统,屈臣氏是一个系统,沃尔玛是一个系统,依此类推。不同的系统差别很大,必须研究透彻才好对症下药。比如,沃尔玛和屈臣氏属于总部集权型,而欧尚和家乐福的各个门店则权力比较大,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系统条线和地区条线互为支撑,地区是一线主力,系统则紧密配合,才能把销售做好。

在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过去我们把主要考核对象放在销售部,重点考核销售和回款,后来逐步增加费用、新开系统目标达成率、员工到岗率等项目考核。随着区域的扩大和门店数量的增加,对如此多门店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我们必须采取分权模式,给予八个大区经理充分授权。当然这些年我们对于非营销人员的考核在进一步细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同公司直接的效益挂钩。同时,我们正在做股权激励方案,激励一批中高层员工,这也是为下一步的IPO及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作好准备。

盘子越做越大,决策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感到难以决策。过去决策权主要在封总和我的手中,如今则日感不支。最近我们刚刚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由公司的几位核心人物组成,公司的重大决策由委员会讨论决定,效果很不错。

记者:“急速生长”下,员工的数量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大量“空降兵”的到来,很多人可能来自大型化妆品企业,也可能是外企。新来者和既有的组织架构、老员工的融合势必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你如何来进行双向沟通,帮助双方都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

严明:这的确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我最耗费精力的地方。我们的八位大区销售经理如今有好几位都是从外企“空降”过来的。还有其他很多职位也都引进了新人掌管。这让我们的管理至少面临好几个难题:首先,新人在过去的系统中有一套做法,如今在相宜本草的系统中可能实现不了,怎么办?其次,很多“空降兵”的薪资要比和他同级别的老员工高出许多,老员工肯定有想法,怎么办?再如,以前企业小,一个人管几摊事,现在越来越细分,老员工面临着不断被分权,肯定不舒服,怎么办?

我做了四件事情来改善这些问题。首先是理念宣导。在周一全体员工晨会上,我会向员工宣导企业文化,灌输细化方案。告诉老员工:你管的事情少了,但希望你做得更加精细,更加专业,公司也会为你提供一个晋升平台。

第二,头脑风暴。这主要是针对各大区核心职位的“空降兵”而言的。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平台,给新人们一个宣泄既有知识和能力的出口。我们刚刚举办了一次头脑风暴会,把重要岗位的“空降兵”请到一起,请他们各抒己见,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对目前系统的看法、建议都讲出来。好的意见马上采纳,对相宜本草的系统和制度进行改进,让新人们感觉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三,待遇差别对待。虽然新引进的人才在工资上比较高,但过去我们给老员工提供过购房购车补贴,这种福利现在已经不向新员工提供了。而且我们正在酝酿股权激励方案,核心的老员工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新员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后才能获得股权。这些措施会让老员工心理平衡一些,新员工也有了目标。

第四,帮助新人尽快证明自己。我2003年进入相宜本草做总经理,之前供职于3M中国公司,董事长封帅女士和我是MBA同学,她邀请我过来。初来乍到时,我也遭到了老员工的怀疑,当时我做了一件事情对建立威信起了很好的作用。那时我发现公司有很多陈年老账未收回,我让业务员去催收,许以重奖,很快把一堆呆坏账变成了现金,并按照承诺兑现了奖金。大家很快开始信任我。我在外企做过,很能理解外企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的不适应,以及证明自己的迫切感。我会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容易实现的突破口,尽快证明自己的能力。

记者:从“自然生长”到“急速生长”,还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急速生长”毕竟不等于“揠苗助长”,如果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和增长效率,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你是如何把握这个“度”的?

严明:相宜本草的增长速度虽然快,但我认为还是比较健康的,并非盲目扩张。这有两个核心理念:

第一,深耕法则,先把既有的门店做深挖透,再去有步骤地开发新的系统和区域。在资源分配上,我们现在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既有门店的销售额上,而非大力开店。要知道,那些既有门店的潜力是很大的。以前单店一个月做6万~7万元的营业额就不错了,现在已有很多门店平均达到20万~30万元。一些好的单店已经能做到月均50万元的营业额,正在向80万元迈进。这几年的数据显示,100%的年均增长率中,既有门店的贡献仍占到了50%以上。

第二,在门店的拓展方面谨慎为先。在开新店方面,我们一直紧跟国际性超市的脚步。国际超市没有进入的城市,我们也暂时不进入;而国际性超市进入的城市,因为我们的组织和培训系统都是现成的,所以也跟着进入。对于本地超市,我们不太熟悉,于是在当地找合适的代理商,既能够保证现金及时回笼,又能够防范一些风险。而且,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大卖场,普通超市、便利店都还没有进去。总体看,在渠道拓展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谨慎的。

除此之外,我非常注重两个财务指标:单店的现金流和活动的费效比。强调单店现金流,就是我不会为了圈地去开一家亏钱的店。我很不认同那种不惜代价跑马圈地的做法,中国市场太大,还远没到成熟的程度,有的是时间来改写版图,不用急在一时。2010年我们销售额突破10个亿也没问题,但我还是主张控制节奏,力求保证每一家门店都是盈利的,不去做砸钱圈地的事情。

注重活动的费效比,就是每做一场活动都要严格计算投入产出,采取首发问责制,所有报方案上来的人都必须做出预算:投入多少?可以产生多少销售额?大的项目和活动都有财务部门及时跟踪,通过报表显示。没有达到预期费效比的会被问责,超出预期的则有奖励,绝不可以为了冲销售额而盲目投入。

记者:从“自然生长”到“急速生长”,作为公司总经理,在理念、心态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严明:从“自然生长”到“急速生长”,我明显地感觉到相宜本草已不再是那家由两个股东投资的民营企业。资本:中击了企业发展的理念,也加大了品牌建设的资源,我们已成为了一家社会性企业。我认为“急速生长”和“健康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相融合的,对于发展空间巨大的中国护肤品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关键在于资源与增长的匹配,尤其组织的资源是首位要考虑的。这也使我们体会到,快速消费品企业完全可以超越传统发展模式——借用资本的力量,加大对品牌的投入,走上迅速做大做强的道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的价值也会得到体现。

严明简介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后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就读长江商学院EMBA。1992~1997年曾就职于3M,先后负责工业产品华东区销售、全国市场开拓和经销网络的建立。1997年起开始创业,曾创办多家公司,并至今担任董事长。2003年加入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标签:;  ;  ;  ;  

阎明:开“加速列车”_相宜本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