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尿酸的影响论文_李海波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尿酸的影响论文_李海波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精神病医院 442200

【摘 要】目的:调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血尿酸的含量水平,从而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

方法:收集住院精神病患者300例,用药类型分布(氯氮平39.81%、利培酮16.50%、氯丙嗪23.30%、其他20.39%)、合并用药15.53%,对初次入院诊断血尿酸水平正常者为参数,服药6月后再次检测血尿酸水平。从而观察血尿酸的改变。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血尿酸;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检验诊断

【中图分类号】R97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35-01

高尿酸血症即尿酸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代谢性综合征,是关节炎、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风险因素,其病发与基因遗传、药物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在应用抗精神类药物时,需监测血尿酸水平,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并发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抑制糖尿病病发、进展,有助于增进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以精神分裂症为对象,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血尿酸的变化,从而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精神病患者1000余例,其中符合标准的患者共300例,其中男213例,女87例,年龄18~65岁,平均(45.1±5.1)岁,病程3~28年,平均(10.2±8.5)年,住院时间1~10年,平均(3.3±1.1)年。纳入标准:(1)确诊为精神分裂症;(2)首次检测血尿酸正常(3)未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心律不齐、肾功能不全;(4)未常用口服调压、降脂等药物;(5)无痛风、卒中发作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病人正常饮食,次日晨起8∶00,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mindrayBS-22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尿酸(UA)等相关指标。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调取治疗报告,收集患者用药、疗效评估等情况。

1.3 判定标准

在正常饮食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16 μmol/L(7 mg/dl),女>358 μmol/L(6 mg/dl),且无痛风发作,可判定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合并高尿酸血症情况

300例患者,共发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4±8.3)岁;病程8~35年,平均(22.2±10.5)年;住院时间1~10年,平均(3.6±2.2)年。未发生高尿酸血症患者257例,其中男181例,女76例,平均年龄(44.2±3.8)岁,病程8~38岁,平均(23.8±10.9)年;住院时间1~13年,平均(5.2±4.0)年。

3.用药情况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

用药治疗前后,血清UA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精神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4.3%。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主要疗法,本次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性别、年龄、病程与未发生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有效地控制了病情,抑制疾病进展。用药治疗后,血清UA浓度上升幅度在20~100 μmol/L,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晰,但有研究证实每一次较明显的代谢紊乱都可能带来短期内无法挽回的靶器官伤害,这种损伤难以有效规避。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几率较高,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长远期高尿酸血症并发风险,精神类药物可能致短期内靶器官损害,易合并肾脏病、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临床应围绕控制、治疗精神病,合理使用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剂量,探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和应对措施。

论文作者:李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尿酸的影响论文_李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