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网络营销_雕爷论文

餐桌上的网络营销_雕爷论文

饭桌上的互联网营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饭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招鲜”还能吃遍天下吗?过去只关注菜品的餐饮行业,如今似乎也急需互联网思维的“大改造”。

而近半年来最火的餐厅——雕爷牛腩,是目前看来传统餐饮业融合互联网思维最成功的案例。

2014年1月30日上午,当一位消费者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七圣中街爱情海购物中心的雕爷牛腩店时,意外发现这一天依然要等位。大年三十这天,同在一个购物中心内的外婆家餐厅却没有出现平日需要排队的情形。

2013年5月20日,雕爷牛腩的创始人孟醒(又名“雕爷”)在北京朝阳区大悦城开了第一家餐厅。每天一到定点营业时间,餐厅门外的等位处就开始排满食客。开业仅两个月,雕爷牛腩成为了所在商场餐厅单位平效第一名,并以4亿估值获得6000万融资。目前,雕爷牛腩在全国一共拥有四家店面,并且均在北京。

一家新餐厅如何让所有人知道?创造关注度显然很重要。在雕爷牛腩的营销中,随处可见互联网思维的运用,这也是其在初期走红的最重要原因。

餐厅玩封测,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疯狂。

但是雕爷执意要效仿Facebook。这家全球最著名的社交网站在刚刚创立时,没有哈佛大学后缀的邮箱根本无法注册。当时所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都对此感到十好奇,拼命想挤进去看看。保持神秘感,让其获得巨大的传播价值。

雕爷从Facebook身上得出的类似结论是:“一个餐厅,能有啥了不起的呢?但你吃不到时,就会觉得格外想见识见识。”在正式营业前,这个新的餐饮品牌也开始进行封测。网络游戏在上线前进行封测,是为了让玩家找出BUG并修正。而雕爷牛腩不仅为了调整菜品、训练服务,更是希望借机宣传。

封测期间,只有受到邀请的人才有资格来餐厅吃饭。“伸手不打白吃的饭,放下筷子难骂娘”,雕爷请来试菜的这些明星,大量在微博、微信上分享消费体验,并且几乎全是溢美之词。2013年5月19日,雕爷牛腩开业的前一天晚上,微博红人留几手在店内“意外偶遇”AV女优苍井空,两人相遇随即成为当天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引发上万网友转发。

在名人事件的营销下,雕爷牛腩俨然被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传说”。

除了热衷于借助明星造势,雕爷还非常善于利用争议制造话题。

前段时间薄熙来受审时,“非洲神肉”成为热议。当时雕爷正在毛里求斯度假,看到新闻后,就买了“非洲神肉”带回北京。他特意咨询了律师,结果对方建议最好不要卖。雕爷想:“不卖,送可以吧?”于是,后来一段时间,餐厅中便有了让消费者免费品尝的非洲牛肉。

店内还有一条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得入内,一度引发消费者“讨伐”。雕爷对此的解释是,不接待儿童是为了提高餐厅的翻台率。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依然与营销有关。他说:“互联网最有意思的是粉丝文化,往往某个产品做得不错时就会形成‘死忠’,一个产品越有人骂,‘死忠’就越坚强。”雕爷指出,小米手机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不停有人骂,而米粉们总是奋起反击。一旦有了一定量的粉丝,那些提出批评的人就容易与粉丝形成骂战,骂战的结果就是流量大涨,产品大卖。

雕爷不仅在营销上深谙互联网之道,在产品的定位上也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

餐厅的菜单上,一共只有12个菜,这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可理喻。雕爷却认为,不追求多的SKU是互联网精神的代表之一。在他看来,苹果公司产品线很少,微软的核心产品也只有两三个,但他们却成就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雕爷牛腩也可以凭借少而精的菜品制胜。

不过,互联网思维真的能够成为雕爷牛腩的“护身符”吗?

营销再新颖,一家餐厅最终依然要面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菜是否好吃?“服务是否周到?”冲着那一碗花了500万买断配方的牛腩前往的顾客,不乏失望者。有人说,牛腩的口味并没有传说中惊艳,“形式大过内容”,是不少消费者共同的评价。还有人吐槽至少两三个小时的等位时间、坐着不舒服的座位、就餐时没有服务员及时续加茶水等等细节。

除了这些,雕爷牛腩至今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成本。

不久前有人问:“雕爷牛腩赚钱吗?”雕爷回应“到目前仍然不赚。”

虽然已经成为商场中客单价最高、翻台率最高的餐厅,但雕爷牛腩从开业至今一直很烧钱。

长达半年的封测据传烧掉了近千万元,而中央厨房同样是一项巨额支出。雕爷坦诚,中央厨房的投入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万,并对规模的要求很高。但雕爷牛腩目前只有四家店的状况,根本无法满足中央厨房的产能。更不用提从世界顶级酒店聘请厨师长所需要支付的天价薪金。

显然,互联网思维并不能解决传统餐饮的所有难题。脱下互联网的外衣还剩下些什么?未来的雕爷牛腩首先要面对这个问题。

标签:;  ;  ;  ;  ;  

餐桌上的网络营销_雕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