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环境下的会计本科教育_会计论文

浅谈新环境下的会计本科教育_会计论文

新环境下会计本科教育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科论文,会计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会计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会计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国内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制度,还要熟知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及法律、政治制度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每天都处在飞速的发展和更新中。过去那种“大学知识受用终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我们的时代,也大大改变了会计工作的环境。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对会计本科教育进行改进,

一、新环境下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再定位

(一)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教育还是一种精英教育,行业会计划分很细,各高校把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熟悉行业会计的,能兼顾实务、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按照行业划分的会计准则逐渐向统一的会计准则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提出了“通才”教育的目标论: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应用性、通用型人才。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真正的会计通才教育在目前还难以真正实现,而会计专业的特征决定了会计人才是专门人才,过分强调通才教育会忽略了会计技能等的培养。

(二)新环境下的会计本科教育目标

信息时代的21世纪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无论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多少知识,他们毕业后仍会面对很多新问题,仍需掌握很多新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会计师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会计师事务所除了保持传统的报表审计业务外,还在不断扩展经营审计、管理咨询、税务咨询等新兴业务,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还成立了独立的税务部、咨询部等。因此,新环境下的会计教育目标不能仅局限于培养学生成为“会计专才”。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第一号公报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指会计专业素质,还包括心理素质、思想修养、人文素质及再学习的能力等。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有良好人文修养、完善的知识结构、宽厚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沟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及强劲发展后劲的会计人才。

二、目前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缺乏有效的联系

会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会计实践对会计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影响力的相关会计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真实有力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职业界。同时与职业界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教育界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理制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在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大会计公司对会计教育都有重要的影响,他们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发表报告。同时,美国大学对职业界的关于会计教育的报告作出积极反应,他们根据职业界的报告及时调整会计教育目标,改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我国,会计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缺乏良性的、有效的沟通和联系。研究数据的缺乏使会计研究的实践指导性较差,对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完全达到社会的要求。

(二)会计教师实务操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多数没有任何会计实务操作经验,有些教师虽然在理论研究中的造诣颇深,对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却知之甚少。同时,多数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完全依靠自我学习,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有关会计实务的教育和培训更是缺乏。这使得我们的会计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照本宣科、规章制度的解读上,学生对会计准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会计准则能熟记于心,却不知在实务中怎样运用。

(三)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1)会计类专业课程划分过细,部分内容重复。在目前会计本科专业中,开设的专业课有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等,会计类课程划分过细。同时,为了保证各门课程的完整性,各门课程在内容上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复。例如,初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要素、会计原则的方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在内容上均有重复,这样占用了过多的课时,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课程安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讲解实务操作类课程比重大,会计理论研究、财务管理类及会计前沿问题等相关课程开设不足。在目前开设的各类财务会计课程中多数都是讲解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实际操作,而对于会计理论、会计原则的研究课程基本没有。虽然各高校基本都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但也仅局限于基本理论的介绍,缺乏深入讲解和讨论。有关国际会计、非营利机构会计、养老金会计等新型会计分支学科的探讨十分有限。造成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对会计制度能熟记于心,却不知会计准则制定的缘由。

(3)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不足。由于我国会计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没有固定的有效的联系机制,学生在大学期间很难有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实践教学很难开展。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但在运行和管理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由于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强,案例教学中也很难获得及时有效的企业的财务数据,大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4)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足。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化的发展使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所以现代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在课程设置体系中的计算机课还局限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有关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检索与分析等方面的课程开设不足,并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在信息环境下,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从数据库中调用信息,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数据库、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专业课和基础课比例失调,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Albrecht and Sack(2000);Commings et al(2001);Burnnet(2003)的研究认为,在美国,财务会计、金融学、税务学、信息系统被认为是重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学科,同时分析性批判性思考、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被普遍认为是会计从业人员重要的技能。香港浸会大学林志军等人对中国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一项调查研究也指出:“多数受访者认为会计教育应着重于对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知识的传授。同时受访者认为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外语才能、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和分析性思考等技能也是专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由此可见,会计本科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会计本科课程中,人文、社会、自然等领域的课程开设很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人文素质、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足。经济、管理、税法、金融等课程开设不全面,一些已开设课程在深度上还有所欠缺。财务工作作为企业经济活动、企业管理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环境、企业管理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不仅能理解和分析会计信息,还要对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财政政策等有很好的把握。作为财务工作者,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此外,对学生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虽然在大学期间通过了若干英语等级考试,但却不能用英语完整、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其在求职中的优势地位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力发展的趋势下,外语能力如同求职就业中的一块敲门砖。同时由于会计学术活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语能力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

三、改进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改变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经济、社会日益变化的时代,在知识高速更新的社会,我们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传授给未来的会计工作者具体的规章,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他们能够在一个卓越行业工作、发展的应有的较高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大力推进和加强会计教育界与职业界的联系与互动

(1)鼓励职业界对教育机构进行调查研究,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建议。同时教育界也应该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调研,了解职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改进教学。

(2)增加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间的人员流动。高等学校吸收一部分出色的会计实务工作者作为会计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会为会计课程带来不同的现实内容,同时他们带来的现实真实的数据也将有力地支持高校的理论研究。同时,学校要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走出校园,从事一些实务工作。美国高等院校联盟(简称AACSB)规定:“大部分的大学会计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在我国尚没有有关方面的明确规定,但各高校可以出台一系列鼓励教师从事实务工作的措施,如对有相关实务工作经验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提供优惠政策等。

(3)会计职业界发起研究规划,对会计教育界的教师的研究计划进行支持。同时会计职业界为会计专业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些举措必将有利于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的良性发展。

(三)改进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1)改变目前过于细致的专业课划分,适当合并专业课。如初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可以合并为一门课,在课时上做些适度的调整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相同内容在不同课程间的重复,避免课时的浪费。增加会计理论、会计前沿问题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2)增加课程设置中学科的涵盖范围,加强经济、金融、管理类相关课程的深度。适当开设些人文社会类、工科技术类及研究方法类的课程,这样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名财务工作者,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外,还应该对公司所在行业有基本的了解,在新环境下,他还要具备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目前的课程体系中,经济、金融、管理类课程虽然有所开设,但在课程深度上还有所欠缺。很多财务工作者会成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全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近年,财务工作逐渐扩展到咨询、管理等领域,工作内容的扩大客观上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

(3)增加计算机、信息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财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连,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对财务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应该增加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应用及信息检索与应用等计算机类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检索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会计人才。

(4)适当增加双语课程,引用原版教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还能使学生对国际会计准则有所了解,成为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5)增加案例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下,各种课程的上课形式可以尝试多样化。如一些课程可采用课上讲授与课后讨论相结合,也可采取多门课程拼盘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节省课时,也可以增加课程的数量和内容。

标签:;  ;  ;  ;  ;  ;  

浅谈新环境下的会计本科教育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