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明[1]2001年在《吐哈油田科技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已为油田开发的实践所证实。如何评价科技的作用呢? 本文首先对科技评价的概念与内容进行了界定,认为科技评价应该包含科技投入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科技增效评价、科技进步评价、科技水平与实力评价等。其次,文中着重提出了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再次,建立了一套评价油田科技实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简易灰色评估法来计算有关指标。最后,结合吐哈油田实际情况,对该油田的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等进行了评价,经检验,上述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乔炜[2]2013年在《吐哈油田油井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油气田的开发,部分油气田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污水量非常巨大,2010年全国达到12亿方,且逐年增长。如何把采出水通过一定的方法经济有效的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投入再生产,实现油田采注水量平衡,有效节约水资源,已成为石油行业的重要课题。吐哈油田地处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戈壁荒漠地区,地下淡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有效的利用采出水处理后直接回注地层,不但可以节约清水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对周边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在前人对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吐哈油田目前采出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现状开展了针对性研究,找处了前期物化处理工艺的不足和缺陷;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在吐哈油田的适用性;对不同杀菌技术和缓蚀防垢技术在油田现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合温米联合站污水处理装置的改造,提出叁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优选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的生化处理改造方案,为下一步进行其它老污水站的生化改造提供了方向。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发现了物化处理方式在油田不同现场应用的共性缺陷。受流程较短因素的限制,系统承受冲击的能力较弱,采用物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采出水处理效果普遍不稳定。水处理系统杀菌药剂成本较高,原有防腐防垢措施的适用性一般,导致流程设备设施腐蚀严重。部分过滤器滤料漏失严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行成本。2.证明了生化污水处理方法在吐哈油田的适用性。通过红连污水站的前期先导试验,以及后期雁木西、叁塘湖、鲁克沁污水处理装置的持续应用改进,证明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对吐哈油田水质是适应的,不但抗冲击能力强,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出水水质,节约了成本。3.探索出了适合吐哈油田不同水处理工艺的杀菌和缓蚀防垢技术。通过对化学除菌、复合二氧化氯杀菌技术与紫外线杀菌技术的研究,总结出在不同的工艺和水质条件下可以组合使用的有效杀菌方法。通过对阴极防腐、高效净稳技术、使用新型材料、安装量子管道环等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找到了适应油田水质的缓蚀阻垢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管线的防腐效果。4.实施流程节点参数控制,在现有工艺不变的前提下,有效的改善了出水水质。通过对流程工艺节点处理指标的逐段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对运行参数进行提前干预,变终端控制为过程控制,规范了采出水处理装置的运行与管理,改善了出水水质,提高了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益。5.找到了油田老污水处理装置生化改造的可行方案。针对温米污水站的改造需要,提出叁种改造方案进行经济及环境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进行老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改造经济环境上是可行的,为油田老污水站的改扩建提供了方向。
马云瑞[3]2007年在《吐哈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质量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满意已成为衡量企业质量水平的唯一标准。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和企业自身的种种弊病,必须不断改进质量、完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控制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才能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座谈调查、统计表、博弈分析,应用质量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统计学的思想,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吸收组织行为学和营销学的观点,对吐哈石油井下作业系统质量管理现状,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质量保证及全面提高井下作业系统作业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发现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人员素质、质量意识、行为习惯不能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分析其根源,并设计了质量目标管理系统、满意度管理系统、质量教育系统。其目的就是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效率。同时,就企业的今后的质量改进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企业指明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方向。最后,提出了提高井下作业项目质量管理有效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为了不断提高井下作业项目服务质量,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井下作业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显就得尤为重要。本文是站在企业高层质量管理者的角度,对油田工程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分析优化,是把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用于实践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油田工程服务企业其他也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刘锋[4]2013年在《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己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内油田企业更是积极投身于信息化建设浪潮之中。经过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中国叁大石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各地区级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深度持续拓展,信息化水平持续保持央企先进地位。但是,国内地区级油田企业信息化发展并不均衡,一些油田企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诺兰模型的起步和蔓延期),部分开始步入中级阶段(控制和集成期),只有大庆汕田、新疆油田和胜利油田等极少数开始进入高级阶段(优化和成熟期)。吐哈油田企业是中国石油旗下的一个地区级油田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以来,信息技术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数字油田、勘探开发数据仓库、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等大型综合信息系统或平台先后建设并不断发展,试验数据中心系统、录井远传系统等专业数据库、源头采集及综合应用系统成功建设应用并持续优化,A1、A2、ERP等集团公司统一推广项目积极开展并创新应用。发展至今,吐哈油田的信息化成熟度已逐步上升到了第四级(IMM模型的战略支持级),开始进入高级阶段(诺兰模型的优化和成熟期),信息化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在信息化思想观念、信息化组织管理、信息技术总体应用水平、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跨学科系统集成和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的石油大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吐哈油田也不例外。此外,与新疆油田等几个信息化领先的国内油田企业相比,吐哈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五个方面的差距和不足:(1)IT战略与企业战略结合还不够紧密,IT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还不够重要和突出。(2)公司各级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信息化“一把手”工程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3)信息化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激励机制不够有效,整体信息技术力量尚显薄弱。(4)数据中心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吐哈建设力度不够,知识管理刚刚起步。(5)企业信息化流程重组与再造不足,勘探开发一体化信息化平台与协同工作机制还未有效形成。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上述差距、问题和不足,有吐哈油田企业自身战略、规模、环境条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信息化发展战略、阶段进程、信息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但综合研究分析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现状水平及上述问题与影响因素后发现:影响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科学有效发展的主要原因(或问题)是缺乏系统、完整、科学、适用的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和模型体系的指导和规范。正因如此,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才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才会在整体发展上与国内外信息化先进的油田企业存在不小差距。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目前存在的上述差距和不足,其实也是国内其他许多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总结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和优化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和方法,不仅对吐哈油田企业今后的信息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将为国内其它油田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开展《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工作不仅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本论文在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信息科学及信息工程、地质信息科学及地质信息技术、大成智慧科学及大成智慧工程等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分析综合法、抽象概括法等研究方法,沿着选定课题——系统梳理——现状分析——模型研究——方法论探讨——完成论文的技术路线展开相关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和探讨,本文取得了叁个方面的主要创新点:(1)根据油田企业信息化特征规律及研究需求,借鉴已有的相关定义或解释,主要对尚未明确定义的油田企业信息化、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型和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等六个油田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科学的辨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较完整、明确的新定义,为本文研究及他人借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对吐哈油田企业相关信息化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类、研究和完善,并创新构建起一套相对系统、科学和实用的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体系——SMEAT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战略模型、管理模型、技术模型、实施模型和应用模型五大类模型组成。其中,战略模型(S)居于SMEAT模型体系的中心位置,它是其它四大模型的纲领、方向和原则,同时,其它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战略模型;管理模型(M)、实施模型(E)、应用模型(A)和技术模型(T)四大模型则环绕在战略模型周围,在战略模型的统领下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四大模型之间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3)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借鉴钱学森等的系统科学的体系及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式,创新构建了一套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该方法论体系横向上从左到右,依次包含哲学、基础科学及技术科学、相关工程技术、相关工程技术方法论、油田企业信息化工程方法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五大部分;纵向上依次列出了各大部分的主要组成内容,较系统合理地展现了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此外,本文概括总结出五点研究认识:(1)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和应用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油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已应用了一些方法论来指导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做过一些研究和应用探索,但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远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形成合力。(2)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融合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国内一些油田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并非十分协调融合,有的信息化战略并没有完全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而制定,有的没有根据企业战略的变化及时调整信息化战略,有的出现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相脱节的情况,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IO,导致再好的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无法真正有效实施。(3)油田企业信息化流程再造和业务重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当前的信息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技术的革命,油田企业只有在信息化的同时配套进行企业流程再造、业务重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及研究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升级,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确保油田企业信息化本质目标的早日实现,目前国内油田企业普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4)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信息化的主体地位需进一步突出。国内油田企业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模型(或模式),进一步突出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和主工作流程信息化的主体地位,集中精力和资源首先把油气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和主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做强、做深、做精,然后兼顾做好其它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避免全面开花、表面繁荣,却远离信息化本质目标情况的出现或持续。(5)专业人员在油田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中最核心的应该是“信息”而非“技术”,油田企业中勘探开发等主专业技术人员才是对油田地质信息最了解,也是最迫切进一步认识的人员,这些“信息”的真正拥有者和使用者们才是当前信息革命的主角,主导油田企业信息化的人应该是主专业人员而非信息技术人员,显然目前的情况大多相反。展望未来,油田企业信息化充满希望,但必须着手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1)U网、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泛在化新技术己开始被国内油田企业关注和应用,但要真正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在技术、管理和方法上大胆创新突破。(2)如何更好地实现表达、分析、过程、设计和决策五位一体的可视化,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在油田研究和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仍然是油田企业今后信息化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3)油田企业目前在智能化方面还多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往往忽略了人的智能化,需要大力提倡“人机协同智能化”,充分体现人与计算机的综合优势。(4)信息技术是促进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实现的最有效技术,但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在油田还不实用,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工作环境还缺少有效的技术载体和方法手段,急需改进。(5)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等自动化目标一直是油田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目前,实时监控较容易实现,但实时研究分析、实时决策指挥还很不够,需要整体配套建设。(6)“两化融合”背景下,油田信息技术在与勘探开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充分融合的同时,还需要与管理技术、核心业务人员等有效融合,但显然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充分,不够彻底,重技术轻管理、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仍然存在,急需改进。油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探索和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甚至反复波折的过程。本文以吐哈油田信息化为例,对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方法及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认识,为吐哈油田及至国内其他油田企业更好地开展其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但本人深知这些研究成果和认识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也十分需要国内外关注或从事油田企业信息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宝贵的批评与完善意见,并共同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合力推动油田企业信息化事业不断科学发展。
罗曦[5]2013年在《吐哈油田玉果区块复杂泥岩地层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在玉果区块钻井过程中,常遇到起下钻遇阻、卡钻、断钻具等复杂事故,甚至无法完井,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吐哈油田玉果地区复杂泥岩地层井壁失稳问题,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膨胀实验、分散实验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表面积以及比亲水量等实验手段,深入分析了复杂地层泥岩的组构和理化性能,探讨了井壁化学失稳机理。依据“多元协同”钻井液防塌基本原理,提出“物化封堵—抑制水化—有效应力支撑”的多元协同防塌钻井液技术对策,并进一步探讨了防塌作用机理,研制出了一套针对目标区块的防塌钻井液配方,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吐哈油田玉果地区泥岩矿物间胶结差,层理、微裂隙发育,具有水化强分散、低膨胀和低CEC等特性,但其表面水化能力较强,易局部水化引起井壁失稳。基于“多元协同”钻井液防塌的基本原理,针对目标区块优选出了强抑制聚胺剂SDJA和包被剂CMC-HV、中分子聚合物降滤失剂PJA-2、树脂类降滤失剂SHR-1、褐煤类降滤失剂CXB-1、润滑剂JXFQ-2等主要处理剂。新研制的防塌钻井液体系具有抑制性防塌、封堵能力强,抗盐、抗钙、抗劣土污染性能优良,抗温、耐温性及润滑性较好。吐哈油田玉果区块果802井的现场试验表明,新研制的泥岩防塌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强,携岩性能和润滑性较好,易于现场维护,满足吐哈油田玉果区块复杂泥岩地层钻井施工基本要求。
张予生, 李康, 刘春辉, 职玲玲, 王学斌[6]2015年在《热中子成像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文中指出热中子成像测井系统(Thermal Neutron Imaging System,TNIS)利用热中子的衰减和俘获成像图可在"叁低"油藏中直观、快速、清晰地分辨油水层。TNIS技术分别在吐哈油田不同矿化度和孔隙度地层中应用,运用TNIS的中子寿命和俘获截面汇总出TNIS在吐哈油田的适用范围和条件。TNIS在吐哈油田低孔隙度(大于10%)、Cl离子浓度(大于24 000mg/L)、低渗透率油藏中应用效果显着。随着储层有效孔隙度和Cl离子浓度的增大,TNIS可更加清晰地分辨油水层。
张寅龙[7]2014年在《吐哈油田管道腐蚀分析与缓蚀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吐哈油田集输管道腐蚀严重的情况,采用在实验室内研究与油田现场研究结合的方式对吐哈油田集输管道进行腐蚀与防护研究。使用现场管道用钢在现场采出介质的环境下测试,通过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在实验室内研究影响管道钢腐蚀的影响因素;对吐哈油田不同的集输系统和不同位置的腐蚀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组成分析,结合对管道内流体流型模拟,分析吐哈油田集输管道的腐蚀原因;通过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筛选适合油田使用的缓蚀剂,分析适用缓蚀剂的组成,研究适用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油田现场加注设备和工艺,使缓蚀剂能够更充分的应用到油田现场;本研究为油田生产中的腐蚀及防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对影响油田管线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失重实验结果表明:挂片的腐蚀速率随着介质流动速度的增加明显增大,当介质流动速率超过2m/s的时候,挂片的腐蚀速率趋于平稳;当测试温度低于60℃时,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迅速增大,超过60℃时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当测试时间小于30天时,挂片的腐蚀速率随着挂片时间的增加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挂片的腐蚀速率随着采出水中的含油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原油具有减缓腐蚀的作用。2.对影响油田管线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静态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腐蚀速率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腐蚀速率在65℃时最大;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先减小后增大,整体呈现减小趋势,测试时间为36h时,腐蚀速率最小;当Cl-浓度大于44000mg/L时,随着Cl-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在迅速增加和平缓不变两个阶段中交替不断增大;当pH小于6.5时,腐蚀速率整体随着pH的减小而增大,但过程中存在变化不明显的平稳过渡区;在常压下,腐蚀速率随着通入CO2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腐蚀速率随着通入O2流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再降低,整体趋势为加速腐蚀,而当CO2和O2以1:1的比例以较大流速通入介质后,腐蚀速率介于单独通入两种气体的腐蚀速率之间,与单独通入O2的腐蚀速率更为接近。3.油田现场失重实验结果显示:挂片在污水管和采出水管内的腐蚀为均匀腐蚀,而挂片在油水混输管道内的腐蚀为点腐蚀,采出水水管腐蚀属于极严重腐蚀,污水管和油水混输管道腐蚀属于严重腐蚀;检测吐哈油田现场不同集输系统的腐蚀产物,采出水管、污水管、油水混输管道内的腐蚀产物表面都比较蓬松、凹凸不平;弯管处的腐蚀产物表面呈现致密的涡流状;各个系统的腐蚀产物组成和腐蚀原因不同,使用FLUENT软件模拟现场管道内介质流型发现,流体在直管内流动均匀,在弯管处的流速和压力均迅速增大。4.通过动态失重法对市面上的缓蚀剂进行评价,LG型缓蚀剂、ZK682型缓蚀剂和YC560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相对较好,ZK682型缓蚀剂的缓蚀率最高,达到80.258%;对这叁种缓蚀剂在投加量为40mg/L、120mg/L和240mg/L进行电化学测试,投加量为120mg/L时,叁种缓蚀剂达到最佳效果,缓蚀效果最好的为ZK682型缓蚀剂,缓蚀率达到83.75%,且随着投加量的增大,缓蚀效果稳定;分析缓蚀剂极化曲线的阴阳极斜率变化可知,ZK682为阴阳极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电路图拟合为双电层结构,拟合参数显示作用效果最好。分析ZK682型缓蚀剂的分子结构可知,ZK682缓蚀剂是一种含氮、氧的有机胺类混合物,含氮、氧的极性基团可以使缓蚀剂分子牢固的吸附在碳钢表面,长链非极性基团可以在碳钢表面形成疏水保护膜,阻止腐蚀介质的分子靠近碳钢表面。5.研究缓蚀剂的现场加注工艺和加注设备,不同条件下,提出适合吐哈油田现场使用的加注设备及加注工艺。
邓坤红[8]2011年在《吐哈油田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吐哈油田油气储层以低孔低渗特征为主,油气藏类型有边底水砂岩油藏、火山岩油藏、深层稠油油藏、致密砂岩气藏等。水平井开发技术主要应用于红连边底水砂岩油藏,叁塘湖火山岩油藏,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雁木西疏松砂岩油藏及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单井产量在0.5~40t/d不等,火山岩油藏平均单井产量小于2t/d,稠油油藏为5t/d,边底水油藏平均产量可达9t以上。随着国内外水平井压裂技术的发展和油田对原油增产需求的增加,近几年来,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在吐哈油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本文从水平井压裂机理出发,通过油藏综合评价和压裂参数优化,以及后期配套工艺技术研究来提高水平井施工成功率和压裂效果。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研究了不同的压裂液和压裂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等分层压裂新技术的引进和研究,为吐哈油田水平井压裂改造打开了新局面。
吴江, 鄢捷年, 黄凯文, 徐一龙, 张崇[9]2015年在《理想充填油气层保护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理想充填保护油气层技术是根据d90(累积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体积分数为90%的颗粒直径)规则,通过综合考虑整个地层孔喉尺寸,借助于理想充填软件优选出与地层孔喉相匹配的一组完整的暂堵剂粒径分布序列,可实现对孔喉的有效暂堵和保护。根据吐哈油田各重点区块的储层特性,应用理想充填油气层保护技术,对丘陵、温米和鄯善等近十二个重点区块的钻井液暂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使用自主开发的理想充填暂堵软件,将1000目、600目、100目3种Ca CO3暂堵剂按质量比2∶13∶5复配,可使钻井液颗粒的d90(110.92μm)大于储层的最大孔喉尺寸(dmax=80.33μm),可有效封堵储层中各种尺寸的孔喉。复配暂堵剂加量为3%时,钻井液流变参数变化较小,滤失量降低,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可从30%左右增至80%以上,储层保护效果较好。该技术在吐哈油田20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井日产液量较邻井提高45%以上,平均含水率18%。
尹永光, 张喜, 舒红林, 李亚军[10]2005年在《效益评价方法是低成本、高效益开发的保障》文中研究说明效益评价工作1999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各分公司正式开展以来,吐哈油田经过5年的成功应用,为指导油田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石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为了最大化的追求企业利润,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效益评价工作按照操作成本的构成,分析了成本升高的原因,找到了降低操作成本的方法,为正确制定油田生产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吐哈油田科技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陈德明. 西南石油学院. 2001
[2]. 吐哈油田油井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 乔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 吐哈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马云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4].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 刘锋. 中国地质大学. 2013
[5]. 吐哈油田玉果区块复杂泥岩地层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D]. 罗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6]. 热中子成像测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J]. 张予生, 李康, 刘春辉, 职玲玲, 王学斌. 测井技术. 2015
[7]. 吐哈油田管道腐蚀分析与缓蚀剂评价研究[D]. 张寅龙. 西南石油大学. 2014
[8]. 吐哈油田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D]. 邓坤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1
[9]. 理想充填油气层保护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J]. 吴江, 鄢捷年, 黄凯文, 徐一龙, 张崇. 油田化学. 2015
[10]. 效益评价方法是低成本、高效益开发的保障[J]. 尹永光, 张喜, 舒红林, 李亚军. 吐哈油气. 2005
标签: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企业信息化论文; 水力压裂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科技论文; 钻井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