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31)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到2018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10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方式)、观察组(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与联合组(采用以上两种检查方式)三组,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联合诊断方式下,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都比较高,但是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结果准确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大多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这两种方式诊断宫颈病变情况,联合两种诊断方式可有效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检查
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致死率、发病率都比较高,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需早诊断、早治疗[1]。现阶段,临床上大多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诊断宫颈病变情况,但是其准确性仍不够高。本次研究选择102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2月到2018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10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在23—74岁之间,体重为43—69千克,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把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设为观察组,将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结果设置为联合组。
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精神状态正常;所有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均存在异常;肉眼检查发现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存在外翻情况;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患有严重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
1.2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
(1)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在检查3天内,患者严禁性生活,局部用药患者需停止用药,患者需在经期结束3天到7天之内接受检查[2]。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VIZ - YDS电子阴道镜进行检查,针对可疑病灶位置,需采用单点或多点宫颈组织活检方式,针对可疑病变患者需采集患者病灶位置多点组织,利用浓度在4%的甲醛溶液将组织固定,由病理科进行病理检验。
(2)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
采用此种检查方式时,患者需在经期结束后3天到7天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时,患者需选择膀胱截石位体位,在病床上平铺消毒铺巾,同时需保证医生可看清患者宫颈组织。手术采用浸润式麻醉方式,麻醉药使用稀释后的利多卡因。手术设备选择UM150ALEEP环形电刀,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刀头。手术过程中,医生需将电凝功率控制在15.0W—25.0W将电切功率控制在40.0W—50.0W。手术中,针对CINⅠ分型患者,需由患者不着色区外1.0毫米开始切割,切割深度需控制在10.0毫米以上;针对CINⅡ—Ⅲ分型患者,需由患者不着色区外3.0毫米开始切割,切割深度需控制在15.0毫米—30.0毫米。若患者病灶位置不大,医生可一次性切;若患者病灶位置较大,医生需采用分布切除方式。切除病灶后,需利用无菌纱布压迫患者创面位置,直到术后24小时才可取出。所有切割下来的病灶均需使用浓度在10%的甲醛溶液固定好并标记清楚,之后由病理科进行病理检验。
1.3观察标准
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两者诊断方式、联合诊断方式下宫颈病变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由(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由表一可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63.73%。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为诊断宫颈病变大多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这一检查方式。采用此种方式,医生可详细观察患者宫颈癌前病变位置,可有针对性分析患者宫颈鳞状上皮区、柱状上皮区交界位置。采用此种检查方式,可提升活检的针对性,这对早期诊断、预防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仅使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存在一定误诊、漏诊的风险。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联合诊断方式诊断宫颈病变。研究发现,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总符合率为81.37%,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4.31,联合诊断结果结果总符合率为100.00%。由此可见,联合诊断结果总符合率远高于其他诊断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仅使用一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不够高,此结果与患者宫颈细胞检查异常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发现,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相比,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更高,尤其可避免漏诊微小浸润癌[3]。因此,针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显示CINⅡ—Ⅲ分型患者,需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进一步诊断,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
总之,临床上大多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病变,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式可提升诊断结果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廖振蓉. 宫颈癌前病变应用阴道镜联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 2017(21):147-148.
[2]潘秀婷.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74-76,86.
[3]黄海生.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1): 155-156.
论文作者:沈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环形论文; 病理论文; 阴道论文; 术后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