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于焦虑症患者对其SAS评分的实际影响,探讨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焦虑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SAS评分改善状况、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SA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结束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焦虑症的临床护理,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症;常规护理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SAS score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is nursing program.Methods:46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 = 23)and control group(n = 23).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index includ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S score improvement,treatment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scor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 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p < 0.05).The improvement of anxiety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reatmen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he end of treatment.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ve index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used in the clinical care of anxiety disorders,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s a powerful complement to drug treatment,with high clinical value,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psychological nursing;anxiety disorder;routine nursing care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焦虑症患者,观察和比较了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对其SAS评分的实际影响,同时评估其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旨在提出一种推广难度较低的心理干预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及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焦虑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5岁,平均病程2.5年;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9.2岁,平均病程2.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用药情况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服药依从性好;(3)患者或监护人对研究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复发病例;(2)中途转院;(3)明显精神病性症状;(4)脑器质性疾病;(5)严重语言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案及观察指标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控制呼吸,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每日一次,每次10min;(2)护理人员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每日与患者交流,确定其焦虑情绪的主要诱因,并指导患者合理对待生活事件,改变灾难化认知,改善情绪,每日一次,每次20min;(3)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进行集体活动,如团体操、美术欣赏、读书会等,改善社会功能。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2周SAS评分改善状况、总治疗时间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其中出院时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由患者于出院时填写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资料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计量数据采用_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依据。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SA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结束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焦虑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属神经症,患者可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或不时经历心悸、晕眩等惊恐发作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焦虑症的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一线治疗,然而相当多的患者病情迁延,时好时坏,服药依从性亦不理想,部分患者预后欠佳,病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1]。既往文献显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用于焦虑症的治疗能够起到最佳的疗效,预后较好,但心理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及培训的治疗师方可进行,推广难度较大[2]。
本次研究显示,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重返家庭及社会,同时节省医疗资源。此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保障了护患关系和谐。就本次心理护理方案来说,其体现了心理治疗的基础内容,呼吸疗法是心理治疗中最为广泛应用的行为疗法,难度较低,患者可以自行练习,因此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练习这一疗法,从而达到身心放松。合理情绪疗法是最常应用的认知疗法之一,也是相对较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尽管护理人员无法达到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水平,但能够应用其基本思想,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其改善情绪[3]。此外,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是为了重建患者对于社会支持的认知,因为社会支持是改善神经症症状最有效的外部因素之一[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用于焦虑症的临床护理,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推广难度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建兵,吴传东,周俊等.情绪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114-117.
[2] 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赵翠霞.焦虑平方配合音乐疗法对高龄女性焦虑症患者身心症状及血管舒缩症状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5):50-52.
[3] 胡文杰.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導在产前焦虑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3):3961-3962.
[4] 姚建玲,王艳明,黄立侨等.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088-1090.
论文作者:宫兰云,杜向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焦虑症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