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取向_音乐论文

论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取向_音乐论文

试论中国现当代钢琴音乐的创作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中国论文,试论论文,钢琴论文,现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回顾中国钢琴音乐创作70多年的发展历史,诠释各时期重要作曲家的钢琴创作,进而阐明在世界性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寻找东西方音乐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外来器乐——钢琴艺术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乃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主潮。文章充分肯定这一创作取向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文化融合 西方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文化 中国钢琴创作

Piano music composition orient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Lian Ping

(Shantou Pedagigical College,515041)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pianomusic composition over a time period of more than sevendecades and interprets the piano music creation by importantcomposers at variousstages,then goes on to expound that thepredominant trend of China'spiano music composition should,in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cultural fusion,look for the optimumbinding point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 cultures and find out the national distinctions of Chinese style in the art of piano as one of the many musical instruments from abroad.The paperspeaks highly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is music compositionorient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fusion Western music culture Chinese musicculture piano music compositon in China

世纪之交,回眸中国钢琴音乐7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从1914年赵元任(1892—1982年)第一首钢琴曲发表以来,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

中国作曲家们已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在这些作品中,既有传统风格的,也有现代风格的,既有探索性的,也有实用性的。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品质,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中国钢琴曲创作的繁荣。

一 西方古典、浪漫音乐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

这是中国钢琴音乐由尝试逐步走上成熟发展的时期。

钢琴发源于欧洲,钢琴音乐艺术原本属于欧洲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西方钢琴音乐进入全盛时期——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代,中国才从欧洲传入第一架钢琴。事实上,中国钢琴艺术一开始就深受外国钢琴艺术的影响。钢琴传入中国,首先是从教会学校办的钢琴班开始的。本世纪20年代后期到中国教钢琴的俄国人主要有:乐队首席夏夫索夫、教授查哈罗夫、拉扎列夫和“俄国老太”列维廷等,其中特别是1929年被肖友梅先生以重金聘请为上海国立音专钢琴系主任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授鲍里斯·查哈罗夫(Boris Zakharoff),他在中国15年,教了许多学生,培养了丁善德、吴乐懿、易开基、李翠贞等第一批中国钢琴教授,使中国钢琴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后来,1947年丁善德留法,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于1949年毕业回国;1934年李翠贞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于1936年毕业,1940年回国;1950年吴乐懿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于1953年毕业,1954年回国;1946年李嘉禄赴美国内布拉斯加道安大学音乐系学习,次年毕业后即转入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音乐研究院深造,于1950年获钢琴硕士学位,同年回国。这些到国外留学后回国的钢琴教授构成了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最重要的力量。由此可见,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与世界钢琴文化有着非常密切联系。

我国最早发表的中国钢琴曲是赵元任创作的刊于中国留美学生编辑的在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创刊号上的《和平进行曲》(1914年)。现知最早见诸正式出版物的中国钢琴曲还有1921年《音乐杂志》刊登的三首钢琴曲:第一期的《锯大缸》(李荣寿),第四期的《偶成》(赵元任)和十二期的《钉缸》(沈仰田)。这些尝试性的作品,对外来钢琴音乐还处于模仿的阶段。

三四十年代,一些作曲家如冼星海、贺绿汀、马思聪、江文也、谭小麟、丁善德等对钢琴的中国风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黄自30年代初写的钢琴伴奏曲《春思》使用欧洲古典和声,但和弦本身又有中国特色。1932年,老志诚的《牧童之乐》、江定仙的《摇篮曲》又进一步突破了外来作曲理论的束缚。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作品”。这首写于1936年并获齐尔品征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一等奖的小曲至今仍常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乐曲描绘了南方乡村山青水秀的田园景色:悠闲自得的小牧童在一头水牛背上吹着一支动听的笛曲,悠悠的笛声在蓝天上飘绕。乐曲结构采用西方古典音乐典型的A+B+A三部曲式,然而作曲家把具有浓郁江南民间音乐风格的中国旋律与西洋复调音乐写作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乐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技术上看这首乐曲只是简单的二声部五声性曲调的对位:严格的对位手法,上下两个声部都是中国五声性旋法与调式。这首钢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当时《新民晚报》指出:“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与西洋乐理的界限,他那作品的成功是鼓励了我们为复兴改造中国音乐而研究西洋乐理的技术,给与一般绝端保守古乐者和主张完全欧化者以同样的警醒。”[①]

1945年,丁善德第一部钢琴曲集《春之旅》组曲、1948年的《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第一首以民歌为主题的钢琴变奏曲)、1946年瞿维的钢琴曲《花鼓》,都有力地证明了欧洲音乐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实践相结合是可行的。马思聪、丁善德、江文也、陈培勋、桑桐,更新一代的汪立三、蒋祖馨,把4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推向更深广的领域。刘庄、黄虎威、廖胜京,都对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0年代在老一辈作曲家和新一代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钢琴音乐创作的初步繁荣。

二 民族民间传统乐曲的现代转换(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十年浩劫,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遭受严重的挫折,但还是诞生了我国第一部钢琴大型作品《青年钢琴协奏曲》和蜚声乐坛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由刘诗昆、孙亦林、潘一鸣、黄晓飞等人合作的《青年钢琴协奏曲》,采用自由奏鸣曲式,又有民间变奏曲体的某些特点;且呈示部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都吸取民歌旋律为素材,并加以提炼和创造,是根据民歌创作而成的;发展部借用歌剧《刘胡兰》主题歌《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曲调。这部单乐章协奏曲在引入民间声乐、探索中西音乐的结合和音乐风格民族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根据冼星海1937年在延安创作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由殷承宗和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等人于1969年12月集体完成,于1970年5月由殷承宗担任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全曲虽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诸如在末乐章中引用了革命歌曲《国际歌》和《东方红》主题——这类在纯器乐作品中“贴标签”、滥用既成音调的造作手法,严重削弱了作品的整体性和感染力。但从某种意义上看,《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对冼星海的不朽音乐史诗的母题的演绎中,较成功的发挥了钢琴技巧和协奏曲的手法的表现优势,从而把中国钢琴艺术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我国最早一批优秀的钢琴改编曲——中国钢琴音乐由此进入以改编为主的创作时期。如杜呜心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等根据样板戏音乐改编的作品,还有如储望华、王建中的二首钢琴曲《浏阳河》、赵晓生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周广仁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崔世光的《松花江上》等根据各种歌曲(包括创作歌曲、填词歌曲还有革命民歌等)改编的乐曲。而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大都是对传统古典乐曲的改编,如陈培勋的《流水》、黎海英的《夕阳萧鼓》、《平湖秋月》,储望华的《二泉映月》、王建中的《百鸟朝凤》、《梅花三弄》。这类作品多选用广为流传的古曲或其它乐器的乐曲移植在钢琴上改编而成,模仿古琴、琵琶、唢呐、二胡等民族乐器的音色与演奏,并寻找适合于民族传统乐曲的和声和复调语言,大大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

《夕阳萧鼓》曲名见于1864年以前成书的《今乐考证》,黎海英根据这首风格婉约妩媚的、传统悠久的琵琶“文曲”改编为钢琴曲。全曲共分为十段。作曲家运用了传统的作曲手法,出色地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演奏技巧,如第一段模仿鼓声、箫声的音响,第三段到第五段模仿古筝的琶音音型,还有琵琶“轮指”般的钢琴颤音,这一切丰富了钢琴的表现手法,对创造清淡悠远、带有江南音乐秀美特色的音乐意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梅花三弄》(七弦琴曲)的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乐曲通过对不畏霜雪寒风、傲然挺立、高洁如玉的梅花的吟颂,赞美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全曲采用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各变化出现三次,故称三弄。王建中于1972年根据吴景先生传谱改编的钢琴曲大部分保留了古琴曲的基本音调和十段结构,充分地发挥钢琴的丰富手段,深化了音乐意境的表现。作曲时,作曲家受毛泽东诗词《咏梅》的启发,在尾声部分,生动地表现了“她在丛中笑”的意境。

三 寻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最佳结合点

经过了十年动乱的徘徊,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钢琴真正步入繁荣阶段:一批作曲家在风格、技法上大胆创新;一批具有新观念的作品,显示了钢琴音乐创新的新方向。近10多年来,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趋向,主要是在将古曲改编为现代钢琴曲的过程中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如王觉的《中国乐韵》[②]选取了《梅花三弄》、《旱天雷》、《阳关三叠》、《姑苏行》、《二泉映月》、《平湖秋月》、《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舟唱晚》、《喜相逢》、《良宵》、《酒狂》等12首古曲改编而成。钢琴右手弹奏旋律,并以8度音程进入高音域,在左手琶音的陪衬和电声乐队伴奏下,使古典稳健安祥的音乐具有节奏感和轻快感,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气氛。王觉的创作多少受到法国通俗钢琴音乐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影响。克莱德曼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早期从事古典音乐研究,以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而著称,其内在音乐性是属于古典的,后来他对通俗音乐产生了兴趣,转变了艺术方向,与通俗作曲家奥利维埃·图森和保罗·德·塞内维尔合作创作和改编了一批作品。这些作品保持着古典的韵味,又有鲜明的现代感。1977年克莱德曼演奏《水边的阿第丽娜》一曲,一举成名,成为世界乐坛的一颗明星。王觉的“中国乐韵”与克莱德曼“情调钢琴”,都在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达成消解。

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音乐观念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的各种流派,如“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结构主义音乐”、“未来主义音乐”、“立体主义音乐”、“存在主义音乐”、“象征主义音乐”、“原始主义音乐”、“十二音主义音乐”、“噪音主义音乐”、“击乐器主义音乐”、“复数的音乐”:“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偶然音乐”、“密集音响音乐”、“电子计算机音乐”等等,都进入中国乐坛。勋伯格、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等现代音乐大师的作品及研究他们的理论得到广泛的介绍。

当中国出现西方现代音乐移入的文化现象时,西方音乐界自60年代开始重视东方音乐,古曲音乐的当代价值得到重新认定为发端的一种文化回流已逐渐左右世界音乐文化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结合,传统与未来的结合,成为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精英的探索新取向。这种探索实践是从罗忠镕、汪立三、朱践耳等人的创作开始的。这些资深的老年作曲家在探索世界音乐现代观念及新的作曲技法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实践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尝试。

汪立三在1982年完成的钢琴曲《他山集》、《梦天》中开始采用多调性音块、12音等技法。《他山集》分别以中国汉族五声调式构成五套序曲与赋格,第一首:F商调序同与赋格《书法与琴韵》,第二首A羽调序曲与赋格《图案》,第三首徵调序曲与赋格《泥土的歌》,第四首G角调序曲与赋格《民间玩具》,第五首F宫调序曲与赋格《山寨》。他在创作中探索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的可能性,融汇了中国书法艺术、古琴艺术等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东方色彩。《梦天》[③]这首借鉴12音序列技法创作的中国钢琴乐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调,表现出唐代诗人李贺同名诗的意境。汪立三有明确的探索意识,他在《新潮与老根》一文中指出:“今天,全世界艺术正走上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音乐也不例外。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中国现代作曲家应以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而独树一帜,走向世界,大放异彩。”[④]在发表《梦天》时汪立三声称:“我是拥护‘拿来主义’的,我赞成鲁迅先生的‘吃螃蟹’的精神。比如12音这个体系这个螃蟹就未尝不可以吃。艺术中本无万能的技法,也无绝对禁用的技法,一切取决于得当与否。各种技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我感到借鉴外国的东西不是为了寄人篱下当某家某派的附庸,而是为了多点本事。最终还是贵在以自家面目自立于世。”[⑤]

陈铭志1982年创作了《钢琴小品八首》。其音列为作者选自作曲家罗忠镕的一首为古诗谱写的歌曲《涉江采芙蓉》。作品成功地把12音技法与民族音乐思维结合起来,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音乐系教授森托里亚称为“中国作曲家的第一部有中国特点的12音钢琴曲”[⑥]。

罗忠镕1986年创作《钢琴曲三首》(OP.50),尝试把12音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交融起来。第一首《托卡塔》(Toccatta)音高由6个12音腔式(trope)组成,节奏方面是“鱼合人”原则的扩充。第二首《梦幻》(Reverie)全曲系用第一首乐曲的一个腔式排成的12音序列,节奏上采用了增植手法。第三首《花团锦簇》(Arabesque)12音序列仍由第一首的腔式排列而成,其中还保持了中国五声调式的某些特征,节奏的发展采用“菲波拉齐数列”来加以控制。这部作品在1987年“上海国际音乐比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中获小型作品的三等奖[⑦]。

高为杰的《秋野》强调调式体系半音化,以多调式、多调性或某种调式、调性为基础,渗透民族特点,在自由12音的框架中保留某些调式或调性的特征。音响具有“新印象主义”的特征。

汪立三、陈铭志、罗忠镕等人的现代风格的中国钢琴曲,将12音的技法与中国音乐的神韵结合起来。这种“序列技术风”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80年代末期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向。

中青年作曲家也对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作了新实验。其探索性的作品以现代新颖的作曲技法,将民族音乐融化其中,以新的音响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民族音乐的神韵。这类作品已成为现代音乐潮流的一部分。

中年作曲家赵晓生将阴阳哲学、合力观念、音集技法三者合一而设计出《太极乐旨》并进而提出“太极作曲系统”[⑧]后,以钢琴曲《太极》实践了自己的作曲理论。他在钢琴创作中力求在“调式音阶”、“大小调”与“十二音”之间寻找出必然的有机联系,并在《周易》64卦逻辑系统基础上架构新的音高组织关系。赵晓生还在长期的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中,“试图将宏观中国最古老哲学论著《易经》中所包含的辩证因素与现代音集理论所体现的新颖技法相结合,从而追求某种既古且今,既陈且新的现代中华民族神韵”[⑨]。赵晓生还总结出“整体系统演奏法”,“力图以中国古代阴阳哲学的辩证方法为基础,以整体而不是局部的眼光,辩证而不是片面的分析,系统而不是零星的观察,总结钢琴演奏的全过程、总规律,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钢琴演奏理论系统”[⑩]。

《太极》在1987年上海“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比赛”中获得小型作品一等奖。瑞士评委皮埃尔·科龙博说:“本次比赛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引起世界乐坛对中国风格的关注,我很喜欢《太极》这部作品,它已是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11]

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喜玛拉雅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国际比赛,共收到103位作曲家寄来的137首作品;有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意大利、美国、罗马尼亚、法国、爱沙尼亚、俄罗斯、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赛;最后评出一、二、三、四等奖和鼓励奖共10首作品。邹向平(四川音乐学院)创作的《即兴曲——侗乡鼓楼》,运用了一些较新的现代作曲手法,又富有侗族民间音乐色彩,得到评委高度评价,获一等奖。从参赛的大部分作品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音乐特色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成为不少作曲家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中国风格取得突破性的发展[12]。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历程。总的说来,1914—1949年前,中国钢琴曲虽有几首获奖优秀作品,但创作数量很少。1949年至1966年,基本上是欧洲近代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模式。1966年—1978年,只有一些以“样板戏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和少量以传统民族民间古曲改编的乐曲。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才真正形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钢琴传入中国100年来,创作与演奏同时出现中西文化融合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外来器乐创作的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无疑是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潮。这一主要倾向体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的结合,即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结合。

中国钢琴家一方面选择和采用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一方面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建设,认同于本民族文化的基因;他们在中西文化融合中逐步确立与西方不同的创作风格,进而又努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求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最佳结合点。总之,无论从创作方面还是演奏方面看,中国钢琴音乐已由外来形式民族化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中国钢琴音乐既沿续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和当代世界音乐发展主流相衔接,这既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中国音乐传统不断融于当代国际文化潮流的一个新的标志。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流是向人的本性和自然回归,这种回归意识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和民族传统艺术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对应点。于是,音乐通过在传统与未来的两极之间寻找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结合点,实现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连接,将是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家未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转引自《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第3~15页,倪瑞霖撰《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贺绿汀的生平和创作》一文。

② 《中国乐韵》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公司1989年出版。

③ 《梦天》刊《音乐艺术》。1982年第2期。

④ 《新潮与老根》刊《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

⑤ 《〈梦天〉作者的话》,刊《音乐艺术》1982年第3期。

⑥ 转引自《音乐爱好者》1984年第1期第27页,林海兴撰《盎然诗意出“绝句”——陈铭志钢琴小品八首》一文。

⑦ 参见《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第3集,第669页。

⑧ 《太极作曲系统》一稿于1988年8月8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作曲家座谈会”上首次发表,参见《音乐艺术》1988年第4期。

⑨ 参见《太极作曲系统——赵晓生音乐论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90年2月出版。

⑩ 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自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11] 《音乐爱好者》1988年第1期,丁善德《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比赛》。

[12] 参见《钢琴艺术》1996年,第1期,第57—58页。*

标签:;  ;  ;  ;  ;  ;  ;  ;  

论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取向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