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现象对青少年社会评价的解读_80后论文

“80后”现象对青少年社会评价的解读_80后论文

解读“80后”现象——谈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现象论文,评价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9)01-0022-04

“80后”是对1980-1989年出生的文坛上年轻作家的称呼,后来被借用成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所有年轻人的代名词。作为新生代的“80后”备受社会关注,多年来,有关“80后”的评价经常可见诸网络、报刊,这些评价总体来看负面性评价比重大,人们对“80后”更多表现出一种担心和不放心,担心他们能否在将来担当得起社会责任。但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国难的发生,让人们对“80后”不得不刮目相看,原来“80后”一样在国难当头、在社会责任面前懂得担当、敢于担当、能够担当!“80后”现象实际上透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对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解读“80后”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80后”现象解读一: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是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表现

“80后”现象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表明了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在美国,60年代出生的一代被称之为“新人类”,也译为“X世代”,这里的“X”正是中文“新”字发音的字母。[1](p3)我国70年代出生的人曾被称为是“新新人类”。而“新新人类”也曾被认为是“抱大的一代”、“浅薄的一代”、“颓废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其负面性评价比重同样大,“80后”的崛起替代了对“新新人类”的指责与评价。无论是“代”还是“后”,都是针对新生代群体的。而人们为什么对新生代会投入这么多的热情与关注?为什么对新生代总是责难大于表扬,总是在“挑刺”呢?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那就是新的一代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继承老一代的传统和价值观,是不是能够担当得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是社会忧患意识的一种再现。的确,任何社会都会关注新生代,因为新生代是社会未来的代表,社会的未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代的素质,因此,人们会对新生代的成长过程充分重视,新生代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备受重视。人们对新生代的评价更多是从新生代所表现的日常行为和消费方式等上,通过这些表象来揣测他们的内心世界,由少数人的较为“另类”的外在表现来推测到整个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新生代的与众不同、新生代的反常规行为常常使成人们不能接受甚至引发深深的忧虑,而充斥网络报刊的多数评论就是这些忧虑的直接表现,以期通过这样的评论、指责和劝导来引起新生代对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反思,从理论上讲,这也可以说是对新生代社会化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这种对新生代行为的关注与评价恰恰表现了人们对新生代是高度重视的而不是冷漠淡然的态度,透露出人们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尤其是“80后”与其他几代人明显不同,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占据其中的群体,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就被当作是“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他们充分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从小就被家庭精心呵护,这么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是以前任何一代人都没有的,自然会对他们关注得更加深切一些,会有更多的忧虑与担心,这些温室里娇嫩的花朵,是否能够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狂风暴雨?

“80后”现象解读二: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是代际评价的同义语,往往会伴随着偏见

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评价应该是本着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应该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又能结合社会规范与价值的要求;既能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又能够很好地区分青少年群体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这样得出的评价才是客观中肯的社会评价。但是,所有对新生代的评价包括对“80后”的评价,基本上很少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表现为:

(一)以特殊来代替普遍,以部分简单地代表整体

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这4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认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他们被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2004年4月17日《新京报》刊登了《“80年代”是哪棵葱》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对80后的批评言论开始见诸媒体。近几年来,各类媒体对于80后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特别是网络的兴起助长了这种风潮。[2](P40)这是记者黄庆时在他的《被误读的一代》中的描述。不能说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身上没有“80后”的特征,但是他们能够是“80后”群体的代表吗?他们能够代表绝大多数的“80后”?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我们会反问:“为什么不把徐本禹、洪战辉、姚明、郎朗也放在封面,他们也是‘80’后啊。”如果真正了解美国嬉皮文化的人也会对这种把中国这四个“80后”青少年与嬉皮士联系在一起感到可笑。这四个“80后”,只是对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的一种不满,其辍学也是选择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表现出一种自我追求的自主性。但嬉皮士出现在美国的上世纪60年代,往往是数万人举行荒唐的集会,以怪诞的发型、奇异的装束、震耳欲聋的嘈杂音乐、放荡的性行为和吸毒等方式反对主流文化,是真正的“垮掉的一代”的形象。这种牵强附会的联系对“80后”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带有偏见的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往往会很大,容易引起一些人的盲从,容易强化社会偏见。

同时,我们现实中更多是对文坛“80后”的评价,这些“80后”年轻作家的写作风格、内容、表现方式等所表现的共性特征只能代表整体“80后”群体的部分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2006年在网络上发生的白桦与韩寒的战争,韩寒肆无忌惮的谩骂,让人对“80后”心有余悸,“千万别惹80后。没有自嘲精神,千万别和80后论战;教养太好,千万别和80后论战。”[3](P18)韩寒的个人行为又成了“80后”的代表而不是他自己的代表。以“80后”中少数的特例来代替普遍不是十分合适,以文坛这些年轻作家来代表整个“80后”也会有失偏颇。当然70年代出生的“美女作家”,也只能代表70年代出生的一部分人而不会是全部。人们往往在评价的时候只会考虑他们是不是“80后”,是“80后”就会有“80后”群体的整体特征,这是人们的一种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常规性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评论的偏差结果,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以上代人的标准来衡量与评价青少年

对新生代的评价,包括对“80后”的评价,都是上代人的评价。其评价的标准自然会打上深深的代际烙印,这就容易形成新生代评价的主观性色彩。在上个世纪8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跳迪斯科与交谊舞、穿喇叭裤,曾被社会视为另类,认为这是“垮掉的一代”,是在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是后来成人社会也都接受了这样的休闲方式,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街头公园看到老年人在伴着音乐跳舞。“新新人类”的烫发、染发成为另类的标志,但现在成人也在染发色。这是一种典型的曾被上代人指责的行为逐渐被社会所接纳与容许的事例。是上代人变得宽容了?还是新生代的确领导了时代的潮流?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新生代的标新立异容易开一代时尚之风,新生代的消费取向也就是市场消费的时尚所在,所以那些有眼光的企业总是追逐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研究他们的喜好、兴趣、审美,满足他们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需求。当然上代人也在逐渐变得宽容,但还没有真正的宽容,如果是真正宽容的话,在社会舆论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指责非难的声音存在。上代人在运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来审视新生代,以自己成长的经历、经验与新生代的成长过程进行对照,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与评价新生代。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上代人对“80后”这样的描述,“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你们成长的过程没有受过什么苦,你们在充分地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这明显是用上代人的青春经历与下代人青春经历的比较,是上代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上代人自己的幸福观。的确,很多“80后”成长的物质条件与环境不错,但是他们同样也承载着成长的压力与烦恼,应试教育的压力,父母期望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人际间疏离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往往会比7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要重得多,“80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竞争的压力之下,而竞争的压力一直伴随于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这些也是上代人青春时所没有承受过的。幸福的同义词就是不愁吃穿吗?显然不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只是低层次的幸福,而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上代人与新生代成长的环境不同,上代人的价值观念与新生代的价值观念也会不同,承认这样的差别是对新生代进行客观评价的前提。但现实中往往是这样的情形,上代人尽管也曾经年轻,但是对新生代仍然难以做到感同身受,他们往往会把自己也年轻过作为对下一代人要求的“资本”或前提,甚至会理直气壮地强调自己年轻的时候却没有新生代那样不可理喻的行为与想法,因此,上代人的标准与新生代的特立独行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价值冲突就成了必然的现象。上代人因为缺乏客观的标准与对青少年特点的不了解和其成长环境的忽视,其对新生代的评价往往会伴随着偏见。

“80后”现象解读三:不客观的社会评价往往不会引起新生代的认同

不客观的社会评价,是一种缺乏公正的评价,会让青少年感受到不公平与不公正。而青少年群体是最需要理解的群体,他们当中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成年(未满18岁),但是他们的成人感已经确立了。他们愿意接受建议而不是指责,愿意接受规劝而不是无端的批评。对“80后”的指责与评论并不会引起他们的认同,有的“80后”说:“我们都见怪不怪了,我们就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无所谓。”这种评价丝毫改变不了新生代的观点,他们在评价面前仍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大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潇洒,这种置若罔闻的做法会让上代人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无可奈何,上代人会更加强化自己对新生代的观点。而不客观的社会评价往往会激起“80后”的逆反心理,他们就会提出这样的质问:“80后难道不是你们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吗?你们难道未曾年轻过,未曾回想过当年的青春岁月?”“若你们懂得尊重,我们亦懂得。若你们懂得包容,我们亦懂得。若你们懂得善待一切,我们亦会如此。前辈们,你们都是我们眼中的明镜。请不要抹黑我们心中的一道光。将美好扼杀。”[4](P22)而且他们可以为自己特立独行的行为做最好的诠释和说明,如“我们愤怒,因为我们拒绝麻木。我们说脏话,是因为这世界上有足够多肮脏的行为,与我们肮脏的语言相配。我们叛逆,因为太多的传统并不值得我们尊重。我们极端,因为中庸无法将我们扼杀。我们苛刻,因为我们无法宽容丑恶。以80后的名义,我们拒绝无知,我们拒绝谎言,我们拒绝麻木。”[5](P1)这也是比较典型的“80后”的话语,其对自我的解释与证明,表现得是这么掷地有声、慷慨激昂,其对不客观的评价的愤懑之情弥漫于字里行间,为自己的“极端”、“叛逆”与“苛刻”找到了“合理”的注脚。

“80后”现象解读四:了解、理解新生代,是青少年社会评价客观性的前提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里特·米德曾提出了“代沟”的概念,她认为现代世界的特征,就是要接受代际之间的冲突,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着不同的信念。但代沟不是不可逾越的,她认为紧密的家庭纽带应该松绑,以便给青少年更多的自由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不要求那么多的服从和依赖并容忍家庭中的个别差异,亲子冲突和紧张就会大大减少。的确,代际之间观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代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来增进相互的理解。上代人应该了解新生代的特点,应该理解新生代喜欢彰显自我的青春期情结。

青春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是一段重要的成长过渡期。从生物学上讲,是个体生理由不成熟发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是个体心理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是由不独立的个体逐渐接受社会化变成独立的社会个体的阶段。青春期是一个既充满变化、探索、富有活力和追求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焦虑和问题的时期。青春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自我、自主性增强,成人感增强,希望得到社会和成人认同的愿望强烈,喜欢标新立异。可以说,标新立异就是一种典型的青春期情结,是青少年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他们希望通过特立独行的行为与外在打扮等与众不同的表现来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昭示自己的独立和成熟。如果上一代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不是大加指责,而是一定程度的宽容,他们就会实行自然而然的平稳过渡。如果上一代人能够认识到他们不过是处于这么一个成长的过渡期,还没有十分成熟,这时所出现的一些幼稚与偏差行为都是正常的现象,那么上代人对新生代就不会有太多的指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如果上一代人能够用一种发展性的观点去看待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一些青少年问题,能够对这些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做及时的引导与帮助的话,那么就不会激发青少年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上一代人在看待青少年问题时,能够坚持“人在情境中”的原则,能够考虑到青少年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质疑与责难的话,那么代际间的冲突就会大大地减少。了解新生代是理解他们的前提,理解他们是尊重他们的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对新生代的评价也会相应地客观与公正。

关注新生代,对新生代进行评价,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这种社会评价对新生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他们正处于一个寻求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而评价是否公正对新生代的健康成长很重要,这将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实现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现在人们的眼光已经从“80后”转移到“90后”的身上,我们期待着一些更客观的社会评价,让“90后”在无偏见的社会评价中健康地成长。

标签:;  ;  ;  ;  

“80后”现象对青少年社会评价的解读_80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