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_庄晓勇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_庄晓勇

(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036900)

摘要:所谓的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实质上就是指的一个集能源管理和整体数字自动化于一体的系统,它包括了从1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开关房到用户高压室以及用户在内的整个配电系统。通过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对于配电同一用户进行集中监视、管理和优化运行控制,这样既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在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本文主要就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设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

1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式

1.1DA/DAS与DMG相结合的模式

所谓的DA/DAS与DMG相结合的模式,指的是集合配电自动管理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主要是通过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再通过DA/DAS中已经建立起的通信网络,从而使得实时系统的DMS和DA及其它的系统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使得DA和DMS系统的基本功能得到了有效地延伸,进而对于整个配电、用电营业系统来说能够实现在线和离线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1.2FA模式

FA模式即指的是馈线自动化的就地控制模式,在FA模式下,主要有重合器加分段器方式、重合器方式和混合方式三种基本的组网方式,其中,重合器加分段器方式也可以叫做电压时间配合方式,重合器方式也可以叫做电流时间配合方式。在对于故障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电压、电流以及开关分合时间都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得FA能够对于故障进行有效地检查,并且对其进行隔离,而且对于非故障段,能够保持其正常供电。所以FA模式能够使得故障停电区域得到有效地缩小,进而对于停电的时间进行控制,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地提高。

1.3DA/DAS模式

DA/DAS模式所指的是集中通信的配网自动化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是通过在10kV配网架空线路的联络处以及分段处安装负荷开关或者是在电缆线路的配电室、开闭所上安装断路器或者是环网开关,同时在负荷开关或者是断路器现场装设相应的监控终端,并且使得监控终端连接到配网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在现场的监控终端就能够收集到相应的故障信息,而且将这些故障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然后再通过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来对于故障段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监控中心再发出一系列的分合闸指令来对于故障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此同时,监控中心和通信系统还能够通过现场所装设的监控终端来实现对于整个配电网中各个设备、节点以及中压用户的SCADA四遥功能。

2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建设思路

2.1数据采集

对于10kV配网而言,其实时状态是由配网SCADA通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传输到主站的,因此主站能够实现对于配网的远程监控。从一次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所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10kV馈线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环网柜、开闭站、配网SCADA等,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对于运行状态、运行数据以及保护动作等信息加以采集。

2.2信息化

要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地建设,必然离不开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所以说信息化是保证整个系统顺利建设的关键,因为在配网系统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在线数据、配网数据、离线数据、电网的地理接线图以及用户数据,而要对于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集成,都需要依赖于信息化,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对于配网以及相应的设备进行监视、保护以及控制,并且进一步实现配电、用电管理的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进行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配电GIS系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实现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数据平台,通过配电GIS系统,能够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所有站外的运行参数、馈线接线图以及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的录入和维护。而且配电GIS系统还能够对相关属性数据进行自动调用,通过配电GIS系统能够生成总的接单线图、线图以及环网图,再把站外10kV馈线图按照一定的标准导入配网自动化系统之中,就能够实现对于模型的集中维护。

2.4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必须要能够有效地满足相关数据的顺利接入,而且其所具备的支撑平台必须要具有合理的平台模块,同时其应该采用分布式结构,能够对于系统应用进行统一的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能够随时拓展接入新规约,所以为了使得系统能够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互联,其数据库必须要具备开放的标准SQL语言访问接口。

2.5系统规模应有冗余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必须要能够满足五年之内配网远景规划的实际需求,而且在五年之内,10kV馈线的数量如果增加,不会使得系统性能出现明显的下降,所以说在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要保证系统的规模、处理速度、CPU负荷能力和容量都应该有充足的冗余,除此之外,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必须能够随着规模和功能的扩展进行无缝线性扩充,这样才能够使得系统满足配网发展的需求。

3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1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网络环境下的多层应用程序架构以及开放式系统标准等加以应用,同时再结合实时监控、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就能够使得系统性能得到更好地提升。系统可以将实时SCADA系统和GIS系统作为平台,通过对于FM/AM/GIS、高级分析、生产管理以及数据监控等手段来使其更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对于FM/AM/GIS软件进行选择时,应该选用实用性较高且较为成熟的产品,而且在对于软件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与生产厂家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保证系统的开放性。而且还可以让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和MIS管理数据相互连接在一起,保证系统能够更好地对于开放数据互连标准加以应用,同时还需要在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前提之下,尽量地简化一次或者二次设备。

3.2通信系统的设计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交换的一个关键,所以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来说,通信系统的设计往往直接决定着其设计是否成功。因此在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通信系统的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通信手段,从而使得远方监控单元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监控中心,同时在监控中心发出相应的指令之后,也能够使得这些指令及时地发送到各个执行机构或者是远程的终端上。当前通信方式有很多种,为了更好地保证通信的质量,可以采用光缆通信,尤其是对于变电站或者是二级站而言,通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使用可靠的通信方式来保证通信的稳定。但是对于架空干线而言,其十分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而且有时为了满足路径改造的需要,所以在对其通信方式进行选择时,必须要因地制宜。因此就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而言,往往需要采用多种通信组网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通信的需求。

4结语

为了确保我国的电网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建设和设计,通过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能够使得电力企业各部门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资源共存,从而为配电运行、营销以及生产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因此在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相应的要点,从而确保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训林,陈伟.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现[J].自动化应用,2013.

[2]王彬贤.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机电信息,2012.

论文作者:庄晓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_庄晓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