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_法国经济论文

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_法国经济论文

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欧洲论文,形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快速、深刻的变化和重大、复杂的调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俄格冲突等重大事件表明,世界多极化正在深入发展。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对国际事务的控制力受到削弱,国际体制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欧盟面临《里斯本条约》危机、俄格冲突危机、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等三重挑战,逐渐陷入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困境。严峻形势增强了欧盟成员国之间联合、自强的紧迫感,欧盟领导人也开始反思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和策略,试图变困境为机遇,竭力推动欧盟在务实中曲折向前的发展。

一 欧盟当前的艰难处境与面临的诸多挑战

首先,欧盟27国和欧元区均已陷入经济危机或濒临经济衰退。欧盟委员会2008年11月3日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显示,欧元区经济2008年第二、三季度出现0.2%的负增长,第四季度可能出现0.1%的负增长,这标志着欧元区已经进入衰退期;欧盟27国经济在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零增长,第三、四季度将出现负增长,也将进入衰退。该报告预测明年欧盟主要成员国中,英国将出现1%的负增长,德国和法国将出现零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更加悲观,认为2009年德、法经济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中东欧国家均出现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缓慢、外债高筑和外商撤资现象。匈牙利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申请254亿美元的贷款;拉脱维亚也在寻找国际援助。欧盟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指出,在一些欧盟成员国中,金融危机正在加剧宏观经济的失衡。危机正向房地产行业及汽车、钢铁、化工等制造业蔓延。法国工业生产和住宅投资出现萎缩,2008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企业倒闭数量环比增加55%,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破产增加,失业率再次超过7%,全国失业人口已突破200万。德国汽车工业受影响最大,全德1/7的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与汽车工业相关。据有关专家预计,如果德国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两年仅在此行业就会有5万工人失业。2008年10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已升到7.7%,失业人数高达1200万,预计2009年的失业率将升到8.4%。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0%的英国,官方预计仅2008年底就有近14万人失业。目前,英国失业人口已达182万,据官方预计,2008年底和2009年底英国失业人数将分别达到200万和290万。金融危机加速经济衰退,增加失业,拉大贫富差距,激化族群和种族矛盾,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希腊骚乱的爆发更是金融危机下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欧洲有舆论认为,希腊大骚乱只是一种预兆,更加使人担忧的是可能会接踵而来出现一系列的社会对抗。

金融、经济危机的来袭更加凸显了欧盟体制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其难以对危机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欧盟机构被边缘化,成员国各自为战,甚至转嫁危机。爱尔兰单方宣布为本国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立即引起邻国金融动荡。后经欧盟主席国多方协调和多次召开不同范围的峰会,仿效了英国救市的做法,欧盟27国才就救市措施框架(又称工具箱)达成协议,即成员国政府可以向有困难的银行注资,向银行间的贷款担保,为个人存款提供一定数额的担保,同时多次降低银行利率,减轻企业负担。上述耗资2.2万亿美元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阻止了欧洲金融体系的崩溃,但还是未能恢复市场信心,金融危机依旧在蔓延。

从经济竞争力角度看,欧盟8年前制定的《里斯本战略》要求在2010年将欧盟建成“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但实施效果远不能达标。虽经2004年调整,降低了要求,该战略仍然因目标过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全球化等原因难以实现。此外,欧盟在创新、生产率提高等方面与美国的差距还在扩大,加之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也在发展知识经济,并拥有创新潜力,使欧盟陷入前后夹击的处境,其竞争力不增反减。

其次,欧盟扩大过快,新老成员国、大小成员国利益诉求差异进一步扩大,影响了欧盟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成员国对危机的迫切性和侧重点并不相同。在俄格冲突中,大国指责小国是欧盟处理对俄关系的“麻烦制造者”,小国则认为大国对俄罗斯实行“绥靖政策”。在环保方面,虽已确定中期指标,但将其具体分解到每个成员国时,则存在很大分歧。法国大量使用核能,拒绝承担过多减排义务,德国担心汽车工业受损,反对对汽车排放标准限制过严。东欧新成员国则以需要发展经济为由,不愿承担应有的减排义务。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一揽子协议是2008年12月欧盟峰会最具争议的议题,欧盟领导人向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做出让步后,最终通过了此协议,然而该协议的具体落实恐非易事。欧盟大国领导人力图在新一轮战略格局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却受到自身结构性缺陷的严重制约。爱尔兰否决了《里斯本条约》,波兰曾一票否决了欧盟与俄罗斯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谈判,就是突出的两例。

再次,欧盟尚未能形成统一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对外难以一个声音讲话。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频繁,新兴大国对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扩大,世界重心开始东移,欧美传统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权力中心向非西方国家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欧盟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却时常受到其内部陈旧制度的牵制和成员国在外交政策上各有打算的制约。欧盟在地缘政治竞争中常感力不从心,难以一致对外;只有在内外危机压力下,成员国才会相互妥协,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欧盟的切身利益。

欧盟尚无共同防务政策,共同防务建设迟缓,军队和装备结构、作战能力难以应对现实挑战,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建成独立自主的防务。首先,在欧盟内部,法、英、德三国争夺安全主导权,奥地利等中立国对法、德心存疑虑;在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下,不但增加军费无从谈起,而且西班牙宣布要削减防务开支;其次,欧盟外部有美国的制约,美国虽然表面上同意支持欧洲防务建设,但从其所附加的一系列条件来看,美国实际上绝不会让欧盟主导欧洲安全事务,而是要它成为北约的配角。

欧盟在促成俄格停火、稳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争夺欧洲安全主导权方面,美国与俄罗斯仍然占据上风,欧盟奉行的“有效多边主义”在欧洲安全上难有大的作为。美国坚持在东欧部署反导体系,积极推动北约东扩,以达到既挤压俄的战略空间,又控制欧洲盟国的双重目的。俄针锋相对,要挟中断与北约交往,高调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瞄准波兰和捷克两国的伊斯坎德尔导弹。欧盟既无力阻止美国在欧洲领土上部署反导系统,也难以对俄的威胁作出有效的反应。

二 在逆境中寻求发展

(一)反衰退、反失业成为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欧盟经济实际上已进入衰退,其最大经济体德国及意大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爱尔兰等国已正式进入衰退期。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经济也面临衰退。德国率先宣布耗资23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旨在通过财政手段刺激投资,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英国也宣布200亿英镑(约合235亿欧元)的振兴经济计划,用于增加家庭补助、廉价住房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和拉动内需等。法国除已宣布成立200亿欧元的国家战略投资基金和用财政支出创造33万个就业岗位外,又推出26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就业岗位占全国劳动人口10%)。此外,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也都采取了刺激经济措施。2008年末,欧盟委员会宣布一项规模为2000亿欧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方案,旨在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暂时降低增值税使欧盟经济走出衰退。该方案总金额中的1700亿欧元是各成员国刺激经济计划的总和,其他300亿来自欧洲投资银行及欧盟的预算。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会有更多欧盟国家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或出台新的振兴经济方案。看来,欧盟国家在继续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正将宏观调控转向以反衰退、反失业为重点。但是,欧盟成员国中,有的债台高筑,有的公共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回旋余地缩小。一些成员国和经济学家对欧盟委员会提出的2000亿欧元刺激经济方案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波兰总理表示“对此类政治宣言持谨慎态度”。德国也对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推行统一的计划可行性表示怀疑。2008年12月11-12日的欧盟峰会虽通过了该计划,但只要求成员国在欧盟刺激经济计划框架内根据本国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二)继续致力于推进一体化进程,尽快解决批约危机,启动新的决策机制。

欧盟扩大到27个成员国,急需用新条约解决扩大后的有效决策机制问题。2007年12月,经过多方努力,27国领导人终于签署了《里斯本条约》,并于2008年启动了批约程序。但新条约又遭到爱尔兰公投否决,捷克也在犹豫中。目前,欧盟正设法解决爱尔兰和捷克在批约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严峻的内外形势使欧盟各成员国认识到尽早批准《里斯本条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轮值主席国正抓住有利时机做有关方面的工作。欧盟领导人已同意爱尔兰在未来的欧盟委员会中拥有一名委员等要求,换取其在2009年10月底再次举行全民公决的承诺。捷克宪法法院也判定《里斯本条约》并不违反捷克宪法。欧洲议会议长波特林呼吁各成员国抓紧批约。欧盟还成立了以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为首的12人“贤人小组”,从战略高度来研究欧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发挥“有效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等软实力的优势,力争在未来国际秩序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最近指出,多边主义远不只是一种手段,而近似一种宗教;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欧盟不仅应积极应对,更应尽力塑造议程。因此,欧盟正在调整与各大国关系,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欧盟对美国的态度是既结盟,又示独立性,欧盟老成员国在北约东扩、欧洲安全、对俄政策等问题与美国拉开距离,对美国损害欧洲利益的单边主义进行牵制。同时,欧盟主张以大西洋联盟为依托,在反恐、防扩散及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等问题上与美国协调战略、加强合作。欧盟对美国的新一届政府寄予很高期望。对于俄罗斯,欧盟的战略是既牵制又安抚。但是,欧盟坚持与俄罗斯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愿意讨论俄提出的“欧洲安全条约”计划。这既是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也有拉俄制美的考虑。欧盟对新兴大国既借重又规范。当今世界任何重大问题如无新兴大国参与都不可能得到解决。欧盟要利用其与新兴国家的良好关系,借重新兴国家,增强其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但是,由于新兴大国崛起势头强劲,欧盟又要联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进行约束,以保住西方在国际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然而,欧盟内有成员国利益多元化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掣肘,外有美国等大国的牵制,特别是正在蔓延的金融、经济危机给欧洲一体化带来巨大冲击,要实现上述目标,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总的看来,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成功的区域性国家联合体。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它仍是一支上升的力量。欧盟正以大国为主导、以快速发展为形式,逐步推进一体化建设,其战略目标是要在国际上把自己建成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独立一极。综观欧盟发展轨迹,其一体化建设是在不断解决成员国利益冲突、克服多种危机中逐步取得进展。因此,欧盟一体化建设不可逆转,但其进程必将是漫长和曲折的。

欧盟在尽力推动经济发展、坚持经济社会改革的同时,把一体化建设的重点转向就业、环保、移民,加大对高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欧盟抓住气候变化和能源这两个重要问题,承诺到2020年减排20%、能源使用率提高20%、再生能源达到20%,力图把节能、环保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从而为欧洲获得世界经济技术主导地位准备条件;努力塑造全球化进程,在对外经贸交往中强调互惠、平等原则,以公平体现各方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受益程度;加强对战略领域外资并购的监控,避免重要企业被外资兼并;还通过《欧洲移民和难民庇护公约》,力求在解决移民与欧盟劳动力短缺问题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期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面对世界粮食危机,欧盟27国经过18小时彻夜谈判,最终就削减农业生产补贴,增加支持生态项目,提高奶制品生产配额达成妥协。这是欧盟五年来第一次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大幅改革,这项改革将有利于发挥欧盟在该领域的优势。

欧盟在三重危机冲击下,其对外行动能力虽然受到削弱,但其领导人利用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机,运用“有效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等“软实力”方式,在国际事务中获得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今年多次提出,世界已进入“相对大国时代”,西方独自定调,将自己观点强加于人的时代已经过去。英国首相布朗最近也指出,“几个主要强国坐在桌边确定全球议程的时代已经结束”。欧盟正通过与各大国建立相互协调、务实合作的关系,尤其通过大国间的共治,化解危机,应对挑战。既与美国加强合作与协调,规范新兴大国崛起,维护西方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又联合新兴大国,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使欧盟在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欧盟在应对俄格冲突和国际金融危机中对美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欧美分歧再次上升到战略层面。

美俄斗争急剧升级,欧俄却在接近。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绕过美国擅自主动出面调解俄格冲突,使交战双方达成六点停火协议。这是欧盟首次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自主对本地区冲突进行成功调解,突显了欧盟对欧洲安全事务的重视和重要作用。当美国欲与欧洲联手制裁和孤立俄罗斯,法、德等老欧洲国家不但对此表示反对,反而主张与俄恢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谈判,法国还派其总理访俄,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这一切与美国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美拉拢新欧洲国家,积极推动北约尽快吸收乌克兰、格鲁吉亚入约。美加速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从军事上遏制俄罗斯。法、德等欧洲大国既反对现在吸收乌、格马上入约,也对美在欧部署反导系统持“保留”态度。法国领导人批评部署反导系统增加了西方与俄关系的紧张,强调该反导系统和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的部署“都不能给欧洲安全带来任何好处,只会使事情复杂化”。法国对俄倡议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峰会的主张作出积极呼应,并建议在此峰会讨论有关问题前,美、俄都停止部署反导系统和导弹。

欧美争夺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主导权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批评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是造成严重金融危机的根源,呼吁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法国总统萨科齐指出,危机来自美国的投机资本主义,强调“新世界(指美国)应得到规范并应具有道德,在世界上美国人也应懂得自己还有伙伴,不只有美国人”。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公开批评美国政府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应承担管理不当的责任。英国首相布朗提出建立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体制,重点加强对金融业的全球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欧盟专门召开峰会,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应遵循的四原则和五点决策建议,强调对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制定金融业新的行业守则,并给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大权力和手段,使其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中心作用”。欧盟领导人力图联合新兴大国,迫使美国在华盛顿金融峰会上接受其改革方案。会上,欧美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就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取得一定妥协。美方同意就增强金融透明度、加强监管、改革会计准则等方面做出一定让步,但强调要维护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欧方提出的全面改革现行世界金融体系,特别是反对建立全球性、覆盖所有金融领域和机构的国际监管体系。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欧美之间的较量还会有新的发展。然而,华盛顿峰会也表明,欧美在维护西方基本利益又有相互一致的一面,他们都希望新兴国家分担责任、承担更多义务,进而把新兴国家纳入他们所主导的体系。

欧盟于2008年7月召开了成员国和地中海沿岸国家首脑会议,宣布成立地中海联盟。尽管德国等欧盟国家对此抱有戒心,利比亚因以色列与会而拒绝出席会议,但地中海联盟的成立及其通过的一些合作项目将有利于提高欧盟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影响,增强法国在该地区的地位。欧盟在国际维和,伊朗核问题,解决巴以冲突、黎以冲突、黎叙建交等问题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正在努力参与对南极的争夺,要求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五国对南极建立“多边治理体系”,以便分享因气候变化而显露出来的资源。

三 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对策

2008年中欧关系总体发展态势没有太大变化。一段时间内,中欧双边关系的矛盾与摩擦有所上升;然而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上,中欧之间再次出现了新的利益交汇点。这为中欧继续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快速调整的国际格局中,中欧关系在2008年呈现先紧张后缓和的特点。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一些欧盟国家利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加大对中国施压,牵制中国的崛起。一些欧洲政界人士、非政府组织、媒体大肆炒作“3·14”事件,利用达赖分裂中国,并以莫须有罪名抹黑中国;攻击中国的社会制度、人权状况,干扰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暴力冲击中国驻欧洲的一些使馆,甚至把涉藏问题与奥运挂钩,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欧盟把中国定位为“经济强国”和“强劲竞争者”。在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等问题上对中国发难,要求中国超越入世承诺,开放有关市场。对华反倾销案也大幅增加。此外,欧盟还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能源和原料,攻击中国不附条件的援非政策。在达尔富尔、缅甸、津巴布韦等地区热点问题要求中国承担所谓的“国际责任”。

发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快速发展给欧盟国家带来压力和忧虑。欧盟担心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冲击其市场,削弱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其对华贸易逆差;还惧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挑战欧洲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欧盟前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公开宣称,中国“挑战”了西方民主。

然而,经过2008年终末至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的较量和磨合,特别是爆发俄格冲突与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欧盟国家认识到如果中欧关系倒退,将损害其根本利益。中欧无地缘政治利害冲突,都主张以多边主义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对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都持有相同或近似的立场。中欧双方是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问题上,亟须加强彼此合作。因此,欧盟对华战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欧关系虽然矛盾和摩擦有所上升,但总体仍在向前发展,双方高层交往基本正常。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率9名委员访华,缓和了双方紧张关系。欧方积极参加汶川地震救灾,为中欧关系创造了良好气氛。双方虽对北京奥运会较量激烈,但最后欧方出席开幕式高层人士最多,派出了50多个代表团,其中国家元首有18位、政府首脑12位、王室代表9位。欧方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的领导人是历届出席最多的,其他各种级别互访、战略对话和交流也在正常进行。双方经贸合作继续快速发展。2008年1-10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3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全年可望超过4000亿美元。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第四大投资方的地位。

目前,中欧关系处于战略调整和适应期,其特点是借重、合作与牵制、斗争同时发展。法国总统萨科齐高调会见达赖就是突出一例。鉴于此,笔者对于未来中欧关系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中欧关系迎来新的合作机遇。面对金融、经济危机,欧盟损失惨重,处境困难,中国虽受影响,但表现出较强的抵抗能力,引起欧洲人的深思。欧盟对中国国力上升虽存忧虑和戒备,但客观上对中国认识在深化,借重和需求也在增加。国际金融危机源自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主要取决于美国。欧盟当务之急是联合中、印等新兴大国推动美国接受改革。虽然欧美有联合制约新兴大国一面,但中欧都是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制的受害者,双方共同点多于分歧点,共同利益多于矛盾。同时,欧洲各国都在以不同形式与中国拉近关系,力求从中国四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中捞到好处。中欧之间再次出现新的利益交汇点,迎来新的合作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审慎应对,既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也照顾到欧方关切,既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经济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又提出中国的具体方案,争取在未来国际金融、经济机制改革中扩大中国话语权和决策权。

(二)充分利用欧盟调整对俄、美及对新兴大国政策之机,积极推进中欧战略合作。俄格冲突实质是美俄在欧洲争夺安全主导权的斗争,欧洲成为美军事冒险的牺牲者。美国支持新欧洲国家反俄,严重干扰了欧盟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建设。这促使欧盟对俄采取更务实的政策,在总体配合美遏制俄过度强大的同时,需要照顾俄的战略关切,在美俄之间采取较为平衡的做法。这也表明欧盟在地缘政治竞争中力不从心,其“有效多边主义”难以应对美俄在欧洲安全领域的争夺。欧盟也不得不调整对新兴大国的政策。在力图规范新兴大国同时,加大对中印等国的借重与合作。中国宜对其积极的主张作出正面回应,同时对其损害我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的言行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把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欧关系中,战略共识与消极因素同时共存,只是随着国际形势发展和力量对比消长而突出其中一面。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地位相对衰落、国际力量日趋多元化情况下,欧盟对中国借重与合作一面仍是主流,但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之争仍在继续。然而,面对金融和经济危机,欧洲大多数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强调与中方加强合作的意愿。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之争已暂时退居第二位,一位欧洲国家官方人士曾表示,共同危机缩小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促进了双方以务实的态度相互借鉴经验、展开合作。中国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中欧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断夯实中欧关系的基础。

当前,中、欧、俄、美关系互动更快速、更复杂。中欧关系越发展,中国在处理同其他大国关系时,就越占有主动和有利的地位。这对中国运筹好外交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  ;  ;  ;  

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_法国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