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观察论文_任雁红

任雁红(贵州省兴义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院,医技科)

【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 年6 月~2014 年12 月的1000 份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 年1 月~2015 年6 月的1000 份尿液标本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不合格数量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为15%,而观察组不合格率为0,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 <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减少实验结果误差,对临床应用观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尿液;质量控制;常规分析;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21-01

作为一种常规的检验项目,尿液常规检查一方面能够反映泌尿等其他系统的发病情况;一方面也具有操作简单和无创等特点[1]。

但是,这种检查容易受自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为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要全程控制尿液检测分析质量[2]。为探讨其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观察,本文将对1000 份尿液常规检验标本作如下分析报道。

1 基线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 年6 月~2014 年12 月的1000 份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包括常规体检人员标本350 份,住院患者标本250 份,门诊患者标本400 份。选取2015 年1 月~2015 年6 月的1000 份尿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包括常规体检人员标本325 份,住院患者标本125 份,门诊患者标本400 份。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尿液常规检验的方法,其具体步骤是:(1)将实验仪器消毒后摆放整齐;(2)仔细检查并认真核对实验仪器的相关参数;(3)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做好常规卫生清洁工作;(4)定期检查实验仪器,正确维护并及时维修损坏仪器,并做好质量控制。

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观察组的质量控制对策。第一,采用一次性集尿管收集尿液标本(尿量要超过30mL)。然后将尿液标本立即送去检验,并尽量在2 小时内完成临床检测;为进行质量控制,可用40%的甲醛水溶液对超过2 小时的尿液标本进行防腐。第二,在检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并记录尿液情况,要标示有异常的尿液,并使用显微镜检查检验结果严重异常的标本。第三,每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检查、维护并积极改进实验室仪器设备,以注意实验质量控制。第四,为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要通过定期安排培训、积极组织相关的临床会议和集中分析、讨论经常出现的问题等形式学习先进想理论方法。第五,按常规方法详细记录临床检验中心的各种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16.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 检验如果 小于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2.1 对照组不合格标本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在对照组1000 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情况为150 例,总不合格率为15%。在常规体检人员、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检验中,送检超时的标本分别为18 例、2 例、6 例,总数为26 例,不合格率约为17%;样本污染情况分别为14 例、8 例、16 例,总数为38 例,不合格率约为25%;样本量少情况分别为2 例、2 例、20 例,总数为24 例,不合格率为16%;采集时间错误的情况分别为18 例、2 例、6 例,总数为26 例,不合格率为17%;容器不合格情况分别为2 例、6 例,9 例,总数为17,不合格率约为12%;标识有误或不清的情况分别为3 例、7 例、9 例,总数为19,不合格率约为13%。

2.2 两组检验结果对比在观察组中,由于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而没有出现不合格情况。由此可知,两组结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0.05)。

3 讨论作为一种常用于诊断尿路等其他系统疾病的方法,尿液常规检验主要包括尿蛋白等其他检查项目。在医学界内,尿液常规检查具有报告快速、操作简单和无损伤等特点[3]。但是,由于受送检超时、样本污染、样本量少、采集时间错误、容器不合格和标识有误或不清等问题的影响,采取该检验方法容易使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情况[4]。

因此,在检测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提醒患者做好相应的清洁及其他准备工作;在检测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尿液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与记录,要正确标识有异常的尿液;在检测之后,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消毒,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干净卫生。此外,为有效避免尿液常规检查结果出现误差,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交流等工作,提高对实验室质量的控制水平。

本研究结合表明,对照组由于受容器不合格、送检超时、样本量少、样本污染和标识有误或不清等问题的影响,出现150 例不合格情况,占整组尿液标本的15%(150/1000);而对照组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两组对比,观察组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价值( <0.05)。综上所述,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质量控制,对于减少样本检验结果误差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范振平.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1:170+172.[2] 吴舟飞. 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研究[J]. 吉林医学,2012,24:5261.[3] 张静.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5,02:178-179.[4] 王萍菊. 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的控制[J]. 北方药学,2014,02:124-125.

论文作者:任雁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观察论文_任雁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