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剧《水浒传》的不同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浒传论文,电视剧论文,意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从中央电视台统计的数字看,《水浒传》的收视率高达44%,仅低于新闻联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播出,还引发了民间的“水浒”热。许多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评点人物,褒贬得失。这其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普通观众。现将各方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电视剧《水浒传》是否准确把握了原著的主题
多数论者均认为电视剧《水浒传》比较符合原著的主题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电视剧《水浒传》作为一次普及古典文学名著的尝试是成功的。它基本上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原著中所描写的民俗风情和书中所体现的游民意识。” 它有一定的观赏性, 比较好看。(《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孟繁树认为:“电视剧《水浒传》不仅对原著精神和思想意蕴把握得非常准确,而且提炼、强化了农民起义军的英勇气概和造反精神。”“对于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上山前后的主要行为,也做了比较准确的概括和再现。它对于‘忠于原著’所掌握的度比较好。”(《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8期)
光明日报副总编汪远平认为电视剧基本上把握了原著的特点,成功之处有三:一、英雄气震荡。电视剧的大半部分贯穿着阳刚之气和抗争精神。二、民俗情淳厚。运用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描绘了北宋的民情风貌,使电视剧更具有平民色彩,更有美感。三、悲剧色彩强烈,结局具有悲壮美,震撼人心。(《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当然,也有些人持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喻家卿认为电视剧《水浒传》在主题立意上非常不到位,原著中农民不满朝廷黑暗和残酷压迫而造反的主旨没有表现出来。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壮举也没有很好地展现。看在眼里的只不过一出宋江拉着一群杀人放火的不法之徒,争取宽大处理的闹剧。再加上妓女情深,民女淫乱,男女偷情的细节,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北京广播电视报》1998年2月24日)
二、改编的得与失
名著的改编向来被视为难题。人们对《水浒传》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过于熟悉了,改编稍有不当,人们就会提出异议。对于电视剧的改编,虽然也有一些批评,但持基本肯定的人比较多。
人民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李永祜认为:“改编原著的主攻方向是再现原著的风格面貌,而不是在原著之上编写,创造新的内容。古典名著流传时间久,深入人心。主要人物的思想、语言、行动已在读者心目中达到了定型化的状态,在这方面增删改变,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文学遗产》杂志的竺青认为:“电视剧《水浒传》在改编指导思想的确定方面失之偏颇,失误之处有二:一、在改编时过于强调现代阐释者的话语权力,删改情节有些失度,忽视了原著数百年来沉淀在广大读者心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感受。二、古代下层社会的主体文化是江湖文化,《水浒传》正是江湖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电视剧《水浒传》虽然着意表现了侠义思想,但理解失之于简单,没有将侠义思想放置在江湖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去考虑,缺乏这一特定阶层作为文化群体所具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认为,改编古典名著不能不删,删改得恰到好处还是有可商量的地方,如石秀这一段改得不贴切。还比如,宋代没有昆曲,没有花生,高俅踢的球太鲜艳了,作为学问来说是要讲究的。尽管如此,他认为电视剧《水浒传》“比较好,非常好”,是古典名著中“拍得最好的一部”,每集都看,“一集都没有漏”。(《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9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希凡认为:“《水浒传》改编得比其他几部古典名著要成功。它的结构完整,取舍得当,人物鲜明。在结构上,它采用了《水浒传》的百回本,略去了招安以后,为朝廷所做的多次征讨,把笔墨都放在了征方腊上,极为渲染悲壮、惨烈的气势,浓缩了《水浒传》的悲剧内涵。”
黄临新说:“原著中存在着叙事平缓,情节松散的问题,这就需要强化戏剧冲突。改编后的电视剧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艺术创造。比如电视剧删去了梁山义军与童贯的斗争,集中写了‘三败高俅’。又比如为了表现农民兄弟‘同根相生’的亲情,特别虚构了燕青、李逵与庞氏兄妹由相识、相交到刀枪相向的情节,增强了起义军互相残杀的悲剧性。另外,电视剧淡化了原著中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戏,删除了诸如‘洪太尉误走妖魔’,‘宋明公遇九天仙女’的戏。但也未删除净尽,如征方腊,把大风吹倒旗杆作为一种凶兆。这表明编导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注意了适度。因为文学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风貌,带有封建色彩、神秘色彩的东西,应能淡化,却不能净化,一点没有,也失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今晚报》1998年2月16日)
《水浒传》的总导演张绍林说:在改编中,我们力求避免过去名著改编中缺乏创造性的照本宣科和不尊重原著的狗尾续貂。在忠于原著的思想实质、主要人物性格和命运结局的基础大胆创新,追求虎头、熊腰、凤尾,使全剧的观赏性呈上升之势。在主题开拓上,我们发掘农民起义军的悲剧性根源,使以“忠”和“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对梁山好汉的影响更加醒目。他还表示:“有人说‘掘祖坟,改名著,找挨骂’。电视剧《水浒传》挨不挨骂,我不敢说,但为了不挨骂,我们有十分气力使出十二分的劲头,自觉上无愧于祖先,下无愧于观众,如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观众能予以理解,那将是我最大的慰藉。”(《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1期)
三、人物塑造得像不像
1.对人物塑造的总体认识
《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在中国都是家喻户晓,这也给电视剧的人物塑造带来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人物塑造,基本上还是得到人们的肯定。一位退休工人说:“我觉得《水浒传》里的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我最喜欢林冲,李逵也不错,有人情味,很亲切。”根据《北京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林冲的形象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印象一致程度最高,其次是李逵,鲁智深,离人们想象最远的是宋江和潘金莲。宋江以绝对的优势获得最受人们反感的人物。(《北京青年报》1998年2月11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说:“在人物形象上,李逵特别好,武松也是,林冲的后几集也相当帅。还有几个反派,那个蔡京演得够味道,老奸巨滑还有点文绉绉;高俅后来也好,比较相称,用诡计的效果非常成功。”(《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9期)
也有人认为电视剧《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比较失败。胡度认为:“除武松、杨志以外,多数梁山人物的形象都不好。鲁智深呆头呆脑,毫无‘侠僧’的风韵。林教头平板呆滞,拘谨小气。军师吴用身上看不见智者的风范,倒像个在官宦人家混饭吃的门客。公孙胜的目光极为阴郁,望之如妖道,令人生厌。甫一出场,还以为是飞天蜈蚣王道人抢先亮相了。”(《羊城晚报》1998年2月15日)
竺青指出:“编创人员根据‘水浒人物’图谱挑选演员的办法不可取。画家在绘画时可以夸张、变形,而生活中若只注意挑选形容奇特的演员而不重视其内在素质,则‘得形忘意’,本末倒置。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与小说差距很大,男性浓眉大眼多,女性则柔媚有余,英雄气不足,可谓形神皆失。”(《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2.对宋江塑造的评价
争议最多的人物当属李雪健扮演的宋江了。电影学院教授余倩认为:“剧中最薄弱的人物当属宋江。”他的江湖侠义说得多见得少,缺少人物立得住的情节,所以宋江的号召力和剧情的渲染不相符合。(《光明日报》1998年2月11日)
北京观众说:“电视剧中的宋江形象委琐,说话嘟囔不清,缺乏领袖的魅力。这样一个窝囊的角色,很难想象在梁山好汉面前会有什么威望。上山后,宋江在招安问题上倒是表现得很坚定,甚至可说是粗暴专断,这个性格窝囊的人如何专断得起来,令人不解。”
汪远平认为:“在表现宋江忠义难全的复杂情绪和内心矛盾方面,电视剧比较成功,由此反映了梁山义军的悲剧内涵。但宋江毕竟是梁山义军的首领,有胆略,有贡献,电视剧在这方面表现得略为不足。”李永祜认为:李雪健饰演的宋江并不成功,剧中宋江一出场,就未把握住对角色的感觉。穿着官府衣帽,迈着四方步,还腆着个肚子,其身段、动作、官不官、民不民。接下来对周围的民众,对阎婆惜的态度矜持,表情冷淡,与原著中待人热情、谦和、富有人情味的宋江迥然相异。(《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孟繁树说:电视剧《水浒传》对宋江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作了重新把握,使他的思想局限性和把兄弟们带到灭亡道路上的必然性十分明确。再加上李雪健的才能和塑造,使之非常有神韵。(《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8期)
冯其庸说:“宋江是一个矛盾的人物,许多地方难处理,我觉得总的来说很好,是完整的。”“从全局结构上也比较成功,人物塑造最后达到了比较完美、统一的境界。”(《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9期)
宋江的扮演者李雪健说:“看过电视剧,老百姓们恨宋江是正常的,无动于衷是不正常的。但是,只要宋江的思想脉络清楚了,老百姓们通过看这部戏,能够批判地理解和认识这个人物以及他的悲剧命运,我也算是没白塑造。”(《北京青年报》1998年2月13日)
3.对女性人物塑造的评价
对于电视剧《水浒传》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塑造,论者的意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的王纪宴认为:“电视剧的编导对剧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可谓大胆创新,彻底改变了书中对女性的歧视态度,对于她们的悲惨命运予以同情。如对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是如此。”(《光明日报》1998年2月11日)李希凡谈到, 在原著中孙二娘是少有的被正面歌颂的女性,但也被称为“母大虫”,这充分体现封建时代对女性的歧视。电视剧却不同,它给观众塑造了一个美丽、英勇的孙二娘,令人耳目一新。(《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论者对台湾演员王思懿塑造的“潘金莲”争议最大。竺青认为:编创者企图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潘金莲’这一妇女形象,初衷是好的,但效果不佳。潘金莲形象性格的定位,牵扯到与她构成不同关系的各种人物形象的定位,变一人势必影响到其他人。电视剧中的潘金莲形象缺少了原著中淫荡、凶狠的性格,过于善良、纯洁,已经不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而属于另一个妇女形象了。由于原著中潘金莲的形象被改变,使她谋杀武大缺乏必要的理由,使武大、武松、王婆、西门庆等形象均不同程度偏离了原著中的形象定位。如何揭示古代妇女在旧伦理的压迫下所受的种种苦难,应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职责,文学形象不必勉强负载。(《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汪远平认为:原著中确存在歧视妇女的问题。对此有所认识就行了。改编还应尊重原著的风貌,不宜“脱胎换骨”。电视剧中潘金莲出场一段过于贤妻良母了。这就使后来的情节发展失去了依据。既然潘金莲的本性是善良和无奈的,那么武大郎之死还要同情吗?武松复仇也太过分了。武松的英雄气概主要表现在“复仇”两字上,如果复仇缺乏正义,武松形象就要大打折扣。现在有人爱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鸣不平,甚至要翻案,这实在令人费解!几百年来世代相传的佳作,如果被篡改得面目全非,那作品算谁的?至于“戏说”之类更不可取。比如潘金莲就不该如此造事。(《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夏康达说:潘金莲这段戏无疑是整个电视剧最好看的一段。王思懿的表演很出色。我心目中的潘金莲不是这样的。这么大改动不太合适,但我对这一个潘金莲也接受了。(《今晚报》1998年2月15 日)汤吉夫则认为:电视剧中潘金莲的形象比原著要好。原著中的潘金莲只是一个荡妇的符号,现在则变得有血有肉,可以理解了,体现了一种现代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今晚报》1998年2月14日)
有不少论者对潘金莲洗澡的表演大有看法。张中行说:“潘金莲洗澡的表演,显然是受近来‘脱’风的影响,求观众因多看肌肤而神魂颠倒。他还说:“我非老道学,不至于见女人洗澡就叹息世风不古。但如果洗一次也便罢了,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呢?遍翻《水浒传》也没有这个细节,连她‘爱干净’、‘有洁癖’的文字也没有。金圣叹评潘金莲,也只是说:‘奇绝了’,当然不是说她爱洗澡。所以我们的电视应该努力满足高尚的情操, 不应迎合低级趣味。 ”(《北京广播电视报》1998年2月10日)
贵州观众韦昌国认为:“改编名著没有必要滥用‘浴缸’、‘枕头’之类的手法。如此播弄风情,反复再三,即有违淡化潘金莲淫性的主旨,又有迎合庸俗欣赏之嫌。”天津观众李云青指出:“电视剧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男欢女爱的镜头,不但无助于潘金莲新形象的塑造,反而强化了传统观念的潘金莲卑劣性格。”(《南方周末》1998年2月13日)
根据北京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没有看过王思懿饰演的潘金莲的观众中,有一半的人认为潘金莲是荡妇,另一半的人认为她值得同情。而看过王思懿表演的人,有70%的人同情潘金莲,只有不到1/4的观众认为她是荡妇。这表明电视剧的改编和王思懿的表演改变了一部分人对潘金莲的看法。(《北京青年报》1998年2月11日)
四、关于主题歌和武打戏
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由于豪迈有力,朗朗上口,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有的评论者甚至认为,整部电视剧最成功的就是这首歌。
竺青认为:“《好汉歌》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梁山好汉的整体意识,词、曲作者有意突出了梁山草莽的侠义品格,对电视剧整体文化氛围的烘托和思想倾向的强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
王纪宴则认为:“《好汉歌》把梁山精神肤浅化了,在强调仗义的同时,忽略了梁山好汉报国无门被逼上梁山的这个根本内涵。”(《光明日报》1998年2月11日)
电视剧《水浒传》中精彩的武打场面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一位中学生说:“以前听评书总能听见古代战场的征战场面,这回可开了眼界。要是电视剧都这么好看就好了。”李祥瑞认为:“《水浒传》中的文戏不乏精彩,因为我们的底子向来很厚。武戏请香港导演袁和平设计,两地精英联手,促成了两种电视剧模式的完美契合,使俗与雅,艺术性与娱乐性,得以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兼容了。”(《北京青年报》1998年2月6日)
有些专家对《水浒传》剧中的武打场面提出了批评。汪家华认为:“电视剧中的武打场面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内涵的武打场面解决得不够好。如拳打镇关西,精妙之处全在于‘三拳’,每一拳都有特定的思想含义,应用特定镜头,满镜头处理更好些。”王学泰认为:“原著中有些武打场面是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比如鲁达打郑屠,林冲打洪教头,都突出了他们的个性。而电视剧中的武打场面,固然激烈好看,却使得人物性格不够彰显。”(《光明日报》1998年2 月12日)
标签:水浒传论文; 宋江论文; 潘金莲和武松论文; 电视剧论文; 中国电视报论文; 文学论文; 潘金莲论文; 宋江起义论文; 好汉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